首发:~第九一一章 口是心非
“郝淑雯同志,我的歌写的怎么样啊?”王言上前几步笑问。
“我实事求是啊,歌写的确实不错,老廖肯定没少给你指点吧?就是你唱的忒难听。”郝淑雯承认了王言的‘创作’水平,但仍旧傲娇的找不足。
“你这就是嫉妒我的才华,词和曲老廖可是一个音符都没动。唱歌难听咋了,我那唱的都是感情,全是由心而发,你这辈子是难懂了。正所谓,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啊……”
王言双手负后,摇头晃脑,一副夏虫不可语冰的样子。
“嘿,你还端上架子了。”郝淑雯没好气的给了王言一拳。
林丁丁在一边说道:“王言,真没想到你这么有才华,写的真好。”她的眼睛好像会说话,里面许多崇拜。
“你还夸上了,以后他这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去啊。”
“你就是见不得我好。”王言用肩膀撞了郝淑雯一个趔趄,换来了邦邦两拳,呲牙道,“还得是林丁丁同志啊,不仅人长的好看,说话也好听。”
林丁丁笑的灿烂:“我也是实事求是嘛,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你们俩还互相夸上了。”萧穗子哭笑不得,转而问道,“这歌就彻底完成了呗?什么时候排啊?”
“老廖水平确实高,编曲已经做完了。他说明天就排,让方宏民独唱,到时候请政委,还有政治部的领导过来听一听,没问题的话下次演出就给排上了。”
方宏民是文工团的王牌男歌手,三十多岁,业务能力很强,水平很高。王言这个词曲作者不唱,也确实没法唱,那老廖肯定得找水平高的人来唱,方宏民这个王牌选手自然当仁不让。
郝淑雯紧跟着问:“那你说书的事儿呢?”
“等信呢么,我写了三十多万字,首长们多忙啊,正经得看一段时间呢。”
“多少?三十多万?”
三女瞠目结舌,尤其萧穗子更吃惊一些,当时的那几天行军路上,萧穗子跟着听了一路,她以为王言无非就是把讲过的那么几个故事整理成文字罢了,可没想到王言能整理出三十多万字来。
她不禁问道:“我记得你那几个故事没有这么多吧?”
“就不能多写几个故事?”王言笑呵呵的反问了一句,说道,“我跟政委还说呢,咱们中国啊就是英雄人物多。别说三十万字,就是三百万,三千万字也说不完。”
林丁丁笑道:“你真厉害,我可等你上台说书了啊,到时候一准儿在下边给你叫好。”
“那我先谢谢你了。”
如此一路说着闲话,往宿舍楼回去。三女自去拿着东西去洗澡,王言回到寝室休息休息。他在那哼唧一天,虽然身心都不累,但也总想安静一会儿,叮叮当当吵的脑仁嗡嗡嗡,不很舒服……
翌日,王言没有再自己跑到杂物间去练乐器,而是坐在那听着新歌的排练。乐队要磨合,歌手要找节奏,都得练。
今天的奏乐就比昨天编曲的时候好听的多,因为鼓、号、管弦等等乐器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分别都有一组人,乐器也更加丰富,毕竟号有很多种,鼓也有很多种。使得整个的乐曲伴奏更加的丰满,更加的有层次。
方宏民是男中音,明亮、刚强、有力量,合着乐曲伴奏,很给人铿锵的感觉。
“这是你写的歌?”政委宁山也有此一问。
“政委,我在杂物间写歌的时候你不是都看见词了么。老廖当时也这么问,怎么着,我就不能写首好歌出来?政委,对你提出批评啊,不能拿有色眼镜看人。”
“滚犊子!”宁山一脸的没好气。
这年月的干部,越是级别高,就越是在战场上打过仗。宁山现在虽然是文工团的政委,是窝在后边的文职,以前却也是上过战场,打杀出来的位置。
如此骂了一句,他又笑道:“你还真是给我惊喜了,故事写的好,歌写的也好,不错,好好干。政治部领导已经审阅过你的稿子了,充分肯定,后天就来团里慰问视察。到时候你上台说一段,这个歌也唱一唱,让领导们听一听,以后少不了你小子的好处。
对了,还有你写的那三十多万的稿子,回头你自己找时间投一下稿。解放军文艺,或者是报社什么的,多投一投,机会也多一些。”
因为现在的环境影响,文学界的日子也不好过。像是大名鼎鼎的人民文学、收获等等,基本都停刊了。而八九十年代繁荣文学的其他文学期刊杂志,比如当代、十月、花城等等,都还没有创刊。目前能投的渠道,其实并不很多。
现在的文学创作并不热烈,这是政治影响。此外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稿费很少,不如在五六十年代之时,那会的作家相当富裕。因为富裕到了脱离群众,所以文化部对于稿费制度一改再改,及至到现在这时候的基本没有。
开放以后,风气渐改,限制渐没,文学作品才在八十年代井喷一般出现,繁荣了文艺界……
王言点了点头,笑道:“稿子呢?”
“你那个手稿被领导留下了,他还说你字写的好。复印的那两份,我留一份,你拿着剩下的那一份去投吧。”
这领导是真给面子,都有收藏手稿的爱好了。
王言好笑的摇头:“政委,你还留什么复印件啊?你等我这一阵再写三十万的,到时候手稿给你留着就是了。反正领导都审过一回了,以后估计也没功夫看。到时候我一篇一篇的往外投稿,等到那边审核发表了,咱们这不就能演了嘛。毕竟他们审核,比咱们内部还严格呢,保准没问题。”
“你说的有道理,那你快点儿写,你小子在写作这方面还是很不错的。你知道我有个儿子,有个姑娘,她们俩在家里抢着看。”
“哈哈,好说好说,这两天我就动笔。”王言应下了这个事儿。
他的水平毕竟在那呢,他写的稿子,就没有纯粹的当说书的稿子写,而是本着歌颂英雄,传递精神的方向去的。好歹他也曾是文坛大佬,写这些事儿并不难。
虽然底色永远是悲怆、壮勇、牺牲等大无畏精神。但他并没有写英雄的悲剧,而是写英雄的荣光,整体阅读下来是轻松的,悲伤是在细细体悟之后的事。那是因为人们知道,英雄已经死了。
事情就如此定下,宁山又听了两遍,找老廖沟通了一下,哼哼着咱当兵的人就走远了。军歌一般都是很入耳,很抓人的,让人听一句就记住,并印象深刻。
排练的效果很好,人们看王言的眼神已经明显的不一样,因为王言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这是一首优秀的歌曲的力量。毕竟王言的乐器,都不够格出场,却是能人所不能,写出了一首优秀的歌,待遇肯定会提升,还会在全军有着响亮的名号,这是无上的荣誉,是人们所艳羡的。
以前不认识王言的,现在认识了,以前认识的,现在更热络了。现在王言在外面行走,遇到的人都会同他友善的打个招呼。
这种情况在两天后达到了巅峰,这天政治部的领导来文工团慰问,听说王言还写了首歌出来,十分高兴的让等到王言说书完毕以后,唱歌听一听。
在文工团的大礼堂中,驻地的同志们几乎全部到位,几百人坐的板板正正,领导们坐在前排。宣传摄影的吴干事,前后左右的各种拍照片,一点儿也不怕浪费胶卷。
今天就两个节目,没有报幕,王言自己一个人走上舞台,站定在舞台中央竖立着的话筒旁边,顿步,右转,并脚,精力。干练,又有力量。
敬过了礼,王言侧过一步站到话筒面前:“各位首长,各位文工团的战友们,大家好。因为写了一首歌,最近我的名字广为大家提及,但我想大家对我一定还不熟悉。所以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在座的首长以及战友们,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让首长以及战友们了解了解王言这个人。
我是五五年生人,今年二十岁,家在辽省龙城。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是……抗美援朝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战,打出了我们中国人的精气神,打出了和平……
在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中,我们涌现出了许多的战斗英雄,我们必要记住他们,必要歌颂他们,必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位这样的战斗英雄。他的名字叫张桃芳,哈哈,我看到有的同志有些不解,这不要紧,我们的英雄太多,这一场战斗又过去了二十年,很正常……“
讲英雄就不能只讲英雄,要讲他来自平凡,讲他如何铸就伟大,更要讲清楚哪一个部队,哪一个防区,讲明白敌我态势,如此等等。
王言可不是单纯的只是说这一个人,引申出许多相关人员,包括对面的洋鬼子。既有宏观战场,又有局部的个体,牺牲、团结、英雄,无畏充斥其中。不光说明白了张桃芳这个冷枪王的彪悍,也说明了上甘岭5979阵地战的激烈。没有说明的,是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人们都自豪着的。
最后结尾,王言说了一下张桃芳现任的职位,没有过多去提及,让大家知道这是活着的传奇,便在热烈的掌声,以及叫好之中,结束了长达一个小时的单口表演,退下了舞台。
随后,方宏民上了台,对着台下敬礼,报了一下歌名。老廖在下边抬起了手,随着他的手的动作,清脆响亮的小号声响起,随即进鼓,进管弦……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