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 272 章
【“说起才女,蔡文姬应该也很有名吧?”
“蔡文姬的人生经历和李清照是有一丢丢相似的,但是比起李清照,蔡文姬的命运要更加惨淡一些,在国家即将灭亡的时候,她被匈奴掳走,在异域生活了十二年之久。
苦难加诸于她身上,女性难以忍受的痛苦,世人异样的目光,她都一一承受并活下来。”
“我很高兴她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坚强的活下来。”
“活着就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后来,曹操迎回这位命运多舛的才女。”
“蔡文姬擅长写叙事诗,她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挺有名的,其中《悲愤诗》是华夏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而《胡笳十八拍》是乐府诗,还是以骚体与七言结合而开创了新奇独特的诗歌形式。
在诗歌上,蔡文姬留下的诗赋并不算多,但却都非常有创新性和建设性。
此外,我们都知道战乱是导致文化消失的一重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则是古代书籍多藏于少数人手里。
而蔡文姬的父亲则是东汉有名的文学家,并且就这么个女儿,所以蔡文姬从小就饱读诗书。
但战乱降临后,蔡家也遭遇种种变故,最可惜的就是那一屋子的藏书,于是曹操迎回蔡文姬后,问她还能记住多少书籍,而蔡文姬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蔡文姬为文化保存和传承做出重要贡献,感恩。”李一顺便为另外那些被战乱所损毁的书籍感到遗憾和心疼,今天华夏不见那么多古代工艺知识,没有一个战乱发动者是无辜的!】
家中富有藏书的人决定要给自家藏书再多抄几份,践行狡兔三窟的道理,嗯,也免得后人叽叽歪歪这个没有了那个消失了,好惨。
【“所以蔡文姬也是古代当之无愧的四大才女之一。”李一鼓掌,然后继续道:“说起才女,还有一个人名气非常大,当然,我们先不说她。”李一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重要的人物总是最后登场的嘛。”
“说一下谢道韫好了,这同样是大名鼎鼎的大才女,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不知道惊艳多少人。”
“这句诗还有一个典故呢,据说在谢道韫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适逢下雪,谢安兴致大起,指着洋洋洒洒的雪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有人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道韫悠然神想后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加入了自己的遐想,将飞雪比喻成柳絮,就是这样一段吟诗偶得的佳话,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典故“咏絮之才”。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后来
有人编《三字经》的时候就以“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来警示男人要努力。
“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人,比如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李一呵呵道:“古代的男人,哪怕是赞美女子,也充满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有点想骂人。”
“当然,能被作为例子引用进来,就可以看出她们的才华确实让世人认可了。”
李一又道:“魏晋南北朝世人成型,时至东晋,更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后来刘禹锡还写了一首《乌衣巷》,其中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可看出王谢两家曾经的辉煌。
而谢道韫就是出自这样的大世家,所以她家学渊源,饱读诗书,更是被称为有林下之风,也就是有竹林七贤那样品格的大贤才的意思。”
“等到要嫁人的时候,谢家考虑的自然也是门当户对的王家。
遗憾的是才女们嫁的男人通常都不咋地,谢道韫也是。”
“后来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起义爆发。而当时任会稽内史的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却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
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可即使被俘虏,她也还是那个孤高不屈的谢道韫。
她抱着三岁的外孙刘涛,对孙恩厉声喊道:“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就先杀了我。”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她们送回会稽。”
“她就是这么一个连敌人都能折服的奇女子。”】
谢道韫:好消息,自己青史留名,名声很好;坏消息,朝廷要完蛋了,家族要没落了,丈夫很不行,一家还差点死光光。
谢道韫:别问,摆烂吧>
【“华夏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她也很有名气,虽然这名气来源有点,嗯,一言难尽。”李一心情有点复杂,说了那么多独立坚强的小姐姐,突然来了个‘恋爱脑’,委实有点不忍直视。】
刘彻随口道:“这个名字倒是有点熟悉。”他大汉的,还是前秦的?
主父偃笑道:“是司马相如之妻。”那当然熟悉啦,毕竟您当时还兴致勃勃的吃过这个瓜呢。
饼好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