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71章 腊八
张佳尔摸了摸吃撑的肚子,感慨道:“我在家里的时候,即使是过年也很难吃饭吃到饱。”
提到家这个字,张佳尔和许梦脸上都有些惆怅。
许梦想到等父母知道自己身受重伤的情况,肯定既担心又生气,偏偏她还不能解释自己被系统的黑科技治好了。
穿越和身怀系统的事是许梦绝对不会说出口的秘密,只要有第二个人知道,秘密就很难保密了。
如果不是她现在待在东北的乡下,离京城大几百公里,恐怕许家父母已经杀过来教训她了。
许梦这边因为第一年下乡的知青请不到年假,不用直接面对父母的怒火感到庆幸,张佳尔就比较难过了。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张佳尔的家人重男轻女,对她并不是很好。
许梦还记得她们初次见面是在火车上,印象里就是一个干瘦的小姑娘却十分懂得看人眼色。
她的父母让这样一个瘦弱的小女孩下乡,不仅不给帮助,反而惦记她的口粮,但是她依然选择把粮食寄回家。
到了过年的时候,看着别人阖家团圆,她还是很想念家里的亲人。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虽然两个人现在已经是好朋友了,但是许梦不想说些不好听的话。
这种事情不自己看开了,外人再怎么劝都没用。
许梦默默的岔开了话题,“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年,一切都需要自己操心。”
“听说这边过年的习俗跟京城不一样,你说我们是入俗随俗,还是我行我素啊?”
张佳尔摇头说道:“我就记得家里过年的时候桌子上能添两道肉菜,然后就是到处走亲戚,除了惦记着吃,别的事都不记得了!”
许梦想了想,“说的也是,我们今年不用走亲戚,除了弄些好吃的,买副红纸对联贴起来,好像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了!”
听到她提起做好吃的,张佳尔来了精神,“过两天就是腊八节,你准备做腊八粥吗?我可是很会煮粥的!”
许梦一脸黑线的看着张佳尔,心里暗道:我当然知道你很会煮粥,生病那些天,每天吃的都是你煮的白粥,而且是什么配菜都不许加的白粥。
虽然张佳尔是为了她的身体健康着想,但说实话,她还真的有点吃怕了。
不过腊八粥可以放很多的配料调味,看着张佳尔兴致勃勃的样子,许梦也不忍心拒绝她。
腊八节就像是过年的第一个前哨站,吹响了过年的号角。
计划不如变化快,赵叔全家坚持邀请许梦跟顾方和在腊八节中午去赵家一起过节。
晚上知青点也要举行集体聚餐活动,共同煮腊八粥。
张佳尔虽然有些失望,但是过节的时候,聚在一起的人越多才会越热闹,才有过节的气氛。
而且等张婷婷任命她为掌勺大厨,负责为大家煮腊八粥后,张佳尔喜笑颜开,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腊八当天,许梦起了个大早,然后开始大扫除,地面扫完后又把床单、被罩和窗帘全部换上新的。
年关将至,天气已经很冷了,这些换下来的旧物不好洗也不好干。
但是许梦的房车里装的有洗衣机,还带烘干功能,所以她很干脆的全部换掉,把换下来的那一套收起来,等哪天有空了再洗。
中午去了赵家,赵婶儿没有做菜,只做了腊八粥和腊八蒜。
这边的习俗是腊八节当天忌吃菜,听说吃了菜,地里会生杂草影响到庄稼的收成。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许梦上门做客自然是客随主便。
赵婶儿先端来了腊八蒜,许梦之前听说过吃蒜会口臭,所以她从来不吃这个。
不过赵婶儿亲手做好的腊八蒜,还装了一罐让她带回去,许梦实在不好意思拒绝。
她收下尝过之后发现味道酸酸辣辣的,回味甘甜,是许梦很喜欢的口味,下饭又开胃,忍不住就多吃了几颗。
没想到蒜在经过腌制之后味道这么好,要不是赵婶儿提醒她吃多了对胃肠不好,她更要放开了吃。
尝过了腊八蒜,今天的重头戏腊八粥也上来了。
许梦吃了一口之后有些惊讶,她的随身空间里也有腊八粥,是前世在超市里买的大牌罐装腊八粥,她平时饿了当零食来吃。
主料基本都是红豆、绿豆、黑米、薏米之类的,配料会放葡萄干、红枣、花生、枸杞等等。
但不管是哪个牌子的腊八粥都是甜口的,这还是她第一次吃到咸味的腊八粥。
许梦用勺子轻轻搅拌,能认出来的有红豆、绿豆和花生,用的是大米煮粥,里面还放了腊肉和香菇。
她好奇的问道:“赵婶儿,红豆粥和绿豆粥都是甜口的,也能用来做咸味粥吗?”
赵婶儿一听就笑了,“红豆绿豆粥要另外加糖才会甜,红豆和绿豆除了一股豆香,没有明显的味道,做成甜味或者咸味都可以。”
许梦不好意思的低头吃粥,她平常做都是按书上的步骤照做就行了,没有研究过食材本身的味道。
今天听赵婶儿一说,许梦不由的有些脸红,亏她还自诩厨艺上佳,其实只会依样画葫芦。
想要达到赵婶儿这样的高度,她还有的学呢!
赵婶儿的手艺很好,腊肉和香锅都用猪油炒过,出锅的时候还点了香油。
这碗腊八粥在许梦看来更像是香菇瘦肉粥,虽然跟她以前认为的甜味腊八粥不一样,但是许梦并不讨厌。
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单做出来都能接受,她唯独接受不了的是甜咸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总觉得很奇怪。
一顿饭宾主尽欢,赵婶儿知道知青点晚上要聚餐就没有留她们。
许梦跟顾方和一人拿了罐腊八蒜,每次过来都是连吃带拿的,弄的两个人都不好意思了。
赵婶儿抚摸着许梦黑长的辫子,恋恋不舍的说道:“我家那个孩子天天忙工作,说要小年后再回来,留我和你叔在家里多无聊啊。”
“婶儿还想谢谢你们,愿意陪我们这两个老人家过节,简直比亲儿子还要贴心,现在连拿一点吃的也要客气,这不是见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