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小孩子不懂事,都得大人管着,小孩子懵懵懂懂,大人负责地教导孩子,还要照顾孩子,让孩子健康长大。</p>
魏千岁对一些事情并不想自己亲自动手,但是他看着魏辰‘长胖’,虽说挺可爱的,白白胖胖看着有福气。</p>
但是白白胖胖在官场,或者是长大做事,让人看</p>
了第一眼,就会觉得不可靠。</p>
‘看脸’是真实存在于天启朝,官场上也看脸,毕竟皇上也喜欢赏心悦目又能干活的官员。</p>
而且官场上有很多潜规则,在课题的时候,很多官员也是看脸录取,脸不错,学识也不错,简直就是完美了。</p>
如果学识不错,却没有达到最好,长得去,比较丑陋,很大概率就会被不录取!</p>
尤其是在举人以及进士考试,看脸真的是尤为重要。魏千岁这是当亲爹的,不好意思说自己孩子,但是好多事情该说就得说呀。但是魏千岁很聪明聪明,他知道迂回的表达自己的意思。</p>
先是保护牙齿,果然因为老大夫又拿针又拿药,又拿钳子一顿恐吓之后。别说魏辰和钱金宝害怕了,很多大人看到这种场景都觉得特别恐怖。钱三山等忙完事儿之后,再来到魏府接儿子,就看到钱金宝牙齿肿胀的样子。</p>
&amp;34;怎么办只能拔牙了吗&amp;34;</p>
&amp;34;我都跟你说了无数次了,不能吃糖,晚上不能吃东西,要勤刷牙。&amp;34;</p>
“金宝,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说了无数遍,不允许含着糖睡觉!你就是不听,你看看现在牙齿烂成怎样了&amp;34;</p>
钱三山气急败坏的指责钱金宝,虽然疼在儿子身上,他心里特别着急,也特别心疼。但是钱三山脾气上来就是先指责孩子,他已经说过无数遍了,孩子还是犯了这个错误。他都已经说过了,吃糖容易坏牙,就跟父母说的话能害死人一样,就是不听话。</p>
钱金宝被骂的眼泪汪汪,本来牙疼,现在更委屈了。被骂的又想哭了,但是他还没哭呢,就看到父亲又要骂人了。</p>
&amp;34;钱叔,你别骂金宝了,他已经知道错了,他也得到了惩罚,他比你更后悔。&amp;34;</p>
&amp;34;赶紧把牙拔了,好好的养一养,幸亏还都是乳牙,要是大牙的话可就毁掉了!&amp;34;</p>
魏辰赶紧的劝说钱三山,可别继续骂了,重要的是事情要解决而不是骂孩子。</p>
钱三山也因为有别人在,脾气终于被按压下来了,一脸歉意的说道: “魏兄,真是麻烦您了,我这就带金宝回去医治。&amp;34;</p>
&amp;34;别骂孩子了,有事儿好好的说。&amp;34;魏千岁也说一点客气的话,同时在心里暗自的警惕起来,自己可不能变成</p>
钱三山的模样。</p>
钱三山当然是满口答应,他也是心疼儿子,直接抱着金宝,坐上马车就走人了。要论爱儿子,钱三山绝对是一个爱孩子的人,也不会为了孩子不续弦。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会教孩子的父亲,他看不出来金宝本身就很害怕了。碰到事先指责自己家的孩子,似乎都是很多家长的通病。</p>
&amp;34;爹,还是你好,一直情绪稳定,还懂得教孩子,你怎么这么厉害呢&amp;34;</p>
魏辰觉得经过对比之后,自己的爹爹是真好,就论情绪稳定,遇事不慌张,就已经剩了大多数的人了。</p>
被夸奖的魏千岁也清醒,知道魏辰这是在给自己灌迷糊汤。</p>
“夸奖归夸奖,老大夫的话你也听了,你是想让牙齿多留几年,还是不管不顾胡吃海塞,然后牙疼要人命。”魏千岁借此机会趁机教育魏辰,希望能把他的坏毛病改过来。</p>
“我一定听话!保护好自己的一口牙齿。”魏辰保证的说道,表现的可好了。</p>
魏辰想想这段时间他也不停的吃糖吃糖,自己可不像金宝一样,牙齿还没有掉光,还有补救的机会。</p>
于是魏辰着急忙慌的想要去刷牙,天天要刷牙,清洁自己的牙齿。</p>
魏千岁点点头,双手背在身后,自己果然会教育孩子,这不孩子自己就认真的刷牙,根本就不用管教。</p>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魏府所有人都开始一起刷牙,对牙齿的保护可好了。</p>
而且魏千岁每天早上都会起来锻炼身体,打一套拳法。</p>
魏辰知道之后,晃晃悠悠,每天跟着爹爹后面打一套四不像的拳法。</p>
魏辰没有想着要离开再回到庄子,他想跟爹爹亲近亲近。</p>
懿光帝被诅咒了。</p>
巫毒这件事也想传遍了京城,老百姓们可都相信了。这可是用二皇子作为祭祀,让整个天启朝年年大灾。</p>
底层的老百姓们都信以为真了,年年大灾的话,那就得囤粮食啊,粮食要囤,水也要囤。有水有粮食,人才能活着。</p>
万家的粮铺不知道老百姓们为什么开始囤粮食,但是随着买的人多了,忍不住就开始涨价了。而且万首富已经将京城的大多数商人都拉近了商会,现在就是大家一起赚钱的时候。不仅仅是他一家卖粮食,四大粮食商人,都已加入了京城商会。</p>
br /&amp;gt;&amp;34;此时不赚钱,等待何时!&amp;34;</p>
“咱们都知道这就是瞎话,粮食充裕着呢,但是如若不是这种流言蜚语,咱们这些卖粮食的商人,靠卖平价的粮食能赚几个银子&amp;34;</p>
&amp;34;咱们也不多涨涨上一倍的价钱,同样的粮食,多挣上一倍的银子不香吗&amp;34;</p>
万首富在商会不停的给其他的商人洗脑,最后再稍微一表示自己背后可有人,根本就不怕朝廷。</p>
朝廷不都得为皇家人服务吗</p>
三皇子的名头不大吗</p>
三皇子在户部初露头角,户部可是一个大肥差,管理着全天下的税收。</p>
对于商人的税收同样也在户部的管理之下,所以说三皇子可能就是商人们的顶头的‘管理者’。</p>
为了不得罪三皇子,也为了给三皇子留个好印象,进入京城商会的商人们,也不会将送到手里的银子往外推。</p>
于是不约而同的粮食铺子,开始给粮食涨价,而且大家涨的价格都相差无几。</p>
底层的老百姓一看真的粮食在涨价,那还等什么,掏空了银子多买粮食。</p>
就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粮食贵多买粮食粮食,买的越多,商人越涨价,然后老百姓就觉得提前买粮食会便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