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第389章有发现(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89章有发现

第389章有发现

“上官,项公可有吩咐?”

项梁站在眉目清秀之人身旁,态度略显恭敬,拱手弯腰成了九十度,呼吸尽量压制着,却掩盖不住它的急促。

被称为‘上官’之人略显桀骜,但眼眸中的阴沉令人不寒而颤,他凝望着项梁,颇显严厉。

“谋划可如期进行?”

项梁摸了摸脸,尽量让自己保持镇定,回应:“按明大的计划,恐要提前一些,就在今夜行动。”

上官并没有甚反应,仿似已经知道了一般,眼眸下移,落在灯火亮堂的上林苑上,嘴里啧啧称奇。

“好聪慧之人呐!竟能弄出如此之物,实乃大秦之福。”

他并没有直接接上项梁的话,却是呢喃,但下一刻却露出贪婪的目光,“但,不久的将来便是咱们的了。”

项梁连忙附和:“上官说的是,梁必定第一时间拿下上林苑”

但话未毕,却被上官止住了,“你还未明白项公的意思,上林苑虽好,却比不上这一片土地。”

“是极是极,梁必定趁早宰了嬴政,助项公早日夺得天下。”

“梁已计划好”项梁说如此,“这样必能擒下嬴政,复我六国天下,届时我等必尊项公为皇,正如周室般。”

周朝采取的是分封制,遂出现了很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占地为王,遂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由来。

本来这样的局面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更不想去打破,却偏偏出现个嬴政统一了天下,导致六国失去国土,沦为余孽。

这对他们来说是末日,是愤恨,恨不得光复六国,回复原来的平静,而他作为楚国贵族,没一日不为此奋斗,而项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开出恢复六国条件,才令之臣服。

上官眉目一凝,紧盯着项梁,下一刻,语气却充满着不屑和不满:“仅此而已?你可知嬴政为何举办这个盛会,还选址于上林苑?”

这个项梁的确不清楚,或许是看中上林苑的新奇吧!

但他并没有这样说,而是望着上官,似在等待他的解惑。

突然,下方传来细细索索的摸索声,有人摸上来了,显得很是小心,两人不免谨慎了起来,紧紧地盯着那个方向,很快,那里便露出一人,此人侍卫打扮,头绑布条,红黑相间,一看便知是郎中卫之人。

“何人?”项梁警惕了起来,那人却不慌不忙地回应,“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月字头,月二。”

“楚之梁也。”

一番对话,项梁紧张的心松弛下来,这又是他们的联系语,明月,明为正,月为辅,明月相照,尽在谋事,当序而排。

此刻,身在上林苑别苑中的李肇猛地站了起来,却极力地控制着自己声音,让注意力提高至最佳,耳朵里戴的耳塞更是被其紧紧摁住,生怕掉下来。

“有情况!”

又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果然如他所想,秦始皇身边的人就是有问题,也幸好他多留个心眼,否则后患无穷。

月字头,月二,还有无拳说的明一,他不难想象出潜伏在皇帝身边的人绝对不止这些,月字头有月二,那明便是明字头了,有一,必定有更多。

这些人不但潜伏在军队里,还潜伏郎中卫中,还真是附骨之疽,已经渗透到内脏了。

除了这明月字头,还会不会有其他,如果有,那将会是一场灾难,甚至已经轮不到自己来调查了。

“不行,得告诉陛下。”

李肇呢喃,但不敢走开,又再静心听着。

山岗上,对话依旧在,但人却来到了密林树荫下,一几四人,屈膝而坐,却语而不宣,细若蚊蚋。

喜欢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请大家收藏: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大铃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
天才少年被未婚妻骗取丹田,沦为废人。天降机缘,得一神秘金丹,获上古武神传承功法,太上武神诀。以武行天,逆天而行!筑九天,踏山河,诸天万界,我为至尊。
不是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重生1970,李天明前世憋屈了一辈子,这一次,他决定不再让自己受委屈。没过门的媳妇要追求幸福?好走不送!亲爹后妈要赶他出门?求之不得!别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最争气,不但自家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带着全
慎思量
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异能末世+兽夫+男主全部高洁+雄竞修罗场】被系统错认,导致穿书末日的萧锦笙成了一个从小和女主攀比的恶毒女配。作为补偿,系统许诺给萧锦笙安排五个帅气厉害的保镖。妖异俊美的墨紫色长发人蛇,傲娇毒舌的猫耳
南月西
重活一世,他钓鱼能暴击
重活一世,他钓鱼能暴击
关于重活一世,他钓鱼能暴击:既然能回到上一辈子最遗憾的时候,那么这一辈子一定要改变,再也不让父母为自己操那么多的心,平平安安,简单而快乐……
随遇而安157
金军围朝,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
金军围朝,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
他,本是一名退役的炊事班老班长,有着稳定的工作和资金,生活无忧无虑。一觉醒来,却成了北宋的末代皇帝赵桓。彼时,金军围城,内忧外患,面对大臣的卖国建议,他拍案而起。“朋友来了,我有好酒。豺狼来了,我也有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