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零一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3/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六百零一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

不然,有些人是真的会翻脸的!

王厚也习惯了种建中这个严肃的态度,笑着道:“彝叔此行可还顺利?”

“回州倅,末将自出枹罕以来,所过之地,民众皆竭诚欢迎,送饭送水接纳大军,犹如家人。”

王厚微笑着骄傲起来:“这是自然!”

这是他的政绩,也是他的功劳。

这一战后,廓州百姓,箪食浆壶以迎王师的事情传回汴京。

朝廷肯定会瞩目于此。

升官赏爵,只在等闲!

种建中却是有些不懂,他看向王厚,问道:“州倅,末将有一事请教。”

王厚笑眯眯的看向种建中,他知道对方想要问什么?

无非不过是,廓州今年才设,而且是羁縻州。

在这之前,大唐廓州已陷吐蕃百五十年,当地基本没有了汉人。

这沿路的吐蕃部族、羌人部族,不将宋军视作敌人也就罢了。

怎会如此热情的迎接,其热情程度,几乎达到了传说的‘箪食壶浆’的程度!

这简直是神话!

于是,王厚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用着他那口浓厚的熙河口音的正韵问道:“彝叔可读过《礼记》?”

种建中点点头,他当然读过!

他从元丰六年开始,一直在汴京备战科举。

家里的藏书,都快被他翻烂了。

“那彝叔可还记得,礼记哀公问的内容?”

种建中自然记得,只是,这和廓州的事情有什么关系?难道,这廓州的吐蕃、羌人,还学过圣人文章,知道衣冠礼仪不成?

那也不对啊!

看着种建中的样子,王厚哈哈一笑,直接给出了答案:“子曰:车不雕几,器不刻鏤,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

“故与天下同利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今之熙河,便是如此!”

“廓州诸族,早已与我熙河同利也!”

这正是如今宋军所拥有的最大优势!

熙河路的棉庄就像一块磁铁,将熙河上下官员,无论汉蕃,都牢牢的捆在了一起!

彼此利益相同,追求相同,再无嫌隙!

现在的熙河,便是一个不入流的小武臣,乃至于官衙里胥吏,都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亩的棉田。

他们还在不断垦荒,等着明年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而大棉庄就夸张了。

像包家,去年就开垦了超过一万亩的棉田!

今年还在继续开垦,估计到明年,包家的棉田至少会有三万亩!

经略使赵卨以及向、高两位国亲,自也不例外。

都有着庞大的棉庄!

所以,熙河上下如一人。

但,这还不止!

棉庄加雇工,才是真正的王牌!

熙河周围,在以溪巴温、温溪心为首的吐蕃王子们的倡导和号召下。

大量部族,纷纷将自己族中那些养不活的丁壮,送去了熙河的棉田。

他们通过牙行,可以坐享其成。

也可以跟着溪巴温、温溪心,一起去抢其他部族的丁壮。

于是,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就此建立。

而在这个时候,在熙河路的棉田进入采收时节的时候,青宜结鬼章打过来了。

熙河路的棉庄主也好,廓州的吐蕃、羌氐部族,就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起来。

这和过去的战争形势,完全不同。

过去,青宜结鬼章也好,阿里骨也罢,他们去打溪巴温。

参与者最多是宋军加上忠于溪巴温的那几个部落。

其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谁赢他们就帮谁!

可现在,青宜结鬼章,这打的那里是溪巴温?

他打的是整个利益链条上的所有人。

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回09:不贷款你们真以为我没钱?
重回09:不贷款你们真以为我没钱?
关于重回09:不贷款你们真以为我没钱?:王安重生了,回到了2009年,自己的24岁。思如潮涌,兴奋与遗憾于脑海沉浮,这一世,定然是精彩的人生。没有钱,没关系,助力成为神豪!借款一万元,利息:100个俯
像素诗人
重生后,我甩了不孝儿女享清福
重生后,我甩了不孝儿女享清福
劳碌一生,为儿孙榨干自己,他本以为能换来晚年清福,却没想到在妻子离世、自己患癌后,被儿孙嫌弃至死。寒冬中的孤独离世,却成了他重生的契机。这一世,他决心不再为儿孙而活,要为自己好好享受一番。那些没尝过的
佚名
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
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
关于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首先新人作者,文笔不太好哦,本来想写养崽崽的,但是第一卷写完感觉扶苏的出镜率其实不太高,第一卷女主会跟着老祖宗出巡,第二卷直接跟老祖宗穿越去其他朝代,题文不符大家见谅然后女主跟
爬呀爬呀虫
八零小寡妇带飞全家
八零小寡妇带飞全家
关于八零小寡妇带飞全家:软弱的妈瘸腿的爸,泼辣的奶奶和寡妇的她;乖巧的小姑子,可爱的女儿和穷得就剩男丁的娘家。李秀兰一朝穿越,面临的就是地狱开局,男人刚死,就有人骂绝户头。你你你,还有你,再敢骂一句,
细雨淼淼
开局在马刺发育三年
开局在马刺发育三年
关于开局在马刺发育三年:(成长文+重生+系统)东艾西科南麦北卡?NO!NO!NO!NO!2000年后第一分卫是我——苏粤!苏!
凌晨两点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