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一十六章 开战!开战!(5)(1/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百一十六章 开战!开战!(5)

带着内心的那些想法,吕公著持芴而前,奏道:“臣公著,启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元正节庆之日,交趾来寇,实是人神共愤!”

这些话他必须说!

不说的话,别说是宫里面,就是舆论方面的压力,他也吃不住!

特别是太学生们的议论——那可是足足两千四百个士大夫,其中有一百个准官员,三百个准进士,而剩下两千人也全部有着可以参与礼部试资格!

这些人组成的舆论声量,足以让宫中都必须倾听!

所以,吕公著必须先表明他的强硬态度。

抢占政治正确的高地!

不然,不要说天子面前了,就是舆论那一关他也过不了。

吕公著持芴躬身,继续奏道:“然而交趾者,南方撮尔小国,偏僻之所而已,熙宁时,先帝伐之,得土千里,然而旋即便将广源州、顺州等地赐还交趾……”

“难道先帝是故意弃土?”

“不然!”吕公著抬起头,正义凛然:“臣闻之,昔者先帝赐土交趾,时任广西经略赵卨不安,上表乞留顺州、思琅州等……先帝圣旨教曰:今顺州荒远,瘴疠之地,朝廷得之未为利,交趾失之未为害,岂可以自驱戍兵投之瘴土!一夫不获,朕尚闵焉,况使十损之五六耶?”

“此盖顺州等地荒远、瘴疠,士卒多病且死!”

“我朝得之无益……不如赐还交趾,以安边境……”

“伏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明察之!”

说着吕公著便深深拜服。

吕公著的话,听在两宫耳中,让她们都从最初的愤怒之中清醒了一些。

两宫对视一眼——是啊,交趾那边比起西贼的不毛之地,更加荒芜!

更严重的是——交趾还有瘴疠!

士卒多病、易死。

换而言之,就算打赢了,又能得到什么?

一大片丛林?

根本不适合人居住的荒地?

还有数不清的蚊子?

大宋要这样的地方做什么?

就为了出口气?

不适合吧!

但两宫还没有来得及表态,知枢密院事李清臣就已经出列:“启奏两宫慈圣、陛下……臣以为右相所言缪矣!”

“昔者先帝以圣德之心,以苍生为念,顾全士卒,故而赐土交趾,然交趾贼不知感恩,反诅咒、诋毁、污蔑先帝……”

“子曰: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若姑息交趾,臣恐交趾从此跋扈!将来恐为子孙祸!”

“何况,先帝宝训于皇帝陛下曰:归化州,系右江控扼咽喉之地,制御交趾、大理、九道白衣诸蛮之要路也!”

“先帝圣明!远见卓识,超于天下也!”

“归化州之于交趾,譬如瓜州、沙洲之于西贼!”

“若其陷落敌手,臣恐从此南疆不安,邕州、桂州乃至于广州皆起烽烟,届时悔之晚矣!”

李清臣的话,有理有利有节。

让两宫一下子又犹豫起来了。

特别是他暗中点出来的交趾人那句诗——因贪交趾象,却失广源金。

让两宫一下子就想起了侬智会的报告——广源州昔年岁可采金数千两,侬逆等曾仗此立国,反叛圣朝!

一年采金黄金数千两的大金矿?

两宫要说不心动,那就有鬼了。

毕竟,她们也听政十個月了。

大宋财政是个什么样子,她们心里面清楚。

若真的能得到一个年产黄金数千两的大金库,对于国库而言,也算是个补充!

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秦始皇秦风
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秦始皇秦风
【论语+爆笑+腹黑+轻松+政哥+夺笋+不干人事儿】秦风莫名穿越到秦朝一统六国前,被秦始皇偷听了心声。于是两人开启了斗智斗勇的搞笑日常。“秦风,朕问你,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什么意思?”“夫子不想和你说话,并
秦王绕猪
守护与救赎与牺牲
守护与救赎与牺牲
关于守护与救赎与牺牲:伽小CP,双男主,(别名:),一卷一个主题。刀甜共存,有战损场景!对你的爱在眼中在心中,是爱而不自知的守护。(最爱第二卷!!),无ooc一:在几十年前因为力量强大但性情暴虐而被全
东人DL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上一世的陆远懦弱无能,被继母还有大哥大嫂一家吸血欺辱,女儿换成两斤白面,老婆抑郁自杀,就连妹妹也嫁给了人渣,受不了折磨步入后尘,成了陆远一辈子的伤。好在天不绝人,路远重生回到六十年代,他决定不再重蹈覆
煜煜吃鱼鱼
儿子新年许愿要换妈,我准了
儿子新年许愿要换妈,我准了
【二嫁+倒计时+父子追妻+大女主觉醒,打脸虐渣全家火葬场+不原谅】结婚六年,苏蕴兢兢业业照顾丈夫和儿子六年,换来的却是儿子许愿要换新妈妈。丈夫说:童言无忌。却跟儿子口中的“新妈妈”纠缠不清!苏蕴决定成
喻倾倾
我有一鼎混沌钟
我有一鼎混沌钟
穿越异世之后,他一直把活着作为第一要义,所以一直苟在道源峰一百年。“叮,恭喜宿主成功签到百年,奖励极道帝兵。”他:“!!!”……多年后,天下大乱,妖族入侵,仙民抵挡不住,一一陨落,万宗争锋。他从道源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