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咸阳狱,狱友竟是扶苏

第135章 不入流的手段(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35章 不入流的手段

内史衙门。

治粟内史掌管着大秦的国库,能在此处任职,那都是在咸阳城中贵族的后代,平时都是被人巴结着他们的。

此刻的衙门里的官员,都坐在一处,脸上都是嘲讽之意。

坐在下首的一个小官,笑得满脸都是褶子,嘴里的话却是那么的让人不舒服。

“哈哈哈,一个小小的狱卒也敢来咱们这里要钱,还说是什么亲军都尉府的人,简直是可笑!”

他的话却让不少的人迎合,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也有不少人跟着附和,道:“谁不知道,他是咸阳狱的小狱卒,竟然也敢踏上我内史的衙门。”

“听说陛下封那冉方为指挥使,还银印青绶,他们就以为自己飞上鸡头变凤凰了。”

“那指挥使是何职,我等从未听过,想必也是陛下随意给他安个官职罢了。”

“哈哈哈,说的是呢。”

下面的人已经笑成了一堆,似乎都看不上冉方,也看不上冉方的指挥使职位。

等到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才有人把目光转向了首位的那个人。

“大人,你觉得那冉方会不会来此处,问我们要个说法?”

坐在首位的人,正是太仓丞苗渊,他职位低于太仓令徐育文,本不应该对治粟内史的事情掺和太多。

可是徐育文如今在泗水郡,他便执掌了治粟内史的衙门,还颇有要取代徐育文的意思,把徐育文之前的那些人都处理掉了。

如今这内史衙门,已经成了他的一言堂了。

现在听他们提起冉方,他眼中也闪过一丝不屑一顾。

“不会。”

“冉方是个聪明的,他知道即便是来了,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就算是他来了,也可以借口徐育文不在,这内史的政务无人处理,有任何事都要等徐育文回来再说。”

“到时,就算是传到陛下的那里,也挑不出本官的错处。”

下面的人都连连称赞,能给冉方添堵,他们就开心了。

“还是大人厉害。”

“既然如此,那我等就放心了,只要他们还敢来,那就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苗渊没有说话,相当于默认了这件事。

他早就看徐育文不顺眼了,也知道徐育文在离开咸阳之前,去咸阳狱中见过冉方,之后便放心地跟着胡亥离开了。

虽然不知道冉方和他说了什么,但是也知道冉方定是给他出主意了,不然他不可能走得那么洒脱。

而且最近他拦截了徐育文的书信,信里写着让管家去找冉方,那说明冉方是和徐育文一伙的。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让冉方好过呢?

他倒要看看,没有冉方的相助,就徐育文那个榆木脑子,在泗水郡能成什么事儿?

“不要太过分。”

“毕竟冉方也是朝中大臣,日后都是同僚,总是要给些面子的,不然留下话柄,到时候在朝中本官也不好出面相助。”

“至于那些狱卒,没有手谕便敢来此讨要银钱,本就是过分之举,不会有人诟病的。”

这么一说,他们心中也有数了,就算是要为难冉方,也不能做的太明显,不然日后陛下或者其他人问起来,不好说。

“喏!”

“大人放心,下官心中有数。”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冉方根本没有再来过此地,倒是他们最后要求到冉方的头上。

小荣海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分手后,我让垃圾竹马跪地喊婶婶盛晏庭苏锦
分手后,我让垃圾竹马跪地喊婶婶盛晏庭苏锦
高考前,盛少泽爱上了救他的林姑娘,执意要和我退婚。 遭到父母的强势反对。 大学毕业后,我们如期举行婚礼,林沐瑶却死于车祸,一尸两命,从此等我的只有无尽的羞辱。 盛少泽到死都不知道林沐瑶是海后,怀的根本不是他的孩子。 重活一世,我学乖了。 勇敢追求有恩于我的盛晏庭,成为盛少泽的小婶婶。 嘿嘿,这一次我要以长辈的身份大力支持他们在一起,必须让盛少泽好好享受享受戴绿帽子、喜当爹的滋味。
纳兰雪宝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
她竟重生在了前夫和他白月光的大婚当日。看着那喜庆又刺眼的场景,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悔恨瞬间将她淹没。 前世的她,只看到了对方冷漠的表象,却忽略了他藏在心底的深情。她任性地提出和离,还狠心打掉了他们的孩子。之后,更是识人不清,与一个居心叵测的恶人订了亲。 那个恶人,早在外面养了外室和孩子,娶她不过是想找个背锅的主母。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她受尽折磨,最终惨遭恶人杀害。死后,她孤魂飘荡,满心满
佚名
凡人磨仙传
凡人磨仙传
一个平凡的山村少年,每天为生计而砍柴,不要说练武修仙,就是谋生的机会都不多,直到有一天,他捡到一块神奇的磨刀石,从此命运发生急剧转变……
重平
修罗剑神王腾
修罗剑神王腾
少年天生至尊神脉,却因一颗善心坠落凡尘。滔天怨气激活神魔令,得神界无上霸主传承,十大太古凶兽真血淬体,于逆境中崛起!以凡人之躯,斗那漫天神佛,问那世间情谊斤两,道理几何?!既然神已无能为力,那就让魔来普度众生!
三寸寒芒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