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后,我搬空国库养崽

第313章 跟秦家人一起踏青(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13章 跟秦家人一起踏青

现在还是农历二月底,正是寒冬逝去,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好时节。

每到这个季节,国都的人都会踏青,也就是春游。

春游有不少活动,比如放风筝,蹴鞠之类的。

不少文人墨客都会在这个季节出游,作诗作画。

洛琬宁这些日子把该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好,接下来的日子就很清闲。

因为是春耕时节,各大书院也放假,让学生们回去帮自己的父母做农活。

韩祁夜他们兄妹三人有半个月的假期。

之前洛琬宁是担心沈媛会对孩子们不利,才把他们安置在秦丞相府中。

后来放久了,也没打算把他们接进宫里。

说真的,她觉得宫外要比宫中好。

他们有半月的假期。

洛琬宁想着,在家待着挺无聊,倒不如带孩子们一起去春游。

不过去春游之前,洛琬宁还是提前做好安排,这样可以好好玩。

洛琬宁打算去春游的事儿,秦夫人也知道。

她提议:“娘娘,到时候我们也一起过去,人多热闹。”

“好啊。”洛琬宁答应了。

想着三个孩子跟秦家的两个孩子玩得很好,一起出去也不错。

她们定下来出游的时间,在三月初三。

那天会有不少人出去游玩,会很热闹。

春游的地方秦夫人负责,她在国都城郊有一个庄子。

每年三月三,那个庄子都会有人过去春游,也能挣到一笔不错的收入。

洛琬宁打算弄烧烤,可以边吃边玩。

奶粉的生意,秦夫人也在准备,过一阵子就可以开业了。

洛琬宁作为合伙人,她负责给奶粉打广告,让大家了解这个产品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好的卖出去。

孤儿院的事情由韩墨羽负责之后,他回去的时候,心情不怎么好。

看到那些幼小的孩子被父母抛弃,真的太可怜了。

他一有空,就会去孤儿院那边看,偶尔会教这些孩子读书。

韩墨卿知道洛琬宁三月初三要去踏青,在三月初三之前,他提出给文武百官休假。

这是以往都没有的待遇。

韩墨卿说,以后每年的三月初三,是我们墨国的踏青节,休息三天。

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个月也就只有两天的休息时间。

听到以后每年的三月初三能休息三天,自然是乐意的。

纷纷跪在地上,“皇上圣明。”

三月初三一到。

洛琬宁和韩墨卿一起跟着秦家的人出发。

韩墨卿跟着,主要是不放心洛琬宁自己一个人,毕竟她怀了身孕。

他们去踏青的地方有些远,晚上是要在那里住一晚的。

秦夫人说那里有住处,床铺被褥什么的都有,就不用带东西过去。

洛琬宁还是准备了不少的食材过去。

秦夫人他们一家子,除了秦岳夫妻没有跟着一起过来,其他的都来了。

他们不过来,也是因为秦岳的夫人这个月月底就要生了,这样奔波不好。

秦瑾辰的爹娘不来,他跟家里其他人一起过来。

韩云氏和洛陈氏他们也跟着一起去,加上护卫和马车,队伍看着还挺庞大。

暗卫在暗中保护他们的安危。

一路上,孩子们都处于亢奋的状态。

看到庄子有鹅,洛琬宁教孩子们读咏鹅这首诗。

韩墨卿听完后,“这首诗我都没听过,是你临时起意作的吗?我觉得描述得很好。”

洛琬宁摇摇头,“这不是我作的诗,在一本书里看到的。”

“是什么书?”

“唐诗三百首。”

罗小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