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6章 播种
今天老人来得早,医生这里没几个人,很快便排到了老人这里,医生询问了老人现在的身体情况,然后让老人再吃两包药就行了。
老人的身体代谢功能不如年轻人了,所以好了之后,要多调理少吃药,特别是西药,对器官都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医生才让老人少吃一天的量。
其实一般的感冒发烧,大部分人吃药一天就好了,第二天是巩固,第三天是为了留着以防万一。
听了医生的嘱咐后,老人便推着小推车出了门,但老人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小树林。
老人从来不喜欢吹电扇,身体已经习惯了夏天的温度,对于降温的需求很低,小树林的风刚刚好。
村里收麦的忙碌景象,只持续了三天的时间便结束了,接下来要把地荒上几天,然后才播种大豆和玉米,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种田技巧。
一般小麦收完后,会有一段时间的雨季,播种要在雨季之前,根据经验就在收完小麦的几天后。
如果收麦过早的话,后面的播种就也要提前了,但大豆和玉米种下需要水分,就还得在雨季来临前浇一次地。
就像大黄之前流浪时,碰到的收麦景象,那边就比这里提前了快半个月,但那边的人播种后还要浇地,这样可能会提高大豆和玉米的产量,但也增加了种地的成本。
种田的方法都没错,只是一个讲究靠天吃饭,一个讲究科学种田而已。
村里收完麦子后,大概过了五天时间,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大黄虽然喜欢下水洗澡,但并不喜欢淋雨,于是一连两天都没有出门。
直到天空放晴,下雨之前就有村民开始播种了,村里的人大多都是种的大豆,但也有种玉米的。
老人年纪大了下不了地,魏央没有回家,老人只能托邻居家的儿子帮忙播种了。
反正邻居家的地正好和老人家的地挨着,播种时,顺便就一起种了,当然种子是老人的种子,播种完后,老人专门上门把播种消耗的油钱给了魏德禄。
顺便看了卧病在床的魏合山,魏合山和他老伴也是聚会的老成员了,前几个月魏合山突然病倒了,然后就没再去过了,连带着他的老伴也要留在家中照顾他。
虽然老人与魏合山是邻居,但老人不常去魏合山家,生病的这几月,也只是来过几次而已。
魏合山见到老人非常的激动,但他的老伴却不怎么待见老人,这也是老人不常来的原因。
老人坐到魏合山的床前,聊了一会,都是一些家长里短,偶尔也会说上一些以前的往事。
魏合山虽然有些兴奋,但是病痛的身躯却不怎么给力,聊了一个小时,魏合山就不自觉的睡着了。
老人看着一脸褶皱的魏合山,心中感慨万千,说起来魏合山还要比自己小很多,但看上去却比自己还要苍老。
到了这个年纪,有时候病倒了,就起不来了,老人前几天就以为自己该去了,没想到老伴不接她,又让老人缓了过来。
老人看着魏合山苍老的容颜,回想着他年轻时候的样子。
都是该进棺材的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下的只剩下了回忆,而这些回忆则还留在身边人的脑海里。
等身边的人都故去了,这个人才算是真正的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老人又坐了一会,才慢慢地从回忆中清醒了过来,最近老是陷入回忆中,或许自己也快了吧。
老人心中不自觉的这样想着,起身向门外走去,魏德禄在院子里挑麦秸秆,老人向魏德禄说了一声,便回了家。
大黄正在村里面溜达,村子只有这么大,溜达玩一圈,大黄就回来了。
一天以后,魏央回家了,这次只是魏央一个人,本来是回家帮忙播种的,没想到母亲已经找人弄好了。
不过家里没有拖拉机,即使魏央回来,也要找人帮忙播种。这次魏央回来也是抽出的一点时间,见家中无事,留下来吃了中午饭后便匆匆的离开了。
老人没有说前几天生病的事,虽然想要魏央多陪陪自己,但也不想让魏央太担心,再说都已经好了,更没有说的必要了。
魏央前脚刚走,天空就下起了大雨,好在魏央开的面包车,倒不怕被淋着了。
大雨来的非常的突然,前十分钟还风和日丽,然后突然就阴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
大雨持续了十五分钟的时间便停了,雨停以后,天空又恢复了风和日丽,好似刚才的雨是一场梦境一般。
下雨时,大黄正在和三条狗一起嬉戏,来不及回家,大黄就在一户人家的大门口避了一会雨,直到雨停了,大黄才跑了回来。
晚上的时候,雨又开始下了,这一下便是一天一夜,不过这次的雨并不大,淅淅沥沥的,倒是有一些像是春雨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如此,雨季的天空总是阴云密布,好似爱哭鬼的眼泪,大黄每次出门都是提心吊胆,害怕天空突然下雨。
大黄不喜欢把身上弄得满身泥垢,以前被拴住的时候,身上总是脏兮兮的,现在反而有了洁癖。
老人在院子后面的菜地里,又撒下了一些青菜种子,青菜成熟的快,种下半个月就可以吃了,菜地里长大的青菜已经被吃掉了大半,勉强能坚持到新的青菜长大。
当然除了青菜,老人还种了一些丝瓜南瓜冬瓜之类的藤蔓植物,院子后面的这片菜地紧挨着一个臭水坑,平时这都是倒垃圾和排放生活污水的地方,藤蔓植物可以肆意的生长,不用担心占地方。
老人的关节一到阴雨天,就像是生锈了一样,要尽量避免走动,所以也就没有种一些杂七杂八的蔬菜,好在老人只有一个人,随便种点蔬菜,就够平时吃了。
前段时间来的这几台收割机,有些带有粉碎的功能,地里的麦秸秆被打碎了,像一条条长龙一样铺在麦茬上,虽然有些地方铺的比较厚,播种的时候费点事,但影响不大。
也有没有带粉碎功能的收割机,那就需要村民把地里的麦秸秆清理出来,或者堆放在家里烧地火用,或者丢弃在沟里任由它慢慢腐烂。
经过几天的雨水,地里的豆苗和玉米苗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豆苗经过一两天的萌芽期,便开始长出叶片了。让原本光秃秃的田里,又恢复了一点绿色。
雨季一直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大黄和老人都很少出门了。
老人每天待在家里,拉着大黄讲故事,讲的都是老人年轻时候的回忆,大黄又听不懂,无聊的趴在老人脚边打瞌睡。
终于熬过了雨季,这几天都是大晴天,地面已经不是湿漉漉的了,大黄又可以出门了。
村子里一切如旧,唯一有变化的就是地里绿油油的豆苗和玉米苗,几天没有狗出来处理剩饭,村里没养狗的家门前,剩饭撒得到处都是。
大黄上前嗅了嗅,夹杂着雨水的剩饭,还有放了几天的馊味,让大黄没有胃口。大黄又去见了那三条狗,几天没见,狗子们都有些憋坏了,大黄和它们狂奔着向着小树林跑去。
闷了半个月的老人们,都聚集了过来,一大群老头老太太足有二十多人,其中也有四五十岁的大妈和五六岁的小孩。
小孩向来是家狗们的天敌,即使此刻狗群数量占优势,也不敢招惹他们,纷纷转移阵地,向着更远的地方走去。
幸好小孩们此刻被家长带着,不能离开的太远,不然狗群的聚会便只能被迫终止了。
大黄和三条狗加入了狗群中,夏天里,难得有想出来晒太阳的心思,烈阳高照,狗群们在草丛里打滚嘻嘻,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