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85章 移民潮
第 184章 移民潮
台湾这边的事已经搞定,张梵也早就回了山东,将各行各业的工匠派往台湾去。
台湾这边,近一万高山族的勇士报名参军,而山东派过来的工匠们,也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工匠修建厂房,建设房屋,高山族的族人则学习如何耕种种植土豆,番薯和玉米,学习更为先进的耕种方式。
但是人口还是太少,就算加上原来移民台湾的汉人,所有人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万人。
这些人,连宁海卫的人口都比不过。
所以移民台湾岛,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不过张梵在整个大明的口碑极好,所以有传言说张侯爷发现宝岛的消息一出,马上就有人跑山东境内去询问。
在得到确切答案后,这些人又纷纷跑回去,将这个传言又散播出去。
陕西,陕西,河南的起义军一直就没消停过,搞得这几个地方的百姓生不如死。
好多百姓根本不想从贼,还是想安顿下来,好好过日子,但是那些反贼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不从贼就砍了。
吓得好多百姓背井离乡的逃出去。
原本日子就不好过,现在又背井离乡,好多难民就死在了逃难的路上。
因为谁都不喜欢这些难民,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被当地人驱赶。
难民来了,无形的给当地带来动荡和物价上涨。
现在听说山东的张侯爷要招募人去宝岛工作,这些走投无路的难民们,纷纷往山东跑。
大明的官员也乐意这些难民离开自己的辖区,没了难民,治安什么的都能得到好转。
有些地方官,为了早点送走这些瘟神,甚至派人护送这些难民离开,往山东方向而去。
很快的,山东和河南,河北等交界的地方,就聚集了超过五万难民。
据说,还有更多的难民在赶过来。
张梵命人在边境搭起粥棚,煮些土豆和番薯,给这些难民吃。
之所以煮这些东西,因为这玩意儿产量太大了,而且煮土豆和番薯,比煮粥方便,而且这些东西,也比较好携带,让这些难民带,在去威海码头的路上食用。
“兵爷,是不是真的有宝岛?真的能种出一年三熟的粮食吗?”
难民们一边吃着甜甜的番薯,一边询问边境上站岗执勤的士兵。
这些都是张梵派过来,在边境执勤的士兵,张梵给自己的兵取了个名字,叫天佑军。
这个名字,本是黄台吉给孔有德的火器部队取的名字。
你大明有天雄军,我大清就有天佑军。
不过现在,被张梵先用了,黄台吉你就去厕所哭吧。
天佑军的士兵看到衣衫褴褛的难民,没有丝毫的嫌弃和偏见,反而热情的跟他们说。
“我家侯爷发现的那个宝岛,我没去过,不过我一个朋友跟着去了,还和岛上的红毛鬼打过一仗,他说哪里的气候,一年粮食可以种三季。”
听到这些士兵的话,所有难民都面露向往,向往那每天都能吃饱肚子的日子。
这些先到的难民,休息好后,又一次踏上了寻找幸福生活的道路。
威海卫这边,张梵将所有空闲的商船都租下来了,运送难民和相关的物资到台湾岛去。
上千艘船日夜不停的,在山东和台湾岛之间来回奔波,将数万的难民一趟一趟的运送到台湾。
而孙鉁早已经做好迎接的准备。
每一户难民都会先分到五两银子,这钱是给他们购买工具用的,用来搭建自己房子用的。
是的,这些难民要先搭建自己房子,不过这种房子不应该叫房子,只能叫窝棚。
不过这些难民不介意,在内地时,搭建窝棚是每个难民家庭都要掌握的技术。
所以这些难民拿着五两银子,在热兰遮城里的政府控股的铁匠铺,买了自己需要的工具,然后就开始搭建窝棚。
这个征服,当然就是亦张梵为首的新政府,不过,只是没有宣布立国而已,还是以大明臣子的身份存在。
大明朝廷也没去找张梵,不是不想,而是不太敢。
举全国之力,和张梵也能拼个两败俱伤。
但是之后呢,关外的建奴鞑子,关内的流贼,海外的蛮夷,每一个都对大明虎视眈眈的。
只要自己受伤,这些饿狼绝对扑上来狠咬一口。
而且在崇祯看来,张梵虽然狂妄,但是对朝廷还是忠心的,所以现在不能和张梵闹翻,不然得不偿失。
所以在京畿和山东的边境上,也只是象征性的部署了几千人。
随着各地越来越多的难民往山东跑,大明朝廷也有些慌了。
刚开始以为,这些难民都是没有土地的贱民,留在当地也是个隐患,都跑山东去,自己到没了烦恼。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的走了,有的整个村子都走空了,就剩下些富甲豪商还留在原籍。
这下问题来了。
人都跑了,地没人种了,也没人缴纳赋税了。
阴森人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