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开修仙记

第1375章 祭司真容(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375章 祭司真容

好在他感受到,祭司识海中的神魂波动越发明显。

后续当他将其体内的咒念之力全部清除,就将是祭司苏醒的时候。

到时候一定要让对方酬谢,没有他李大开,祭司此生都会被困死在这儿。

好在接下来的一切极为顺利,眨眼又是两个月过去。

这一日,李大开终于感受到,祭司体内的咒念之力消失七七八八。

甚至其脸上面具,对他所施展的咒术,威力也大不如之前。

显然面具施展的咒术,都是依靠祭司体内的咒念之力。

并且祭司脸上的面具极为不甘,自知大势已去,它在看向李大开时,狰狞和凶戾之色显而易见。

对此李大开则视而不见,而是继续将祭司体内最后的咒念之力吸收并释放。

“呼……”

某一刻,只见他长舒了一口气。

因为祭司体内的咒念之力,总算是全部消散了。

而在她脸上的面具,也变得没有任何神情,就像是一件死物。

至于祭司的神魂,此刻在识海中,正处于慢慢复苏的状态,要不了多久就会苏醒。

一想到这儿,李大开就看向了祭司脸上的黑色面具,然后抬起手来,试着将面具给摘下来。

让李大开意外的是,他极为轻松的就成功了。

而摘下面具的后,一张绝世仙颜,也呈现在了他的面前,让阅女无数的李大开,都出现了刹那的恍惚。

祭司的年纪看起来并不大,比他想象中,对方是一个三旬美妇的样子,要年轻太多,竟然一副十六七岁少女的模样。

好在想象中该有的盛世美颜,倒是丝毫不差。

鼻梁细挺,脸颊圆润,肌肤光滑如丝。

微微挺翘的下巴,给人一种十足的精致感。

紧闭的双眼,能看到长长的睫毛。

每一寸地方,都挑不出任何瑕疵。

在祭司眉心的位置,还有一枚暗淡无光,看起来极为玄妙的巫族符文。

这枚符文像是一把锁,看起来极为怪异。

或许是因为祭司体内咒念之力,全部被李大开给驱散的缘故,所以这枚巫族符文,也失去了该有的效果。

不过这枚符文,给本就美得不可方物的祭司,平添了一抹妖异之感。

李大开舔了舔嘴唇,这般姿色,用红颜祸水来形容都不为过,是他喜欢的类型。

当年就是眼前的这个少女,让他承受了胯下之辱!

看着面前的祭司,李大开静静等待着,不出意外的话,祭司应该很快就会苏醒。

这一点从对方识海中的神魂波动,越发明显也能看出。

可就在李大开以为,一切应该会极为顺利时,突然间他通过的雀圣,发现一个身着黑色长袍,双目是大片眼白,眼珠是两个针尖大小黑点的老者,像是凭空出现在了他头顶上方。

黑袍老者在现身后,针尖大小的瞳孔环顾四周。

最终此人的目光,定格在了一片看起来毫无出奇之处的茂密树枝当中。

而在茂密树枝深处,有一只小小的麻雀,此刻同样注视着他。

1。m1

李大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被骗灵石我其实捡漏雷火仙葫
开局被骗灵石我其实捡漏雷火仙葫
【凡人流慢热】+【不降智】+【无嘲讽不废柴】+【细糠】(喜欢战力崩坏的勿入) “老头,你这葫酒不错,1块灵石卖我了。” 得手之后的沈河立马把酒倒入口种,酒是掺了灵石碎末的假灵酒,啥也不是。 他要的是葫芦! 雷火仙葫!先天之物!
青衣歪了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众所周知,南域中有一个绝对不能惹的势力,草堂。 其中大弟子,是南域的青云剑圣,剑道通神。 二弟子,万古女帝,统领一个时代。 三弟子,当世大儒,文曲星下凡。 四弟子,魔神转世,镇压九幽。 …… 陆长生:我?我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他们的师尊罢了。
别让我通宵
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
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
“宇宙浩渺,大道无常。” “你重生地星,拥有着逆天悟性。当福至心灵,便万物知之!”林北辰重生平行世界,脑海中突然响起一道玄奥声音,没有系统的他却意外发现自己悟性逆天,世间万物不过一眼窥探。 “悟性逆天应该怎么利用呢?”林北辰将目光放到了一个月后的高考上面。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便完成了从吊车尾学渣到高考状元的逆袭!这也让他很快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因为在逆天的悟性下,人类的知识没有任何难度,仿佛生
晴天白夜
风流乡情
风流乡情
关于风流乡情:被人打瞎一只眼睛后,林凡意外接受传承,桃花接踵而来,他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搞种植,大力发展养殖业,走向发家致富之路…
帅气武王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作者农民所写的《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为转载作品,如果您觉得 努力奋斗到38岁,买不起房,给不起彩礼,光棍一条,钱呢?到底被谁赚走了?郝强重返18岁,偶获写字就能赚钱和变强的金手指。时,写一万字=奖励元!记忆力、思维力、颜值和体质也皆变强!那升到?这辈子,他只想实现财富自由,重塑未来,弥补遗憾。踩挂开路,卷死同行,诸多传奇在他掌下璀璨诞生。
520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