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6章 引来妒忌
沈强也坦言道:“千珏虽有爵位,却没有实职没有权力,也没有祖产。小菊嫁给他,只能有一个诰命,别的实惠没有,以后的日子比不得那些军队大世家。千珏与小菊成亲,我打算给千珏出三千两银子。到时千珏拿出一千银子给小菊下聘礼。”
皇帝给沈强的赏赐黄金是一千两,合成银子就是一万两。
沈强一下子就拿出三千两银子给董千珏,这比章氏设想的多。
“那我们家就给小菊的准备嫁妆一千三百两银子,另带一些家具什么的。”
“娘,弟弟挣钱不容易,你们不要出这么多钱。六百两银子当嫁妆就够了。”沈强是看着李家一步一步变成现在这样。
李五昌挣的都是血汗钱。李家搬到这个新家后,人情费用、孩子上武院、养了一群下人等,处处要花钱。
李菊若是嫁给普通的军官人家,几百两银子的陪嫁就足够。
章氏态度坚决,“不。我们家小菊是长女,又是嫁给有伯位的千珏,我们家给小菊准备的嫁妆不能少了。”
当日,沈强穿着官袍入宫面圣,替董千珏请来圣旨赐婚,然后把成亲的大日子定在了明年正月初六。
大唐国的风俗之一: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这般,李菊成亲的事就成为近期李家头等重要的事。
章氏说的一千三百两银子当中,一千两银子是董千珏送的彩礼,三百两银子是她与李五昌夫妻各出一半。
这些年李五昌、李月都会给章氏钱,李月挣钱多,给章氏的钱也比李五昌给的多。
这回章氏拿出一百五十两银子来给李菊当嫁妆的压箱底银子,还拿出五十两银子给李菊买嫁妆的家具什么的。
章氏从不重男轻女,在石头村时就这样,来到国都近郊仍然如此。
这样的好奶奶太难得了,让李菊特别敬爱感激。
李月豪气的跟什么似的,直接道:“我宣布,我姐姐的嫁妆,我出四百两银子她压箱底,再出二百两银子给我姐姐买首饰!”
她的作坊现在每日纯利润平均数达到12两银子,月入近四百两银子,等到了腊月增加冻豆腐、油豆腐,利润会更多。
姐姐对她很好,她自是要多给姐姐嫁妆银子,也是要给李家挣面子。
李菊感动的热泪盈眶,“太多了。你还要做买卖,别给我这么多。”
李月还道:“姐,你的亲事办的太急了,要是晚一些,我的买卖赚到更多的钱,我会给你更多的银子。现在只能这些了。”
赵花笑道:“你这话可别让千珏听到,他要娶你姐姐着急的跟什么似的。”
章氏很是欣慰的点头,“我们家的小月就是这么好。”
那些话本里面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姐妹互相妒忌、反目成仇、你死我活的事在李家绝对不会发生。
李东、李西也道:“我和小西各出五两银子。”
他们的这些银子还是给李月打工时一个铜钱、一个铜钱攒起来的,平时他们都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到了武院后为了减少开销极少参加聚会,可是在给亲姐花钱时丝毫不小气。
李菊被皇帝赐婚给董千珏的事,一下子就在国都富贵人家传遍。
董千珏是拥有四品爵位的平安伯,爵位可以世袭。
按照朝规,五品以上官员可以直接上书给天子,可以参加早朝,正月初一的能携其夫人进入皇宫参加大朝会。
总而言之,好处很多。
很多文武世家、官员想让董千珏做家族的女婿。
哪知,董千珏却做了李家的女婿。
这个李家可真是厉害,已经有了一个县公女婿,又来一个平安伯女婿!
李家一下子就出名了。
<tt_keyword_ad data-title="3c及电器"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01"></tt_keyword_ad>很快,有心人就把李家的底都查出来。
“李家在丰水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石头村,家族几百人没有一人是官身,便连秀才都未出过。李家的家主叫李五昌,以前是种地、做小买卖的,如今是六品的武散官,在兵部教大头兵砌火炕。”
“李家是卖豆腐、砌火炕的,国都许多人都吃过他们家做的豆腐,睡着他们家砌的火炕床!李家出身卑微,要不是沾了沈县公的光,岂会有今天?”
“对了,我听说陛下给李家人封官,有一条是李家给北地边疆献了火炕图、豆腐方子。那李家为何不给国都建火炕图、豆腐方子呢?”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陛下已就火炕图、豆腐方子一事册封李家的人当官,李家怎么不把这图、方子献给国都百姓呢?李家可知抗旨了?”
那些想把女儿嫁给董千珏的大户人家及官员纷纷挑李家的错,要打击李家变成小世家的势头。
这一日,李五昌被兵部的几个好心的同僚提醒,让他快去想对策,不然一直拖着,就会有官员弹劾他们家了。
李五昌气呼呼的回到家中,已经从林子轩那里得到消息的沈强正在跟章氏、赵花、李月商量这事。
李五昌愤怒道:“好端端的豆腐买卖,就被他们盯着了,要逼着我们家把豆腐方子公布于众。我们家最赚钱的就是小月的豆腐作坊,他们这是要断人财路!”
赵花抹泪哭道:“刚才听姐夫说,我们家的豆腐方子早就有人会了,就是碍于英国公府的面子,所以没有人敢卖豆腐,如今那些坏人想要以圣旨里的话来压我们家,让我们家把豆腐方子、火炕图公开,英国公府也不好为我们家违背圣旨的意思。”
沈强缓缓道:“这事怪我没早些给你们说。在北地边疆的几座城府,有几十户人家卖豆腐,他们原是林家军的伙头军,当兵时学会做豆腐,返乡会就卖豆腐,靠这个养家糊口。国都这边有那大户人家为了吃豆腐方便,特意安排人去边疆,花些钱跟那些伙头军学会做豆腐。”
李月神色阴晴不定。
章氏长叹一声,道:“有英国公府撑腰,我们家的豆腐买卖在国都独门买卖。四年多了,我们家赚的钱不少了。五昌还靠火炕图、豆腐方子得了官职。人啊,要知足。”
李五昌望着小女儿,要是小女儿哭哭啼啼,他倒觉得正常,可是小女儿不吭声,他害怕小女儿气坏了,问道: “小月,你怎么想的?”
冷香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