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第八百五十章 于成龙(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八百五十章 于成龙

让朱宏三欣喜若狂的人正是于成龙,清朝唯一能个变态海瑞相比的清官于成龙。海瑞做了一辈子官,百姓送给他一个“海青天”的外号,而这个于成龙更是厉害,百姓送给他一个“于青菜”的外号。这个外号来自于成龙担任两江总督的职位上,两江总督是全天下最好的肥缺,于成龙担任两江总督竟然天天吃青菜、吃米糠,所以江南百姓才送给他这么一个外号。

于成龙的廉洁程度和海瑞差不多,死后身边无一亲人,同僚清点其遗物是发现仅有靴、带和绨袍一领,碎银三两,钱二千,粟米五六斗,盐豆豉数钵,这种清廉程度大概也就那个海变态能比了。

于成龙虽然和海瑞清廉程度差不多,但是在行政能力和为官之道上要比海瑞强上无数倍。海瑞就像三伏天的太阳,谁在他身边都会被烤死,所以海瑞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和上下级、同僚的关系处理不好,就连自己家中也不得安宁。

而于成龙不同,于成龙很晚才出来做官,早已经看清这个世界的人情世故,所以官场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不能难为他,反而于成龙很会借势,用来完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在于成龙二十多年的仕途中,他很会处理和上级、同僚之间的关系。于成龙在广西当知县的时候,布政使金光祖在把于成龙评定为广西官员的楷模之后,又把于成龙评定成了“卓异”。有这样的领导,再加上不错的能力,还有一点小运气,于成龙才有后世那个“天下第一廉吏”的评语。

不过这些都是后世的于成龙,现在的于成龙还是历史上的那个倒霉鬼,数次科举不中,没办法只好托门挖关系进了国子监,这个国立干部管理学院学习。

明代当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科举正途,就是按照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这个台阶来,这种出身的官员出身高、学问大、后台硬(进士都有老师,一般来说都是大学士,副总理当你的老师,想不提拔都难啊!)。

还有一种就是勋贵,也就是你祖宗当年跟着朱元璋卖命,所以成功后国家给你一个长期粮票。还有一些后世有战功封爵的勋贵,这些人的子女是可以直接当官的,不过只能出任武职,转文官那是想也不要想。

第三种就是监生,顾名思义就是国子监的贡生。这种制度是科举制度的补充,因为科举只是考文章,有很多人考试不行,但是确实有能力,如果只有科举一条路那这些人才岂不是不能为国家所用?所以朱元璋规定,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思就是将人才贡献给皇帝。

这种制度刚开始确实成为科举制度的良好补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好的制度也会变样。在明朝中期,贡生制度就变成一些特权阶级为自己的后人无法走科举道路而准备的通天大路。虽然贡生当官每年没有几个名额,但是毕竟还是有希望的不是。

于成龙正是这个贡生出身,海瑞虽然也不是进士,但是海瑞是举人,如果进士是本科生,那海瑞就是专科生,于成龙更是技校毕业,还是民办的那种。

于成龙是明代御史中丞于坦后人,原本家中还是很牛逼的,但是到了于成龙父亲这代家道早已中落。于成龙虽然志向高远,偏偏考试不行,二十多年过不了科举关(你娘的,小生也身有体会,后备干部很多年都考不上,难道小生也要学于成龙四十四岁才能发达?)。崇祯十二年,二十三岁的青年于成龙在太原参加乡试,结果还是一样,与举人擦肩而过。

没办法于成龙只好托门路进了国子监读书,同时准备参加科举,但是进了国子监也不一定能中进士。于成龙没日没夜地在国子监读书,读了几年,国子监都毕业了,他还是没有考取进士,只能卷铺盖回家复习,等他复习完,准备再来一搏的时候,朝廷已经不考了。

这时候天下已经发生重大变故,崇祯皇帝朱由检爬到景山上吊死了,李自成在北京享受了一个月就被多尔衮赶了出来,后来是顺治入关,清朝建立,清朝是野蛮人,向来不爱读书考试,自然也不开办科举考试。

在江南的朱宏三倒是弄了一次科举,但是于成龙老家在山西,到南京何止千山万水,同时北方各省兵荒马乱,所以于成龙只好作罢。

不过几年后峰回路转,朱宏三将满清消灭后重开科举。这时已经三十多岁于成龙离开老家,再次来到北京国子监,准备接着考科举。很可惜的这次于成龙还没考上,没办法于成龙只好将老家的房子卖了,在北京租了一间小房子,一边学习,一边准备神武十二年的科举。

这天中午于成龙刚温书完毕,想要将早上剩的稀粥在热一下,好当做中午的吃食。这时就听门外传来大群人的喧哗声。

“厂督,这里就是广安门菜园胡同,前面就是于成龙的家!”

外面的话音刚落,就听门外有人砸门,一个大嗓门在外面喊道:“于成龙!于成龙在家吗?我们是东厂的!”

于成龙知道东厂,那可是一帮财狼虎豹,但是新朝伊始这帮厂卫权利大为削减,没什么事情根本不敢骚扰普通百姓,今天怎么跑自己家来了?

于成龙不敢怠慢,赶紧打开房门,一看门口站了一群身穿上白下蓝的东厂番子,中间簇拥着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太监。

于成龙还没行礼,敲门的那个大汉一把将于成龙拽出门来,骂道:“你就是于成龙?你瞎了不成?看到厂督还不磕头?”

于成龙是读书人,听那人这么说怒道:“本朝皇帝有旨,有功名上朝都不必下跪,我是贡生身份,为何要跪你们?”

“呦呵,拔横是不?”那个大汉抽出腰刀刀鞘就要击打于成龙腿部,这时那个老太监说话了。

“住手,不得无礼!”

那个老太监说话果然好使,那个大汉赶紧垂手站立一边。

老太监来到于成龙身边和蔼的笑道:“你可是国子监贡生于成龙?”

于成龙点点头说道:“正是在下!请问公公何事?”

“呵呵,咱家是是东厂厂督李承恩,于成龙,你要发达了,跟咱家走吧!”

于成龙久在市井,听过这帮东厂的杀才办案,向来喜欢说反话,什么你要发达了,然后带回东厂一顿酷刑。于成龙没想到自己一个穷书生,怎能惹到东厂?

死到临头于成龙心中一阵发苦,自己多年科举无果,可是苦了自己的老妻和幼子。想到这于成龙整理一下衣服,然后大义凛然的说道:“请这位公公等一下,在下给老妻写一封绝笔书!”

李承恩听于成龙这么说就是一愣,没事写什么遗书?但是一看于成龙的样子李承恩知道这家伙误会了。

李承恩呵呵笑道:“于成龙,咱家不是来抓你的,你以为抓你一个贡生需要本督亲自来南城这个破地方吗?实话跟你说,你要发达了,今天要见你的是皇爷,是皇帝陛下!”

于成龙听皇帝要见自己,先是一愣,然后眼泪就流了下来,想自己多年科举一无是处,现在终于皇帝肯见自己了,自己也终于熬出头了。

李承恩看到于成龙哭了,以为他是被吓的,赶紧安慰他说道:“于成龙,不要哭,皇爷要见你是好事,以后你也不用在窝在这里了!”李承恩说完看了看于成龙的住处。

于成龙为了省钱,在永定门内租了一间小房子,这间房子建在永定门城墙下,只有三面砖墙,一面就是北京南城墙。这地方的房子在后世可是值了钱,每平最起码十万起,但是在明代,这可是绝对的违章建筑。

所有城市城墙下,都不准建房子,同时要留出三十米的火道,避免敌人攻城使用火攻。但是和平久了也就无人管理,一些没钱的百姓就依着城墙建房子,图一个省钱,毕竟能省一面墙吗!

于成龙就住在这种房子中,房租倒是便宜,但是狭窄逼仄那就不用说了。

“于成龙,这次皇爷相召必有重用,以后咱家也要多依靠于大人了!”

李承恩自然知道皇帝找于成龙干什么,但是现在人多眼杂不便说。不过李承恩知道,这个于成龙只要能将河南这件事办好,肯定能的皇帝重用,所以才先来交好。

于成龙点点头,擦了擦眼泪说道:“请公公稍等,在下将房门锁上就去!”

李承恩看了看院里除了几捆柴草在没其他,不禁说道:“于大人,皇帝召见可不敢让皇帝久等,再说你这家中也没什么好偷的,咱家给你留两个人守家,还是先去见皇帝要紧!”

于成龙一想也对,点了点头收拾一下身上的衣服,反正自己就这么一身衣服,也不用换什么,完事后于成龙跟着李承恩去皇宫见皇帝陛下。

有限无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死神诀
死神诀
关于死神诀:我有一剑,可破苍天,我有一法,可逆万古。我有一塔,可掌控亡者世界。左手寂灭剑、右手死神印。从今而后,我苏命就是这世间第九死神。仙之巅,傲世间,生死两界,有我苏命便是天。
青山煮水
渣夫只救白月光,我改嫁糙汉团长
渣夫只救白月光,我改嫁糙汉团长
【重生虐渣+军婚+渣男火葬场+空间+第三人称】1980年,村里爆发了一场山洪。怀孕5个月的我,因逃跑不便被丈夫舍弃。丈夫迟毫不迟疑的牵起了白月光的手。连白月光的儿子都没有落下。我苦苦哀求丈夫不要抛下我。白月光却说“来不及了,快跑吧,孩子以后我给你生!”我看到他眼底闪过一抹不忍的同时,又滑过一抹欢喜!然后头也不回地牵着白月光跑开了。千钧一发之际,我被一双大手稳稳托起。男人把身上的军装脱下来给我披上
茉莉手串
小小萌娃,带飞一堆隐世大能
小小萌娃,带飞一堆隐世大能
我一出生,山上就开始风调雨顺,好事不断! 所以原本的土匪窝变成了良民村! 不仅如此,只要我一出门,就必定能碰上坏人,什么官府逃犯、江洋大盗、采花贼、人贩子......不过坏人他们不太能打,每次都被村民们捉到。 于是良民村惩奸除恶的功绩蹭蹭涨! 这天碰上了一个人贩子,救下一堆可爱小孩,有一个还是京城来的帅气小男娃! 不过他家太远了,不太好把他送回家,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小竹马! 可是小竹马的身份,好像
佚名
相亲失败,我在向往初见白露
相亲失败,我在向往初见白露
【单女主+白露+文娱+有系统(但存在感比较低)+正能量】 云沐穿越到平行世界,机缘巧合之下,参与到了向往录制中,使本应该是最后一季的向往重新爆火。 而云沐也因此在综艺圈出名,得到各大老牌综艺的邀请。 无一例外,这些综艺在云沐的帮助下,也都重回巅峰。 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很多人,也得罪了很多人。 最后更是因为触碰到太多人的蛋糕被多方联合抵制。 不过云沐丝毫不慌。 “我有系统,你们有什么?”
剑指九歌
重返93之完美人生
重返93之完美人生
九十年代,造富之时。 无数人旋起旋灭,无数人前赴后继。鲁西南这片大地上仍困守贫寒。 陆子坚忽然回到九三年,从一场相亲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人生。
火中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