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第八百二十八章 澎湖(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八百二十八章 澎湖

郑芝龙投靠满清后他的海盗集团就散伙了,同时因为郑芝龙并没有指定接班人,所以原本庞大的郑氏海盗集团分裂成了三帮。得到叔叔郑鸿奎拥护,在安平站住脚的郑成功,还有盘踞浙江外岛的郑芝豹,最后一帮就是占领金门厦门的郑联、郑采兄弟。

所以郑成功并不是接手父亲的家业,而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在郑芝龙投降满清后,郑成功和父亲决裂,带着五十多人逃回安平老家,投奔了叔叔郑鸿奎。

郑成功返回安平以后,他加强了自身力量的积聚,广泛召募文武人才。在他的感召下,原浙江巡抚卢若腾、进士叶翼云、举人陈鼎等相继而来。郑成功对他们礼敬有加,待如上宾,每遇重大事情都征求他们的意见,逐渐形成了一个政治上参与决策,联络各地抗清势力和治理地方的文官幕僚班子。同时凭借他在隆武朝廷内的地位和郑芝龙的旧关系,招集兵将,不断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

郑成功的部将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跟随他起兵的少数将领,如洪旭等人;二是福建沿海应募而来的有志之士,如海澄人甘辉、漳浦人蓝登等;三是不愿跟随郑芝龙降清的将领,如施琅、洪习山、黄廷等;四是清朝派驻东南沿海的少数仍怀故国之思的将领领兵来归。

郑成功对于这些不同出身的将领大体上能做到一视同仁,惟才是举。特别是在军事组织上作了精心的改编,防止了将领拥兵自雄、飞扬跋扈的局面。这是他总结了弘光、隆武以来朝廷姑息养奸教训而采取的坚决措施。正是由于建立了极为严格的军事组织和纪律,郑成功才成为一位真正的统帅,而不是虚有其名的富二代。

这时郑成功虽然消灭了自己叔叔郑芝豹,将原本属于郑芝龙的势力收回大半,但是还有一部分精兵在族兄郑联、郑采手中(有的史料说郑联郑采是郑成功的叔叔,但是这种关系和本书关联不大,本书就不深究了)。同时郑联郑采可不是狗屁不是的郑芝豹,这二人对郑成功很是忌惮,不管郑成功如何宣召二人都不去台湾见面。

在几年前郑成功攻占台湾赤嵌城,郑联还将郑成功的粮道给断了,没办法郑成功只能在台湾一边种地开荒一边和荷兰人打仗,一共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才攻下赤嵌城,所以郑成功心中恨死了郑联郑采二人。在历史上郑联郑采这二人也没得了好下场。

郑成功在台湾站稳脚跟后,在兵力上,他已经在郑氏集团中崭露头角,郑成功暗自决心首先要像他的父亲郑芝龙一样成为郑氏集团公认的霸主。

郑成功采纳施郎的建议,以亲亲通好为名,先给郑联送去稻米一千石,要求郑联让自己的军队登岸。郑联正因为缺粮发愁,又认为郑成功毕竟是自家人,爽快地答应了。等郑成功军全部到达厦门,突然将郑联部士卒缴械,随即捕杀郑联。郑联的部将陈俸、蓝衍、吴豪等人都被收编。郑彩部下将领杨朝栋、王胜、杨权、蔡新等人也在郑成功的招徕下,纷纷归降。郑彩失去了兵权,没办法只要回安平老家养老。

不过这个时空因为大陆上还有一个比满清更加强大的神武政权,所以在共同的压力下郑氏集团还保留着表面上的团结。

杨朝回家后准备船只,先去了厦门。郑家水师掌管泉州外海,不去厦门领取路条根本出不了海。

杨朝是郑家老人,并且这几年还为郑联走私粮食,所以郑联手下的士兵大部分都认得杨朝。

杨朝的船一靠上厦门码头,守卫码头上把总看到杨朝下船,上前施礼说道:“这不是杨老大吗?怎么今天亲自来了?”

杨朝不耐烦的说道:“老子今天有事,快带我去见定远伯!”

那个把总看到杨朝着急,不敢说笑,领着杨朝走进厦门城。

厦门城是洪武二十年建成,城周长四百二十九丈,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厦门城不大,原本只有两千余户渔民住在这里,但是随着大陆战事激烈,很多沿海的渔民纷纷逃到厦门躲避战火,所以现在厦门城里城外都是人,足足有上万人。

杨朝来到城中的提督衙门,跟着报事的小兵进去拜见郑联。郑联三十多岁,长得如同地缸一样,满脸的水锈,一看就是常年在海上讨生活之人。

郑联看到杨朝进来笑道:“杨老叔,今天怎么亲自来了?”

杨朝并不想和郑联说实话,因为郑联郑采兄弟并不是拥立永历皇帝,而是拥立当年的隆武皇帝。

当年隆武皇帝死后,郑芝龙势力四分五裂,郑联郑采还是继续拥立隆武皇帝,隆武皇帝死后更是拥立邵武皇帝。而郑成功就现实许多,在隆武皇帝死后马上转换门庭投了鲁王朱以海,等朱以海被朱宏三弄死后更是直接投了永历皇帝朱由榔。正因为两帮势力所属不同,郑联郑采才看不上郑成功。

杨朝知道郑氏集团内部的龌蹉事,所以今天根本不可能和郑联说实话,依着郑联火爆脾气,要知道自己受朱宏三委托来劝降,肯定将自己扔如大海喂了鲨鱼。

杨朝眼珠转了转说道:“郑将军,是这样的,老夫年纪大了思念当年的老兄弟,想去台湾看看何廷斌、杨英他们,请郑将军发下路条!”

郑联听杨朝这么说嘿嘿笑道:“杨老大,都是本地狐狸你玩什么聊斋?思念兄弟?老子记得当年你和杨英他们的关系可不好!”

杨朝听郑联不相信,没办法干笑道:“这不是年纪大了吗!”

“放屁,杨老大你不说实话今天就不要出海了!来人,将杨老大送回泉州!”

门外有士兵进来就要请杨朝出去,杨朝赶紧说道:“郑将军,实话跟你说了吧!老夫这次去台湾是受黄老夫人所托,老夫人年纪大了,想要去台湾看看儿子。”

黄老夫人是郑芝龙的妾室,也是郑成功异母弟弟郑恩、郑荫的亲娘。当然也是郑联和郑采的干娘,这几年一直在安平老宅养老。(历史上也是如此,不止郑芝龙的几个小老婆,就是郑鸿奎年老后也回到安平养老。本人实在怀疑,依着满清的尿性竟然能放过郑成功的家人!)

郑联听杨朝这么说才相信大半,郑联骂道:“干娘要见我兄弟你为什么不说实话?老子和大木不对付但是对干娘可孝顺的紧!”

杨朝赶紧点头哈腰的说道:“主要是老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夫不知道大将军原本这么宽宏大量,都是老夫的错!”

郑联看了看杨朝,对身边的书办说道:“好了,给他路条吧!”

路条是一面小旗,上面写着一个郑字,这也是当年郑芝龙发明的,当年这一个路条就要收取上千两白银,有了这个就可以保你的船只在东南沿海畅通无助。

不过那是郑芝龙最辉煌的时候,现在这个路条出了泉州外海就不好使了,更别说到朱宏三大舰队盘踞的南洋了。

杨朝出了提督衙门,一边走一边心中大骂:郑联你是个什么东西,当年你只不过是郑一官手下的一条狗,现在有了些兵马就人五人六的,我呸!

杨朝算是当年和郑芝龙一起起家的老兄弟,但是时过境迁,你杨朝现在只是一个富家翁,人家郑联却是盘踞厦门的军阀,这怎么能比呢?

杨朝出来后将小旗交给船上的水手,然后挂在桅杆上,接着开船出海。

经过金门料罗头的时候,一艘郑家海船靠了过来,看见桅杆上的小旗后又驶开了。虽然郑家风光不再,东南亚海面上在无郑家旗号,但是在这泉州外海还是管用的。

杨朝的船出了泉州外海,进入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长约八百里,以明代风帆船的速度要航行两天至三天。不过在老天早已经在中间准备了补给点,这就是距离台南一百里的澎湖。

澎湖在后世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还有一首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来解说澎湖美丽的风光,但是在明代澎湖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澎湖在汉代就已经被人发现,当时只是一些渔民歇脚的地方。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澎湖列岛逐渐成为台湾海峡两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湾,是台湾海峡中各种船只活动的集汇点。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国版图,当时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

现在澎湖这里成了郑成功的前哨站,郑成功在澎湖这里设立巡检司,用来检查来往船只。

到了自己地头杨朝一改郑联面前的懦弱,在码头上拉过一个兵丁说道:“快,快给我补给淡水,我要马上去承天府!”

承天府就是郑成功占领的赤嵌城,也是后世的台南。郑成功占领赤嵌城后将这里改成承天府,下设天兴、万年二县,并增添澎湖、南路与北路三个司。

有限无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地之间,不要小看渺小的我
天地之间,不要小看渺小的我
关于天地之间,不要小看渺小的我:天地之间人为本,生存的本能让每个人的天性有不同的屋现,“自私、懒惰,好坏对错”,都会经厉有无数次成功与失败,酸甜苦辣都得尝,人生是一场悟道的修行,不管你悟与不悟也在道上行,前世谁都可能是“大能”,快开启你的潜质吧!因为人只活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历史,知史明智,今天叫现在,以史为鉴,明天叫未来,拓展史实。转世有缘会再聚,因果循回千万年,才子自有佳人配,鸡窝
菩提树下的芽
最强废材崛起陆仁云青瑶
最强废材崛起陆仁云青瑶
【无敌 热血 快节奏】 十万年前,人人如龙,任何人都可以修炼,可十万年后,天道制约,想修炼的人要经历各种磨难。 只有血脉无敌的人,才能踏上修仙之路。 而他,只是一个拥有废柴血脉的躯壳而已,入山门拜师,都是站在最后的。 所有人都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废物少年,竟然在开启宝塔后踏上了真正的修仙路。 他:“既然天道制约,那我便成为天道,助各同修,早登仙位!” 一品葬天诀,成也葬天,败也葬天!
佚名
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无敌 热血 快节奏】 十万年前,人人如龙,任何人都可以修炼,可十万年后,天道制约,想修炼的人要经历各种磨难。 只有血脉无敌的人,才能踏上修仙之路。 而他,只是一个拥有废柴血脉的躯壳而已,入山门拜师,都是站在最后的。 所有人都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废物少年,竟然在开启宝塔后踏上了真正的修仙路。 他:“既然天道制约,那我便成为天道,助各同修,早登仙位!” 一品葬天诀,成也葬天,败也葬天!
佚名
长生仙路
长生仙路
穿越到修真世界十年,林山终于等来了金手指。他意外发现了自己有强化的能力。 无论功法,丹药,法宝,神通,材料统统都能强化...大梦千秋,今夕何年。 不争一世,何以成仙?
九夏忧桑
农门肥妻:王爷喊你来种田
农门肥妻:王爷喊你来种田
蒋婉儿一朝穿越,差点就变成被浸猪笼的真正肥猪!好不容易暂且脱身,她惊觉自己喜提冷漠夫君,还多了两个年幼的小豆丁?回到家,她发现自己不仅肥,还名声不检,家徒四壁,儿女枯瘦,夫君怨怼!究竟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生剧本?为了能活出个人样,她决定重操旧业,卖药材,做药丸,顺便行医问诊。她要好好生活——在恢复健康之后,她发现夫君贤良淑德不说,儿女居然也变得懂事护短了?还全力支持她,让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女首富?
南北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