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东方芭蕾(中国功夫和芭蕾舞的融合)
他于心中暗暗叫了声上帝,用法语问陈思雨:“可以重复一遍你刚才的动作吗?”
他又问:“日本人?”
陈思雨作为不速之客,开门见山介绍了自己,并表达了对巴黎的喜爱,然后,恳请皮埃罗团长给自己3分钟的表演时间,让他欣赏一下她的东方芭蕾。
“一场失败的演出不如不演,我是为了她好,才不让她登台的。”安娜说。
安娜被冒然拦住,听了半天才听懂梅霜的来意,正好欢迎宴的芭蕾是由她所带的舞团来出的,她也就跟梅霜讲起了自己的观点。
陈思雨这时才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我先以排练的名义进去,再想办法用技术征服团长和导演吧,只要技术足够好,我觉得他们会认可我的。”
曲团因为不懂外语,听的云山雾罩,一头雾水,直到回宾馆的路上,听了梅霜和陈思雨的解释,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梅阿姨,我先跟她们排练吧,先排着,咱们再说。”陈思雨使个眼色说。
皮埃罗团长放下咖啡杯,跟着演员们一起鼓起了掌。
对东方人,大多数西方人都会是一种非常礼貌,热情周道的态度,但这种态度里抱着傲慢和居高临下的距离感,所以安娜在听完梅霜的建议后,转身给了陈思雨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摇头说:“不可以,因为你的身高比我们大多数的舞蹈演员都要高,抱歉,你太高了。”
当然,这些看法都是建立在,他认为,梅霜她们决不可能在私底下,能努力到,让东方芭蕾上舞台的前提下的。
“3分钟而已,只是一小段舞,为什么不行?”陈思雨用法语问安娜。
在国内,这个动作都是引起过轰动的,更何况法蓝西的芭蕾界。
这个动作,因为必须具有非常好的戏曲,且是武生的功底才能练,目前在国内芭蕾届,也只有两个人能跳。
陈思雨拒绝了她的拥抱,并用苏语说:“安娜,我可以站后排的。”
在国内,大家一言一行都不敢行差踏错,到了国外,更要为国家争光,而陈思雨跑去给人做配角,万一照片被选登,她不但要挨骂,回国还会挨批的。
在苏国,芭蕾一行没有一米七,是连门槛都过不了的,而法蓝西的芭蕾演员,按理来说身高也低不了,所以陈思雨觉得安娜这是不想让她上,在找借口。
陈思雨也不好强人所难,就一个劲的摆手:“没关系的。”
只要让她跳,陈思雨就可以想办法说服艺术团团长,让东方芭蕾亮相舞台。
安娜默了半天,伸开怀抱:“欢迎你。”
安娜依然在摇头,伸开双臂,又准备给陈思雨一个拥抱。
梅霜闷了会儿,用苏语询问安娜,陈思雨能否一起排练,参加《雷蒙达》的排练。
“抱歉,决定是皮埃罗团长做的,我无能为力。”安娜说。
她的心理年龄有五十岁了,但她跟个十五岁的小女孩一样,努力的谦卑,讨好这帮外国人,想给自己争取机会,这些她都能忍,可她非常讨厌导演眼神中对于华国人的歧视。
“kung - fu ois donc!”陈思雨说。
安娜示意她去换衣服,回去,但这回陈思雨坚持了下来,她掏出一盒磁带来,说:“安娜女士,皮埃罗团长下午会看我的表演,麻烦您一会儿帮我放一下音乐。”
陈思雨在国内,算是数一数二的白皮肤了。但人种不同,肤色不同,法蓝西原住民就是白人,即使现在,在芭蕾舞界,也全是白人女孩子在跳。
导演已经生气了,半眯着眼睛,按捺着怒火在喊:“anna, arrête”
欢迎宴要在一周后亮相,七天时间,可以改变的事多着呢。
古典主义的浪漫芭蕾确实美,它足够优秀,柔美,可英姿飒爽的《红色娘子军》中的中国功夫,也同样拥有它的艺术性。艺术或者会被偏见蒙蔽,但只要它足够好,它就能引起人的共鸣。
而那位傲慢的男导演,目瞪口呆。
但偏偏连个收音机都欺负她,就说她气不气。
“也对,思雨,明天让她们看看你的意大利转!”梅霜也有信心了,说。
3分钟而已,只够一段独舞,皮埃罗克快的答应了,还夸陈思雨既漂亮,法语说得也好,是个美丽又迷人,可爱的女孩儿。
那种自以为绅士,却按捺不住傲慢的歧视,只能用技术打脸。
不过陈思雨炫的,偏偏就不是苏国芭蕾,而是只属于华国的芭蕾技术,《红色娘子军》中的倒踢紫金冠。
在他眼里,刚才陈思雨那个动作,根本就不是人类的肢体可以达到的。
好在,就在导演准备直接来赶她时,刚才跟陈思雨跳搭档的男演员突然走过来,轻轻按了按收音机上的快进键,终于,音乐可以正常播放了。
它柔媚,妩媚,轻盈,华丽,跟源自苏国的,风格硬朗的东方现代芭蕾完全不一样,安娜认为,即使陈思雨上了台,也引不起观众的共鸣。
陈思雨性格开朗,法语又好,一进训练室,主动跟女孩子们攀谈了会儿,就聊到一起了。
梅霜也知道,各个国家的风格不能兼容,而西方国家,在这些年,是非常歧视东方国家,以及刚刚成立的苏共联合国的。
其实不论32圈还是意大利转,陈思雨顶多只能和那些自幼浸淫于芭蕾一行的女孩子们打个平手,想比她们更优秀,目前来说不大可能。
因为她的谦虚,乖巧,虽然导演脸色很不好,但安娜还是坚持,帮陈思雨了。
不像文工团别的人,因为在国内受了太多思想方面的教育,自身也背负了很大的压力,所以虽然来了,可大家都如临大敌,跟法方的艺术人员也不敢交流,戒备重重。
……
安娜以为陈思雨只是个普通的东方小姑娘,不懂法语,听她突然用法语问自己,遂用法语解释说:“我们要上演的是《雷蒙达》的第三幕,总长25分钟,抱歉,它是无法精减的,否则,就达不到演出效果了。”
另一个就是陈思雨。
梅霜当然不愿意,摇头说:“思雨,我们要做的,是让《娘子军》和《血色华章》登上舞台,而不是让你跟着她们一起跳她们的芭蕾,那于我们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会让你染上不必要的麻烦。”
在北城,她算大高个儿,但在巴黎的芭蕾舞团里,陈思雨只是普通身高,所以站在后排,她必须努力的踮脚提起,才能保持队伍的协调性。
在皇家大剧院盯了整整半天后,梅霜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说服的人。
一个是它的创作者,申城文工团的首席。
但就在这时,皮埃罗团长端着咖啡杯来了。
舞团的地板足够好,空间足够大,足够让陈思雨舒展自己,她伴着音乐,才做完动作,一个男演员立刻脱口而出:“kung fu 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