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6章 杏子林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推门进来了,寒风从打开的缝隙穿过,吹得王知雨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老者关好门,看到王知雨醒过来,脸上是脸上露出喜色:“姑娘你醒了,快把药喝了吧,你身子虚,又久病,要是染了风寒,就太遭罪了。”
王知雨问道:“您怎么知道?”
老者哈哈一笑,笑眯起来的眼睛遍布沟壑深褶,慈眉善目的样子让人心安:“我是个大夫,你身子怎么样,我一把脉就知道。”
少年笑眯眯地插话,把药端到王知雨面前,说道:“对,他就是救了你们的董神医。”
老者笑着摆手:“神医称不上,都是百姓夸大其词,我叫董令。”
老者报了名讳,王知雨也不能无动于衷,说道:“多谢您的救命之恩,我叫玉枝,和我一起的那个姑娘呢?”
董令面色凝重,王知雨也跟着紧张起来,呼吸都放缓了:“她伤得比较重,你们睡了快一天了,还没醒过来。”
然后话音一转:“不过还好,那支箭没伤到要害,死不了。”
王知雨着急起来,问道:“我能去看看她吗?”
上次醒来,边看到小桃身上密密麻麻的伤口,比自己的还要多,触目惊心,想来是摔下山的时候,小桃拼命护了自己。
“先别动,你伤的也不轻,过几天再去看,”忽然,董令面色一凛,指了指王知雨晃荡的胳膊,说道,“你这手脱臼了。”
王知雨这才想起自己脱臼的右手,“嗯”了一声。
“你们这是遇上什么事儿了,又是脱臼,又是中箭的,”董令叹了口气,一边念叨,一边上手,“可能会有点疼。”
王知雨低着头不说话,闭上了眼睛。预想中的剧痛没有传来,董令在王知雨的胳膊上轻轻一扭,王知雨都来不及喊疼,手便能活动了。
王知雨惊喜地把手指张开又紧握成拳,胳膊动了几下,竟没有任何不适,便道谢:“多谢,董先生果然医术高明。”
董令不爱听这些虚的:“行了,快把药喝了,老头子我啊,喜欢听话的病人。”
赵喜还在站在一旁端着王知雨的药,王知雨不好意思地笑笑,接了药,一饮而尽。
董令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塞到王知雨手里,嘱咐道:“这个药自己抹在伤口上,不出几日就能好了知道你们姑娘家都爱美,只要伤口不碰水,按时上药,便不会留疤。另外那个小姑娘你不用担心,我托山下的一个妇人照顾她,你身上的药也是她帮你换的。”
赵喜说:“就是我娘。”
王知雨感激地看向赵喜,又转头回董令:“好,我记住了。董大夫,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赵喜抢着替董令回答了:“这里是青城梧山杏子林,董神医的地方,山下是清坪镇赵村,我家就在山下。”
赵喜越说越起劲,给王知雨讲述着董令济世救人的故事。
从董令初来清坪镇,到扎根梧山,常年义诊,即便不是义诊的时候,诊金也比其他的大夫便宜。
“那年饥荒,谁家都没有米了,能吃的都吃了,山里的也才也都被人挖没了,董神医便让大家到杏子林来搬粮食,分文不取。”
王知雨边听边点着头应着,这回是遇上好人。
王知雨问:“这儿为什么叫杏子林啊”
王知雨一问到这个,赵喜便激动起来:“这儿原本不叫杏子林,也是因为那年饥荒,我们清坪镇上的人都没有钱,自然也看不起病,董神医便开义诊,连药钱都给我们出了。我们也不好意思一直让董神医破费,第二年收成好,我们便上门去把诊金和药钱补上,可董神医什么都不要,说要是真的过意不去,就帮他把那块空地种上几棵树。那就是块光秃秃的地,我们村子的人合计了一下,一人种上了一棵杏树,其他村子的人也学着我们种杏树,于是后来,有暂时付不上诊金的人,便在这儿种上一棵树,大多都种了杏树,于是,便有了如今的杏子林。再过一个月,玉姐姐便能看到满林子开放的杏花了。”
王知雨顺着赵喜的描述想象起漫山遍野的杏花盛开的景象,那应该是极美的,只是疑惑:“那为什么不叫杏树林、杏花林”
赵喜叹了口气,说:“因为每年杏子成熟的时候,董神医都不收,都是让山下的村民来收了卖出去,钱董神医也不要,让村民们分了。”
见王知雨意味不明地盯着自己,赵喜一时脸热,又解释道:“不过我们也不是什么也不干,每个月村子都会定时给董神医送米和菜。我们也不是那些狼心狗肺的人。董神医,是吧。”
赵喜转头一看,屋子里哪里还有董令的身影,原来董令早在不知不觉中出了门去。
看着赵喜窘迫的样子,王知雨噗嗤一笑,把碗重新递给赵喜:“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不然也不会救我们姐妹两个。董神医说我现在不宜下床走动,那就麻烦你和你娘再多照顾我们几天了。”
赵喜爽朗一笑,接了碗,还往王知雨手里塞了两个红艳艳的干枣:“应该的,药苦,我当初喝董神医的药,都是我爹和我娘掰着嘴强喂下去的,实在是太苦了,玉姐姐,你吃个枣去去嘴里的苦味,好好休息,我走了。”
赵喜细心地把门带上了,王知雨躺下,望着眼前的横梁发呆,手里的瓷瓶还有余温。这里民风淳朴,在这里定居,好像也不错。
山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