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017章 好技艺只传给自家人
第十七章 好技艺只传给自家人
安师公出道早,这缘于他的祖父庆师公的教诲。
庆师公是个道场先生,从金盆山到石桥这边周围百十里声名响亮,受人尊敬。
庆师公从父亲那里学得这门技艺,小时候做个跟班,成家后也跟父亲的班子搅和在一起,为的是对外承揽到生意时打组合拳,整体实力压过同行。
道场先生虽然是门靠着嘴巴吃饭的生意,却也只能算作一项谋生的手艺,
介于人的生离死别,灵魂追溯,年深月久,总会沾上一些鬼气。
庆师公把自己的技艺趁早传授给年幼的儿子。
儿子是根独苗苗,宗族里的人是反对他这样做的,这也违反了常规。
独子适合于跟神鬼打交通。
庆师公自己尝到了当一个道场先生的甜头,虽然百般辛苦,担惊受怕,却有不菲的收入,远比一般在泥巴里讨生活的农夫活得滋润。
虽然,这样的职业一定不会受到乡亲们的爱戴。
约定俗成,乡间的主张是个人家产收入是一种现象,只有知书识礼才是上等人家。
庆师公跟着师傅当道场先生,唱的鬼歌鬼调,却为家庭带来可观的收入,且一但上了孝家,总得有三五日吃香的喝辣的,就算此后连续一个月饿肚子,也不至于丧命。
生里扒死里扒,生生死死一张嘴巴。
庆师公体会到了人间痛苦和快乐,吃饱肚子为第一要着。
庆师公执意让儿子跟着他当灵魂大师。
这违背了宗族的意志,也是妻子不乐意的。
无奈,庆师公挣回来生活,就得庆师公说话算话。
为娘的虽然舍不得儿子,却只好依顺了丈夫。
当娘的看到儿子跟随在父亲屁股后面,穿戴一套师公衣裳,吃得白白胖胖,也觉得儿子的命运胜于他那些忍饥挨饿的同龄人。
并不是乡邻和宗族里的人故意跟庆师公过不去,有意地咒骂他的家人,这亲生儿子就是因为在为人做法事的时候,不慎沾上了鬼气,虽然在阎王爷跟前求饶、悔过,阎王爷却不放过他。
庆师公的儿子就先于他的老父亲而英年早逝了。
一个做道场的师公英年早逝,会让人不能理解,甚至于对阎王爷产生怀疑,也会连及对道场先生平时的诵词唱调不再崇拜。
原来阎王爷那里也只不过一本糊涂账本,哪有那么多的青红皂白。
黄泉路上无老少,黄泉路上无冤鬼。
庆师公过了生育的年纪,妻子也早就是人老珠黄,早就没有了接续子孙的功能。于是两人只能忍受丧失独生儿子的痛苦,还得担当起家庭的重任。
这中间有人登门拜访要当徒弟的,因为庆师公早就声名遐迩。
千道理万道理,家道兴盛才是硬道理,吃饱喝足天道理。
庆师公都不肯接纳,任凭那些个少年在他跟前长跪不起,甚至跪痛了膝盖,磕破了头皮。
也不管他们的父母或者亲戚把拜师的礼仪堆放在他面前。
香的腊肉,活蹦乱跳的竹板大公鸡,鼓动着一双眼睛摇摆着身体的金丝大鲤鱼,还有绒布包裹着的银元。
一般的家庭,要筹措到这么一宗礼仪,得伤筋动骨好些年份。
庆师公老是想念他的儿子,他自以为自己的儿子一定能够活过来,说不定会在哪一天哪个地方父子相见。
他一手好的道场先生技艺,不能无缘无故传授给随便碰到的一个什么人,那是他不情愿的。
日月如常,风雨依旧,生活虽然千变万化,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往西方落下。
庆师公坚持着他的道场生涯,这是他的职业,是他一生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但庆师公突然显老了,当然是因为他儿子的英年早逝,是因为他出生入死,到阎罗殿向阎王爷申诉,不得已打了一场又一场 嘴皮官司,终究没有讨到说法而败下阵来。
阎王爷既然要了他儿子的命,那一定早就编织了一万个正经八百的理由。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花儿谢了还会再开,人却不可以死而复生。
莫怪那阎王爷不懂道理,不通情理。
乌龟晒晒太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