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六章斗花大会
记得她刚见到凤华时,惊讶得都合不拢嘴,凤华坐在那张自己专属的椅子上,托着腮,看见自己进来了,象招呼老熟人一样,招手道,“你是这里的管事?我有桩买卖要和你谈。”
秦妈憋了一肚子火竟然发不出来,朝她上下打量着,任她阅人无数,还是看不出来眼前这个绝色美人的来历,她问,“你是谁,要和我谈什么买卖?”
“我想借你这里的屋子住一阵子,当然也不是白住,每月给你一锭金子,你挑一间最好的房给我,虽然我并不见客,但若是哪天我心血来潮,挑几个客人说几句话也是可以的。”
秦妈愣了片刻后,大笑起来,她就没听说过这么好笑的话,对方把自己当成谁了,当今大武朝的公主,出来微服私访,体验民情?还是天上的王母娘娘,动了凡心下来私会情郎?
秦妈突然不笑了,她想到一个问题,刚才她出去时明明把门锁上的,对方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进来的?
绝色美女又说话了,“你昨天是不是又买了一个小丫头,据我所知,这个丫头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她是郡首之女,如今郡首正在四处察访,若被他查到了,你觉得你会是什么下场?”
秦妈脸色变了,她也不是第一次从人贩子手中买人了,这一次人贩子收了她十倍的价钱,卖给她一个绝色小丫头,只说是平民人家的,秦妈兴高采烈地买下来,正想着要在这给小丫头开多少价钱,才能在十年之间把本钱还回来时,那小丫头哭着闹着要自杀,还说将来终有一天要让郡首带了人马把她杀了。
她原来只当笑话来听,现在听对方的意思,难不成这是真的?
秦妈打了个寒战,大武朝的律法之严苛,那是绝对能让人做恶梦的。
还在犹疑着,凤华已经起身说,“以后你用得着我的地方多着呢,劝你还是听从我的建议为好。”
秦妈最后还是决定将她留下来,虽然此女来历不明,但一来她长相绝美,二来反正也只是多一个人的饭,每月一锭金子只赚不赔,有什么事往后再相机而动。
她发现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慢慢地,醉红楼的生意是越做越好,凤华的特立独行不仅没有激怒客人,反而赢得了更多的名气,甚至有客人就着冲着她的古怪脾气而来,有时候客人揣着金子,候了十天半个月见不上一面,有时候一个碰巧路经此地的穷酸小子被凤华点名约见,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越是如此,前来碰运气的人就越多。
秦妈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也不得不感慨,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越来越多的客人奔着凤华的名头而来,为醉红楼带来不菲的收入,连做事也越来越趁手,以往总有些白吃白嫖的、类似于胡公子一类的恶霸前来胡搅蛮缠,秦妈往往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糊弄过去,自从凤华来了,这些人不是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就是后来再也不见了踪影。
连着醉红楼里的姑娘们,哭哭闹闹的也少了,偶尔还有几个想和凤华争头牌的,最后也都识相地认了命,再也无人敢惹事了。她这醉红楼名声也越来越大,从一个不起眼的妓院,成了名震一方的大馆子,做的不仅仅是皮肉生意,更兼了戏馆、茶馆和酒馆的生意,如果有往来的名人客商不来这里坐一坐,就算是白来桐阴县一趟。
她虽然不清楚凤华做了什么,但知道这些都是凤华的功劳,所以她宁可装聋作哑,退居幕后,做个只负责收钱的大闲人。
秦妈把话扯到正题上,“凤姑娘,我找你是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三天后是花神节了,按着以往,咱们醉红楼都要举行斗花大会,不知今年姑娘可有什么打算?”
“妈妈看着办就是。”
“那就照以往的规矩来办吧,只是,”秦妈拿眼看着凤华,“醉红楼的生意越来越好,今年又多了很多的贵客,都千里迢迢而来,只为了见上凤姑娘一面,不知——”
凤华明白这是秦妈想让她现身一次,作为斗花会的压轴大戏。她看了看天,淡淡道,“你知道我的规矩,看我那天的心情吧。”
绣房中,阿离正在逗弄一只鹦鹉,这只鹦鹉长得五彩斑斓,白色的头颈,绿色的翅膀,绯红的腹部,抓咬着一块丝帕,任它把丝帕啄得支离破碎,阿离只是宠溺地看着它。
看见凤华进来,阿离道,“我刚使唤小翠,去桐云山取了元实果过来,姐姐和喜媚斗法时用了不少法力,快吃一个补补元气。”
阿离递过来一个盘子,上面只有一枚果实,那果实形似松果,金灿灿的,象铃铛一样。
凤华取了松果放入口中,“这次的果实长了几个?”
“今年干旱少雨,山上的精华之气大不如从前,原来三个月产一个果子,这次长了足足五个月才产了这么一个。”
凤华吃了松果后,转向阿离,语气含着责怪,“你今天太莽撞了,如此大张旗鼓地从桐云山召唤蝙蝠过来,不怕暴露了咱们的身份?”
“姐姐不是都替我挡了吗?”阿离嘻嘻地笑。
“秦妈那边是唬弄过去了,但胡公子是个有身份的人,难保以后不会有麻烦。”
“我是看那个胡公子太过霸道,实在忍不住了。”今天胡公子体罚蛾儿时,阿离一时心头火起,施展了召唤术,把蝙蝠从桐云山召了过来。
“咱们在醉红楼能够安稳度日,全在于低调行事,别人虽然对咱们有所怀疑,但至今无人看出咱们的来历,以后千万不可义气用事,否则别怪我不认你这个妹妹。”
“我会记住姐姐的教诲的。”
凤华在梳妆台前坐下,“今晚这一幕,不少人都看见了,她们怎么说?”
阿离站在凤华身后,拿篦子一道一道地梳理着,“姑娘们都说是桐云山的山神显灵了,召了蝙蝠过来,将恶人赶了出去,还说胡公子是恶有恶报,活该。”
凤华莞尔,“难道就没有说我是妖人,那些蝙蝠是我召来的?”
“就算有人心里是这么想的,也不敢这么说啊。”
凤华看了看月色,朦胧的月华已经转到了西天,快天亮了,她今天有点累了,今日和喜媚斗了一场法,若不是那颗元实果,她至少需要修炼几个月才能把元气补回来。
“姐姐,三日后的斗花大会你会去吗?”
阿离没有听见回答,低头去看,见凤华已经闭目养起了神。
今年的斗花大会比以往都要热闹,不仅是因为现在的醉红楼比以前更加气派了,还因为来了很多新的贵客,除了有富甲一方的巨贾外,连几位都城的达官贵卿也特地赶来,一观这人间难得的盛事美景。
秦妈为此可是耗费了脑筋,几个月以前就开始着手准备,这几天更是忙得脚不着地,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偏偏凤华说要闭关三日,想问个事连门都不让进,秦妈还指望着她能在众客面前露个脸,就是随便说一句也好,否则让这么多为她而来的贵客情何以堪,让她这个妈妈怎么下得来台?
可是阿离一直守着门,说不到三日,凤华是绝对不会出来的,秦妈妈无奈,只能指望着凤华能在最后一日神龙现身一回。
这几日可把醉红楼的姑娘们累坏了,虽说她们没有凤华那么大的名声,但大家的姿容才貌还是不差的,如果能被一两个贵人们相中,娶回家去,即使是做个小妾,从此就颠覆命运了。
这三年来,凤华一直都是她们极力模仿的对象,这个来历不明的人,能把一块普通的丝帕,一朵小花,经过各种搭配后,穿出惊艳的效果来,大家在仔细研究过凤华的穿衣打扮和仪容体态后,都摒弃了当下妇女的装束,穿起了自己制做的衣饰,这种衣饰又很快在桐阴县、乃至整个大武朝流行开来。
在她们得知凤华这次不参加花魁的评选后,终于放下心来,花魁只能有一个,只要凤华不参加,她们人人都有机会。
所以在这几日的比试中,姑娘们无不施展浑身解数,从跳舞弹唱,拨弄乐器,到泼墨挥毫,吟诗弄画,十八般武艺全拿了出来,经过数场比试下来,由现场的宾客们评选打分,最后选出了三名得分最高的姑娘,进入最后一天的比试,获胜者即为今年的花魁。
众宾客这边却是大失所望,大家盼星星盼月亮,原以为凤华会出现在第三天的高台上,谁知到了最后选花魁的环节,凤华还是迟迟不现身,有些宾客就坐不住了,嚷嚷着要凤华出来才能继续捧场,否则就走人。
秦妈急了,一面安抚众宾客,一面不断派人来催凤华,但阿离守着大门,根本不让进一步,秦妈都不敢进的地方,有谁敢往里闯,大家只能垂头丧气地回来。
眼看着场面一片混乱,底下叫嚣之声此起彼伏,秦妈只能使出偷梁换柱的办法,一面向众宾客解释说凤姑娘出了麻疹,不能出来见客,为了不辜负厚爱,在幕后为大家弹奏一曲,一面安排人手,准备找人冒充凤华弹奏。
秦妈不是第一次使用这招了,以前经常有客人豪掷千金,只为了见凤华一面,即使见不着,就是听她弹奏或演唱一曲也好,可凤华是个随心所欲惯的,哪里是想见就能见的,所以秦妈想出了这个办法,以备不时之需。
秦妈挑人也不是乱挑的,这位冒牌的凤姑娘就是蛾儿,虽说蛾儿长相平平,可弹得一手好琴,放在醉红楼都是没人比得上的,反正从来也没有人听过凤华弹琴,拿蛾儿来充数也不算辱没了凤华。
宾客们也都是听说过凤华的琴技,几经口耳相传,传成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生哪得几回闻的神曲,所以当下秦妈这么一说,宾客们立刻安静下来,如果见不着凤华,听听神曲也是好的。
琴声是从后花园的假山后面传来的,丝丝缕缕的,混着花香一起飘了过来,喧闹的宾客席立刻安静下来。
琴声弹得清婉,缓而不绝,急而不乱,低处似泉水鸣咽,高处如金石响彻,更何况冠了凤华之名的曲子,哪有不好的呢,众宾客听得如痴如醉。
听得正入神时,有人大声道,“错了,错了,这支《问梅》描述的是一人于千里冰封之中无意寻见一枝梅花,赞叹之际,三问梅花而不得解的场景,意境清幽中又有一丝愁闷。古人常云,画梅宜老不宜新,宜瘦不宜肥,宜淡不宜浓,弹琴也是此理,可此曲却明显浓艳有余,清瘦不足,可见完全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