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4章 沉塘仪式
在冯月英姐妹积极的宣传下,阳历7月底,李修福就收到了成品麻绳25吨,离合同目标还差15吨。
他虽然非常焦急,也只能等到今年新加工的麻绳生产出来。然而从苘麻到成品麻绳需要几个步骤。
首先要把砍下的苘麻扎成捆,放到河水里沤。上面压上大石头,让所有的苘麻都没在水中。
沤麻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把沤好的麻捞上来脱皮,清洗干净晾晒半干。
第三步就是纺麻,把半干的苘麻撕成一条条的细丝,用纺车纺成细股的麻绳。最后再用三股细绳合成粗绳,麻绳就算加工完成。
在加工的过程中,洗麻和纺麻是最关键的步骤,一个决定着麻绳的长相,一个决定着麻绳的身材。
8月1日清晨,李修福骑着自行车,在村子里几家种了苘麻的门前看了看,发现他们都已经把苘麻收割完毕。
他担心麻绳的品质,便和杨队长请示说,想借用下村子里的广播说件事。
杨队长欣然同意,把他带到了村里的广播站,打开广播,说起了他那招牌式的开头语:“全体村民注意啦—全体村民注意啦—李修福有话和大家说,请大家注意听!”
李修福走到话筒前,由于是第一次在大广播里讲话,他有些紧张,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乡亲们,大家早上好!我耽误大伙儿一点时间。村里几户种苘麻的人家,已经把苘麻收割好了。咱们村以前没大规模做过麻绳,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如何做麻绳。”
李修福一直站着讲,由于个子太高,腰弯的有些酸,他坐到了椅子上,继续说:”为了保证咱们李家村第一批麻绳的质量,我希望大家在每个环节都能统一作业。当然付出就会有回报,麻绳的质量越好,价格也就会越高。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是个好日子。咱们就选择今天把我们的苘麻放到河里,进行第一道工序的操作。”
李修福讲完,已经紧张得满头大汗,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
杨队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和蔼可亲地说:“修福,讲得不错。你等我一下,我还有两句话要讲。“
杨队长站到广播站的话筒前,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改革春风吹神州,吹到哪里,哪里就会欣欣向荣。年初我们李家村进行了一件大事,分地。现在我们李家村,也借着改革的春风,进行第二件大事,那就是发家致富,解决最基础的温饱问题。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李家村有着肥沃的土地,目前种植苘麻,就是我们迈出的一大步。等会,家里种了苘麻的村民到村西头,河边的空地上,我们要举行一个简单的苘麻沉塘仪式。”
李修福在一旁感激地看着杨队长,一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
杨队长从广播站墙角的柜子里,拿出了一盘鞭炮,催促道:“还愣着干什么?咱们村就你家的苘麻长得最好,你赶紧回去拉一捆到村西头的河边,等会放完鞭炮,就把你家的苘麻往河里沉下去一捆。”
“好,好”李修福快速走出了广播站,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回到了家里。
冯月英和小双正在堂屋讨论着,刚才李修福在广播里的精彩发言。一看到他回来,小双立刻迎了上来,笑嘻嘻地说:“姐夫,你刚才在广播里讲得真好。”
“现在不是拍马屁的时侯,小双,过来撘把手,把这捆苘麻抬到架车上。”
“把麻抬到架车上,干什么?”
“一会,不是要举行沉塘仪式吗?放完鞭炮,要把这捆麻沉到河里去。”
两人吃力地把品相最好的一捆苘麻,放到了架车上。
这时,冯月英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这两天她害喜没有那么严重,脸色红润了许多。
“小双,我们也去瞧瞧吧!”
“好,那你们骑着自行车去。”李修福关心地说。
“没多远,我们走着去吧!适当的活动活动,对胎儿好。”
“小双,那你陪着你姐,我赶紧先过去。”
李修福把架车子上两厘米宽的肩袋,搭在肩膀上,大踏步地向村西头的河边走去。
到了河边,那里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老二哑巴也站在人群之中,他看到了自己大哥,走过来帮忙把苘麻抬到了人群前面。
0090后网络作家部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