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开局被玖辛奈倒追

第188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88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宁可进入战场之中和旗木朔茂大战几百个回合,也不想看到这些让人头疼的玩意。

“大名那边还没有回应吗?”

战争还在持续,物资却不充足了,唯一的办法除了掠夺,就是买。

至于怎么买,要看大名的操作才行。

在三代风影以砂忍村获得战争胜利的保证下,风之国大名同意对外购买物资,给予砂忍村一定的支援。

“正在与田之国大名协商,火之国这边,有了雨忍村的前车之鉴,加上战争的持续,火之国大名也不愿意向风之国售卖物资。”

玩归玩闹归闹,真到了拼刺刀的时候,火之国大名还是拎得清自己站哪边的。

要是因为兜售大量物资,导致木叶输掉了战争,那他将会是整个火之国的罪人。

如今的局势,可不比战争刚爆发那会。

连木叶的物资都吃紧了,火之国大名还将物资卖给风之国,恐怕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冒出来。

加上砂忍村在战争初期,大量砂隐忍者潜入火之国各种抢夺,将火之国搅得一团乱,各种原因加起来,让火之国大名选择了站队。

你砂忍村不是喜欢搞事情吗?

现在遇到困难了,才想起来求我们?

想购买物资,做梦去。

迫不得已,碰了一鼻子灰的风之国大名只好将目标转向同样盛产粮食的田之国,希望能从田之国购买大量的粮食,支援砂忍村打赢战争。

只要战争赢了,他的投资就能翻倍的赚回来,到时候从火之国割肉就行。

如果战争输了

各种赔偿绝对够砂忍村喝一壶。

到时候三代风影要成为可怜的挖矿工,到处寻找矿产来弥补损失。

令人头疼。

揉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三代风影咬咬牙:

“那小崽子来前线了吗?”

“”

海老藏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

“根据村子间谍收集的情报,木叶似乎没有将八神千月派往战场的想法,似乎想要将他保护起来,甚至已经让他成为了村子里的指导上忍,负责带新生。”

“碰!!”

三代风影锤了一下桌面。

暗骂了几句。

千月故意让自己名誉扫地的事,三代风影可是一直记得好好的。

他可不算什么大度的人,加上砂忍村在雨之国的时候,没少在千月身上栽跟头,不少砂隐忍者提及千月,都会害怕的直呼银发恶魔。

显然已经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

千代派人去围攻千月护送的队伍,结果被两只通灵兽反杀,这是三代风影万万没料想到的。

得知这一切后,三代风影迫切的希望千月快点来战场上送死。

别人害怕巨大的通灵兽,他可不怕。

就连守鹤暴走,三代风影都能轻松压制。

尾兽都逃不脱他的手掌心,何况是是通灵兽。

万蛇又如何,巨大的狐狸又怎么样,在磁遁面前,都是弟弟。

“只要八神千月这个小鬼来到先前,第一时间通知我。”

“是。”

木叶营地之中。

大蛇丸正在和奈良鹿心商量阵地防御和进攻。

作为营地总指挥的旗木朔茂坐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他不擅长这些,也不会擅自去干涉。

旗木朔茂毕竟不是团藏利益熏心,迫切的想要立功,想要刷声望。

他在乎的只有打赢这场战争,至于其他的,都不重要。

和旗木朔茂一样,自来也乐得轻松,将事情丢给大蛇丸去处理。

萌音芊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逆天改命
逆天改命
死去的封于修重生在了许三多身上。这一生他不在残缺。携带内功心法入伍。高诚:“那个兵,过来过来,伍六一跟他比划比划!”封于修缓缓摆出龙虎拳,目光低沉,“今日既分高下,也诀生死!”伍六一:???史今:?直
千秋有灵气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倒计时+大女主+绝不原谅】苏妤迩为了丈夫仕途丧失生育能力,七年后丈夫以她不能生育为由要娶平妻。所有人都以为苏妤迩会闹,她却平静的接受了一切。没人知道,在丈夫逼她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决定了离开,在倒计时
小兔叽爱码字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我前世是一个顶级大律师。却穿越成为了一个刚刚独立执业的律师,开局就给出了奇葩的咨询。渣男辜负好女孩?管!共同犯罪自首,保证能让渣男不好受!当事人:这都可以?送锦旗,必须送锦旗法院做饭多年的厨师,被第三
佚名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定好的试管婴儿,突然变成了要跟那个男人同床怀孕,一夜缠绵,她被折磨的浑身瘫软!慕少凌,慕家高高在上的继承人,沉稳矜贵,冷厉霸道,这世上的事,只有他不想办的,没有他办不到的!本以为生下孩子后跟他再无关系
堆堆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夫君带回来了一个怀孕的女子,要纳她为妾,可她恪守礼仪,侍奉公婆,甚至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夫家,却换来这个结果。冯言轻蔑道:沈初初,你不过一个五品官的庶女,若不是太子殿下亲自为你说媒,以你的身份,最多嫁与普
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