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4章 弑人巨螽
“我也不清楚,王勤小心你的脚下!”
钟灵说这东西吃肉我不反对,可听到他说这东西人畜无害不主动攻击人我却不敢苟同,刚才山洞里恶心的一幕我仍记忆犹新,我立刻对她的言论进行反驳。
“我想问问,您在哪块地里,看的哪一本杂志?不要以为我们都是无产阶级文盲,你说的不主动攻击,是发生在吃喝不愁的自然条件下,那里的人都没完全进化,更不要说动物昆虫了,现在是非自然环境,看到地上被报销的革命同志了么,前几天他它们刚饱餐一顿,这几天正好青黄不接,我们闯进来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们哪里肯放我们走。”
钟灵被我呛的说不出话来,她一低头,看到几个怪虫正围着脚面打转,此时也顾不得教育我。
我见情况不妙,便问刘队长现在怎么办。
刘队长也没见过眼前这个架势,一时之间苦无对策,只得劝我们一边打一边退。
很快我们便退无可退,墓道深处几具尸体里的怪虫,好似听到了集结号的指令,一窝蜂的从尸体里钻出来,很快对我们形成合围之势。
考古队里的邓传玖提议:“咱们趁机把装备扔了,赶紧往外面跑吧!”
“山洞太窄了,怕是爬到一半就只剩一堆骨架了,咱们往里面走,找个地方避一避。”
“刘队长分析的很对,全身而退不可能了,我们到墓室中找找其他出路!”
钟灵伸手指了指墓道深处的石门,随后一把扯下自己的羊毛围巾,绕在工兵铲上,又在包里翻找出一个玻璃瓶,迅速咬开瓶子的橡胶塞,淋了一些透明液体在围巾上。
我闻到一股刺鼻的酒精味道,立刻明白了钟灵想用火攻。
刘队长掏出火柴点燃了羊毛围巾,酒精遇火即燃,工兵铲上迅速燃起熊熊烈火。
钟灵对着逼近我们脚下的两只巨沙螽怪虫烧去,沾上酒精的巨沙螽背上燃着蓝火向后退去。
大家看此法奏效于是纷纷寻找易燃衣物,有的脱下自己的毛线手套,有的把包里的书本拿出来。
在大家手忙脚乱制作简易火把之际,尸体里爬出的巨沙螽已有几百只之多,密密麻麻的遍布四周,如潮水般朝我们涌来。
刘队长和钟灵打头阵两个人把火把放低,虫子遇到火不敢贸然近前。
我们贴着通道墙角前行,后面两个队员背对我们断后,走过的空地迅速被巨沙螽围拢占领,身后灰压压一大片。
众人越过墓道的尸体来到石门的位置,我见门口地上躺着一具勘探队的骨骸,立刻想到一个主意。
在征得众人同意后,我对着尸体连说几句对不起。
大家合力将尸体横放过来,钟灵往尸骨上淋了酒精,用手上的火把引燃,暂时阻挡住了巨沙螽的攻击。
此法并非上策,明火会加速山洞的氧气消耗,最重要的是衣物燃烧的同时会产生大量刺鼻的浓烟。
好在我们提前有所准备,考虑之前下来的人,可能是缺氧或者中毒,所以每个人都配发了防毒面具,这时终于派上用场了。
防毒面具戴上以后,我感觉呼吸不太顺畅,但是尸体和衣服燃烧的怪味被阻隔了大半,两权相害只好取其轻。
刘队长和孙建业在火墙旁警戒,交代我们进去找其他出路。
眼前的对开石门有一半已经齐腰折断倒在地上,墓门两侧画着两个唐朝侍女颔首低眉,姿势含蓄内敛,衣着光鲜华贵,颜色艳丽,壁画风格柔美温婉。
我抬头看了看头顶依山开凿的墓廊,中书有墓志铭:杨国忠字杨钊,生于弘农杨氏河中房,位及唐丞相, 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杨贵妃族兄,天宝十六年葬。
“原来这里是唐朝大奸臣杨国忠的墓,玄宗开创的大唐盛世之所以毁于一旦,此人难辞其咎。”
钟灵接着王教授的话茬说道:“所以他们杨氏宗族当年下场凄惨,也算是报应了。”
来到前殿,我发现这里空空荡荡,陈设极为简单,角落零散摆放着几个素三彩陶器,四周墙壁都是彩色石刻壁画。
一只灵动的石雕仙鹤立于前殿正中,脚踏祥云亭亭而立,姿态优雅。
仙鹤底部被一个八卦圆台托起,圆台周围雕有兑、离、震、巽、坎、艮八个卦象,扫视一圈前殿再无他物。
唯一值得多看几眼的便是前殿里的壁画了,唐朝壁画内容虽然大多千篇一律,武官骑马涉猎,文官侍女抚琴,好在当时用色很大胆,所以并不觉枯燥乏味。
壁画主色大多是红蓝绿的配色,这主要是受西域佛教的影响,人物浓眉大眼阔耳宽鼻,样貌富态。
前殿正堂一幅单人浮雕壁画便是如此,绘画内容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头戴衮冕,冕有九旒,衣裳刻有五章纹,腰间系玉带钩金鱼符,身穿紫色绫袍,紫色朝服在当时是唐朝一品以上大员的标准配置。
我心说莫非这小老头就是杨国忠,看起来一脸和善,不像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啊。
又一想,唐代没有现在的照相技术,古人想要留念,全凭能工巧匠手绘,王公贵族就是王二麻子也要画成潘安,不然画师小命不保。
众人心知前殿不宜久留,可举目四望,根本不见通往墓室的大门。
这时守在火墙旁的刘队长提醒我们:“糟了,火要灭了,你们尽快寻找出路,不然我们都要遭殃。”
我紧张的望向火堆,尸骸已经被大火灼烧成焦炭状,尸体身上的衣服早已经燃烧殆尽,火势相较之前小了不少。
有十几只巨沙螽扑到尸体上,遇到火苗又从尸体滚落下来,两侧的墙角,不时有巨沙螽挤进来,试图进入前殿,刘队长和孙建业手疾眼快,将漏网之鱼一一拍扁。
身处前殿的我们感到压力骤增,几个人兵分两路,分头在前殿寻找机关暗道。
一番敲敲打打之后,我们一无所获,环顾四周我们发现这里哪有什么墓室的入口,似乎整个陵墓修到前殿便停止了。
我脑袋嗡的一下就炸了,之前进来的人呢?
按照村民和秦主任的描述,勘探队加上九爷一共是十个人进来,地上躺着七个,九爷还有其他两个人在哪里呢,难道凭空消失了不成?
我停下来仔细思索,电光火石之间,最后我把目光落在中殿的这只可疑的石鹤身上。
思来想去,我发现这只石鹤站的方位有问题,原本应该朝向西方的鹤首,调转了九十度,变成了屁股对着西边,这于情于理说不通。
我快步走近石鹤旁,看到石鹤正对着八卦石台艮卦的位置。
我轻轻晃动石鹤,石鹤跟下方的云台有间隙,这个发现令我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