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天锤神:从炼铁开始征服诸天

第175章 进入秘境(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5章 进入秘境

女子声音温润如玉,悦耳动听,诉说之后在场之人纷纷议论。

有人高声问道:“不知森林危险程度如何?”

女子莞尔笑道:“极度危险!但资源也是极其丰富!高风险,高回报,各位莫要错失机缘!”

“为何不让元婴期修士参加?”

“此处秘境存在高阶阵法,可压制修为,结丹期进入也只能使用筑基期圆满的实力!”

“十日探索时间是不是太短了?”

“此地极度危险,能坚持十日已经不易。当然里面也有部分安全区域,无力探索可以躲起来,等待开启传送阵回归。”

女子将众人疑问一一解答后,飘然而去,随行的女弟子负责统计人数和发放契约灵牌,只要神识签约即可生效。

众人的话音越来越高。

“看起来这里面太危险了,我筑基五期还是不进去的好!”一个年轻修士生出退意。

“师弟,富贵险中求,这种机缘可真不是随时都能碰上的,前几次开启,收获肯定最多。”

“我缺少几味药材炼丹,必须进去拼一拼了!”

张安陆听完也是有些顾虑,可他不想放弃这种好机会,而且森林里他熟啊!对付各种猛兽毒虫经验极其丰富。

囡囡和凤灵都听他的,他咨询了一下谷蓉、幽梓妃和鲁心月的意见,三女全都表示一起去探索。

岳雨婷思索后说道:“主人,带上我吧,多个人多份力量!”

姜离低声说道:“前后十几日对结丹期的影响不大,我们应该带上她。”

张安陆颌首道:“那就一起去闯一闯!”

已经有人排队去签署契约了,张安陆八个人分散到四个队伍中,很快签好契约,获得了一块带有编号的玉符。

玉符里有传送阵开启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已经探索过的安全区域地图。

雁尾荡近万修士,有三千多人签署了契约,幽冥宗弟子释放出一条灵舟,迎风见长,很快变成一座五层高的楼船。

张安陆等签约之人全都上了灵舟,法阵的轰鸣声中飞舟拔地而起,速度缓慢的升入高空。

飞舟越飞越快,四周景物都变成了大片的色块,一日后,飞舟降落在一处山坳。

幽冥宗已经在此地布下了众多法阵,显然是要长期驻扎。

秘境入口的传送阵守备森严,四周数十双眼睛盯着每一个方向,全无死角。

幽冥宗主事喊道:“诸位,传送法阵即可开启,诸位排序入阵,每次只能传送两百人!”

传送法阵上像是巫族符纹,囡囡看完也陷入深思。

数位幽冥宗元婴修士齐力开启阵法,地面的符纹金光四射,阵中两百人凌空消失。

张安陆带着众女走进传送阵,传送阵嗡嗡作响,短暂的失神之后,张安陆众人进了蛮荒森林,眼前都是苍翠的树木,身旁众女都在。

枝叶茂密的丛林里时刻会有危险降临。

张安陆肩头的小猫打个呵欠,伸个懒腰,大眼珠子瞪的溜圆,鼻子在空气中嗅了嗅,低低叫了一声,张安陆揉揉它的小脑瓜,安抚它冷静下来。

黑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武侠:江湖不死
综武侠:江湖不死
关于综武侠:江湖不死:江湖有一不死者,其名为苏梦。在江湖中,弱小,就是原罪。不死的弱小,就是不死的折磨。死亡,复生,死亡,再度复生。这样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要么在痛苦中蜕变,成为更强大的自己,要么在痛苦中沉沦,恍惚过活。苏梦没有选择。那就这样活着吧。因为,江湖不死。
长河韬映
阴阳造化鼎
阴阳造化鼎
黎元根骨被挖,修为尽失,濒临死亡之际,却激活了阴阳造化鼎。凭借此鼎,不仅能重铸无上根骨,拥有无上悟性与天资,竟然还有女帝要求双修?
乐不知鱼
夏一天郁小雪
夏一天郁小雪
我从出生前就给人算计了,五阴俱全,天生招厉鬼,懂行的先生说我活不过七岁,死后是要给人养成血衣小鬼害人的。外婆为了救我,给我娶了童养媳,让我过起了安生日子,虽然后来我发现媳妇姐姐不是人……从小苟延馋喘的我能活到现在,本已习惯逆来顺受,可唯独外婆被人害死了这件事。为此,我不顾因果报应,继承了外婆养鬼的职业,发誓要......
浮梦流年
假千金被嘲笑?亲哥哥们会出手
假千金被嘲笑?亲哥哥们会出手
她本是都市首富之女,可一朝真相大白,她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穷人家的孩子。 亲生父母穷的叮当响,还有八个穷光蛋哥哥。 在她以为人生无望时,八个哥哥却都有了一番大出息! 各个领域都有哥哥们的人手,一个比一个厉害。 昔日看她笑话的人们都气红了脸。
佚名
囚仙问道:封帝后,我以国运战仙人
囚仙问道:封帝后,我以国运战仙人
四十岁那年,他事业有成,意气风发,正享受着美好人生,却怎么也没想到,老天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让他穿越到了这个世界。 虽然失去了一切,但他适应的很快,并迅速积累了一份财富。 并且,这里虽然没有现代化的娱乐,却有着让他兴奋的武道内功,不仅如此,还有传说中的仙人。 他想要长生,奈何修行太迟,并没有什么用处,于是他打听仙人的所在,并奉献上一切宝物,希望仙人收他为徒。 奈何,仙人对他不屑一顾,哪怕他跪求,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