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八百三十四章:杭州来的玉观音(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八百三十四章:杭州来的玉观音

眼看要过年,宋应昌提着礼物,按惯例去外城替自己的老师师娘尽孝了,就是看望高翰文的父母与岳父母。

今年宋应昌的官职也是火箭攀升,现在已经是四品大员了。高翰文这个小探花科举快10年了才混个三品,宋应昌相比下来就太顺利了,跟坐火箭一样。

在大明虽然加官一般工钱增长不大,开销反而更大。但好就好在宋应昌有杭州新学这条路。

各种杭州的新玩意,哪怕不太值钱的,在京城都当个宝似的。所以宋应昌基本是一两银子的礼物送出百两银子的效果。

这不,拿了两尊石英石染色的玉观音,两方老人各一个,哄得两方老人都把宋应昌当亲儿子似的。虽然明说了是假的,但两方老头子都一副我们懂的表情,搞得宋应昌更加不好意思起来。

这玩意,郑师叔先前去杭州押运时直接给私底下带了三十几尊,方便当下缺钱的宋应昌上下打点呢。全都是一水儿的通体绿色玉观音。

看望长辈总体来说,还是相当欢快的。去年过来还要帮着干点活儿,这会儿过来院子里已经有好几个小厮丫鬟忙碌了。

宋应昌一整天闲完,刚回到自己租的院子里,就看到门口两个奉御宦官在门口干着急了。见到人,立刻就颁布了嘉靖的新活儿指示。宋应昌瞬间就感觉这一个新年完蛋了。

这一年,宋应昌几乎就没有休闲过,基本就是嘉靖一个课题一个课题扔过来,还要处理去年的政务、民情统计。通政司基本都是酒囊饭袋的二世祖,也就宋应昌软磨硬泡要来的三个翰林一起干活。百两银子的年奉,愣是让宋应昌干出了万两银子的事情来。

条件嘛,其实很简单,就是统计的东西往后都会出年鉴书籍,到时跟着干活的三人也有署名权。这文人啊,一拿名声去引诱,还真没有几人能扛得住的。何况有了名声,以后很多事情也就不需要钱了。谈钱反而显得低俗。

宋应昌看了嘉靖这要求简直就是一个头两个大,虽然没有时限,但末了提了一句,新年小朝会好商量,这基本就是憋着让正月十四前搞定了。

叫魂巫师案,这事基本是南直隶北部到山东河南北直隶南部都有了。甚至江西两湖也都有一些。要统计出来可不容易。

本着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宋应昌第一时间去通政司衙门给自己那三个小跟班布置任务了。虽然人都在家,但衙门的部分差役是不放假的,直接让把人喊回衙门,就开始干活儿。

三人当然有些不甘愿,去年的年鉴整理得差不多了,又没多余的工钱,居然过年还要加班。但是年鉴还没印出来,这时候要是被踢出去了,那才是亏大了。更何况先前的职业性格测试三人为了图表现,都一个劲的往勤劳、勤快、不爱钱,乐于奉献方向答题,现在要是闹情绪说想休息,那立刻就有一个欺君的帽子扣下来了。早知道就不把自己写成勤劳的小蜜蜂了,只是现在后悔晚了,得等五年后再次测试职业性格时如实填写了。因而,纵然不乐意,也就只能不情不愿地努力着。

宋应昌看着现场气氛有些不美妙,干脆直接掏出准备明天新年送的三尊玉观音。同样是石英石染色款,立刻就让三人积极了起来。

九寸高的玉观音,看着那通体的绿色,怎么看怎么值钱。

虽然也告知了不是真玉,三人同样一副我们懂的的表情,搞得宋应昌也懒得解释了。就算要解释也得等干完活再解释了。要是真让其明白是假的,那可就不积极了。现在这种自我脑补的状态正好呢。

雪泥鸿爪ad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带土重生,开局双神威
火影:带土重生,开局双神威
那一天,五岁的宇智波带土睁开了他的双神威万花筒写轮眼。一个畜生回到过去,即使改变一切,他还是个畜生。但一个畜生回到过去,什么都不做,那么他连畜生都不如。那一天,宇智波带土发誓,他要创造一个琳也可以幸福
小八本人
威震天下
威震天下
老板突然出事,春风得意的乔梁遭遇重挫,随即又惨遭妻子背叛,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圈套……
易克1
黑莲花换嫁,重生狂虐全家
黑莲花换嫁,重生狂虐全家
前世,江元音是被全家吸血背刺的小白花,妹妹将她卖给流寇,弟弟在她逃出魔爪时拿剑刺她,父母压榨完她所有价值不再认她,她被暴君折磨到五感尽失而亡。而妹妹嫁给定宁侯,不到两年便成了寡妇,心心念念着自己的皇后
唐十雾
断亲后,我成为魔帝传人
断亲后,我成为魔帝传人
一代天骄陈凡遭逢父母陨落,惨被蛇蝎母女囚禁三年,从天骄沦为废物,不仅家破人亡,更是受尽屈辱!临死绝望之际,开启吞天魔塔,修炼吞天魔功,吞噬天地万物,霸绝万古苍穹!世间若无正义在,我自拔刀做阎王!
梦醒泪殇
开局破格提拔,他成官场新贵
开局破格提拔,他成官场新贵
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做官,为百姓谋福,为人民谋生。可他长大后才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在这并不公平的社会中,能够保全自身就已经是上上签了!可他依旧敢说,敢做!因此他得罪了不少人,本以为仕途之路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