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切都是朕的

第83章 扶余使臣(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83章 扶余使臣

这批大军可不敢去惹刘进,纯防御的放弃边关百里,不惜重金的加固了三处坚城,以正三角之势窝在城中,对军士日以继夜的操练着。

即使如此防御,伊夷谟还是不放心,派出使团去往邻国扶余,游说唇亡齿寒的理念,跟扶余联合共进退。

扶余人也不是傻子,原来两国实力是旗鼓相当,现在高句丽屡屡受挫,扶余岂敢自持实力能对抗住大汉,所以扶余的大臣们,建议国主拒绝联盟。

其中一位被锦衣卫收买的重臣,见机会难得,发声提议,应该主动去跟刘进和好。

毕竟刘虞在位时,就是位仁义之主,两国邦交边贸关系都不错。

刘进没有乘胜进攻高句丽,说明跟其父一样,是没有野心的人。

如果能跟刘和联合成功,趁高句丽现在国力空虚,共同出兵瓜分高句丽,对扶余未来发展那是极其有利的。

扶余国主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为了表达诚意,派出送礼的使团进入了玄菟郡。

刘进这段日子有媳妇陪伴,歌舞升平,阴阳调和,精神百倍,很高兴的接见了扶余使团。

扶余人对刘进十分的恭敬,把和刘虞在位时的关系,说的像是亲兄弟一般。

很委婉的把瓜分高句丽的事说出后,表示刘进如果答应,扶余愿意给刘进牛马各万匹,白银三十万两,疆域一家一半。

别说是扶余国,就是他手下的悍将们,都天天的进言刘进请战。

说心里话,刘进现在很知足眼下的形势,毕竟多得一地,那就要管理一地,又操心,又得前期付出投资建设。

再加上,东汉末期的人口太少,即使打下来,也无民可移的把土地放荒。

他现在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只要钱财、粮食充足,那不是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刘进装作仁义君子,对使臣笑道:“我父亲以前老说扶余是仁义治国,现在一看果然是,既然是想替我大汉出气报仇,这个盟约必须缔结。

我可以出兵共同灭掉高句丽,但我不想要高句丽的国土,毕竟我们大汉疆域辽阔,区区苦寒之地没啥大用。

你看这次合兵,你们会得到多大的利益,才给这点礼物,是不是有些太少了。”

使者一听刘进一点疆域都不要,顿时大喜的说道:“州牧大人,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我们扶余能答应的绝不拒绝。”

“既然如此说,咱们明人不说暗话,高句丽北部,是广阔富饶无比的松嫩平原,其产值是无法估量的。

我这个人也不贪财,你们每年给我送牛马各一万匹就行。

至于这次的军费,白银需要二百万两,高句丽境内收获的东西,谁先占的就是谁的。

只要高句丽灭国,我们幽州军立即撤回玄菟郡,我的诚意够大吧?”

刘进的要求,可以说一点都不过分,并且对扶余都有些天上掉馅饼了。

使者都有点怕刘进在其中使诈,再次确定的问道:“州牧大人,真的再没有别的要求吗?”

“我是为了表达诚意,才没有跟你扶余狮子大开口,并且我还保证,我说到的肯定全部做到。

至于剩下的诚意,就看你们扶余的了。”

使者也痛快的答道:“州牧大人的要求,我这就给国主传信,我相信国主会给州牧大人最大诚意的。”

“我也很期待,我们能互惠互利的结盟。

张清,这段日子你要陪好使者,别丢了我大汉上国的待客之道。”

“喏”

乐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断亲后,我嘎嘎乱杀
断亲后,我嘎嘎乱杀
前世,她是一个假千金。 不止一次的想,如果人生能回到三岁那年,她一定不会再喊他爸爸。 她不止一次的想着将这条命还回去,没想到真的还回去了。 就连那个交往了多年的男友都是因为真千金的一颗肾就出卖了她! ……她真的是了,死在了风华正茂的二十八岁! 再次有意识,她竟然重新回到了十七岁这一年, 而且,她提前知道了父亲和男友对她的意图……
佚名
三爷他强娶为上
三爷他强娶为上
父母早亡,林知意被接入王府后,过得谨小慎微,不求攀上高枝,只求一门普通亲事。 她那三哥性子嚣张乖戾,手段狠厉,唯独对五妹妹多加照拂,事事为她出头,连她的亲事也亲自把关,恐防她错嫁良人,悲惨一生。 兄友妹恭,京中人人艳羡。 选定良人,成婚当夜,她头上喜帕被挑开,她眉目含羞抬头,却见她那三哥眸光阴冷的看着她:“你怀了我的种,还想嫁给别人?” 他撕开伪装,露出偏执疯魔的爱。 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
佚名
武道人仙
武道人仙
莫奕琯
帝少小妻又闯祸了
帝少小妻又闯祸了
帝少小妻又闯祸了小说最新章节由网友上传转载,《帝少小妻又闯祸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现代都市小说,八哥小说网免费提供最新最快的帝少小妻又闯祸了无弹窗文字章节在线全文免费阅读。
花惊鹊
重生后,牛马他觉醒了秦凡王诗允
重生后,牛马他觉醒了秦凡王诗允
爷爷被七个大小姐救下,但是他已年老, 所以只有我来替他报恩。 为了报恩,我给七位大小姐当牛做马, 可她们还对我动辄打骂。 重生回到给七个大小姐报恩时,我选择离开, 恩情上一世已报,这一世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