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四十二章: 销量分部图
秘书哎呦一声,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连忙跑去叫司机去了。
现在可不止黄江这么忙,整个宁江无线厂,几乎每个人都在忙碌。
随着销量的增加,产量开始不足,工人只能开始加班了!
还有远在外地的销售人员,很多不惜奔赴千里,去开垦一个个新市场,每次成功打开一个渠道后,冒着严寒,满大街去找电话汇报消息,通知厂里及时发货。
甚至还有些销售员,被当地片警,当盲流给抓了,半夜被拷在暖水管上,看着窗外的繁星,一股难言的心酸涌上心头。
甚至连陈灿,也是脚不沾地已经一个多月了,处理完宁江无线厂的事后,他随即便跟着某半导体的研究人员,重新返回研究所进行学习和研究。
他虽然有逆天技术,但是很多技术和知识,他必须要先重新了解一遍。
系统出品的技术,虽然高级,但是就如无根之萍,自己必须有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才能在这上面,创造更高级的技术。
他必须深度研究集成电路,准备对电子表的芯片,进行反向研究和破解。
很多技术知识,系统虽然输入他脑海中了,但是要制造出实物,他还得一样一样去寻找制造它的工具和设备。
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集成电路,最后到未来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还需要走很远的路。
此时在吉春市光字片区,一个五十出头的妇人,急忙忙跑到一家供销社目前,她来这里的目的,是借公用电话。
就在一个小时前,郑娟突然就肚子痛,接着就是羊水破了。
刚买菜回来的保姆陈阿姨,连忙喊周围邻居来帮忙,一起把郑娟送到医院。
医院里由李素华看着,家里还有俩孩子,陈阿姨不放心,连忙赶回家,路过一家供销社的时候,陈阿姨这才想起给宁江的陈灿打电话。
电话是打到宁江无线厂的,可告知陈灿现在去辽阳了,最后厂里也只能告诉陈阿姨,等周厂长一旦回来,会及时通知他。
这事也暂时只能如此了,陈阿姨放下电话,急忙忙赶回家给孩子做饭。
远在辽阳的陈灿,都已经把郑娟生产这事给忘了,主要忙得天昏地暗,时间如流水似的,真忘记时间了。
待他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天后了。
陈灿整整在辽阳的半导体研究所待了二十七天,这期间,几乎没出过研究所大门。
这二十七天,对于陈灿来说,很值得,他几乎参透了,关于这个时代半导体技术的一切。
从集成电路器件,分立器件,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储存器,陈灿一一进行深度研究和学习。
再整合脑海中的系统技术,陈灿此时心中,对这个时代的半导体有了深刻的了解。
相对于后世的技术,这个时代的半导体技术,如同还是刚出生的婴儿,但是谁还不是从婴儿慢慢成长的?
如果说华夏的半导体技术算是一个一岁的婴儿,那欧美的半导体技术,此时最多算一个三岁半的婴儿。
小日子的半导体技术,也是七十年代从老美引进的,所以说,同样是一个婴儿,最多比华夏大半岁。
同样是婴儿,他们此时已经开始进幼儿园小班了,而国内此时还在学牙牙语。
但是相对于这点差距,其实完全可以赶得上,最怕那些老外学完牙牙语,就把前面的路给堵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当然,这一个月内,陈灿也不是全部心思在学习上,他已经对宁江接下来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
接下来,宁江将新建一家集成电路工厂,这家工厂未来将于宁江无线厂相辅相成。
未来宁江无线厂,将把百分之的十的利润,投入这家工厂。
将来宁江无线厂所有的电子产品芯片,都将由这个工厂产出。
陈灿未来要做的电子产业太多了,陈灿已经写了一份计划书,准备在宁江建立一个电子工业园。
这个电子工业园,未来包含半导体的一切产业,未来会成为华夏最璀璨的一颗明星,它将会是电子行业的茅台,甚至比茅台还牛逼数倍,因为它要走出华夏,走上世界!
陈灿心中激情澎湃,所有的计划和安排,即将实施下去。
但是陈灿刚回宁江,便才得知郑娟已经生产的事,他卧槽一声,还未来得及去和黄江打一声招呼,便连忙赶回到了吉春。
回到吉春的陈灿,终于见到了郑娟和自己的儿子周聪。
小家伙还看不清世界,但是或许察觉到陈灿的气息,嘴角竟然不由自主翘起,想是在笑。
陈灿不由感慨,三世为人,这是自己第一个儿子。
虽然这具身体是周秉坤的,但是这种血脉联系,就像他本人似的。
陈灿很是感慨,人到底是靠肉体而活,还是靠灵魂?
或许有些人还活着,但是灵魂已经死了。
陈灿原本计划在家里待两天的,但是实在太忙了,他心里总有各种想法,最终在家待了一夜,第二天大清早,便匆匆返回了宁江。
其实,陈灿也不用担心家里啥事,相对于从前的周家,现在的周家,日子已经好过无数倍了。
在陈灿穿越以前,这个家,每个月都难得吃上一回肉,夏天还得靠郑娟一把扇子,从老人扇到小孩。
而现在,家里几乎餐餐有肉,家里没肉票,就去黑市换,现在陈灿不差钱。
家里小孩多,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必须得保证营养。
电风扇家里买了两把,一个大风扇,一把小风扇,放床头上扇。
原本,陈灿想买电视的,但是被郑娟制止了。
光字片区,还没有电视机,如果周家做第一人,那肯定会被人嫉妒,到时家里闹得不安宁。
就现在这条件,郑娟已经非常满足了。
陈灿当然还有很多不满足,最大的不满足就是,这房子太小了。
但是现在才七八年,个人买卖房屋,的确有点风险,陈灿还是准备等两年再行动。
就现在这种条件,光字片区,已经有不少人羡慕嫉妒了。
但是好在陈灿现在的身份今非昔比,虽然只是一个科级干部,但是也不是这些小老百姓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