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她又在惊悚副本里祸害NPC

第320章 掀桌子(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20章 掀桌子

女孩看了唐糖一眼,“如果你们想的,当然可以,不过有可能你们不爱吃。”

说完,她笑了一下,诡异,且毛骨悚然。

夏阳熙一把抓住唐糖手臂,“咱们,走吧!”

她做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不准还是什么人肉。

唐糖目光落在夏阳熙的抓住她的手上,“手不想要了?”

夏阳熙迅速收回手,然后就见唐糖已经坐了下去,“爱不爱吃,吃了才知道。”

他只能也跟着坐了下去。

女孩进了厨房,说还有菜没做完。

夏阳熙微微歪了身子,靠近唐糖,“真吃啊。”

唐糖微笑着道:“你猜呢?”

夏阳熙挪正了身子,觉得唐糖这人真变态。

过了一会儿,女孩开始上菜。

都是肉菜。

什么蒸的,炸的,炖的,炒的。

热气腾腾,色香俱全。

夏阳熙反而觉得恐惧。

他不断的看唐糖,发现唐糖完全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就好像这桌子菜没问题一样。

夏阳熙询问女孩,“那个,没素菜啊?”

女孩有些歉意的道:“抱歉,肉买多了,再不做了吃会坏的。”

夏阳熙声音有些抖了,“真的是肉买多了啊?”

唐糖看他,“你问的什么屁话,他们能出去买菜吗?哪来的肉买多了?”

夏阳熙猛然看向女孩,生怕女孩表演个当场异化把他们变成下一顿饭。

可神奇的是,女孩没什么反应,像是没听见唐糖在说什么。

夏阳熙拽了拽唐糖的衣角,疯狂挤眉弄眼,暗示唐糖:大佬别搞了,再搞他们要死的。

唐糖露出甜美的笑,“再拽我剁了你的手哦。”

夏阳熙收回了手,也不敢出去了,就是坐立不安。

菜上齐的时候,女孩擦了擦手道:“我的家人应该快回来了。”

女孩时不时就在擦手,就像是手不干净一样。

她这话说完没多久,门就被打开了。

门口站了三个人。

两男一女。

从年龄来看,恐怕就是女孩的父母和哥哥。

三人看起来很古怪,站在门口迟迟不进门。

女孩看起来有些害怕,“我已经做好了饭菜,家里也打扫了。”

三人看了一眼唐糖二人,才僵着脸走进了屋子,坐到桌边。

女孩又连忙介绍唐糖和夏阳熙,说是公寓新住户。

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两人,十分毛骨悚然。

女孩的父亲露出一个恶心的笑来,将菜往唐糖的方向推了推,声音沙哑,“新住户,挺好的,挺好的。”

女孩母亲的目光也变了,变的有几分怨毒,“不吃吗?我女儿的手艺很好的。”

白醉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拒婚后我高嫁小叔,太子爷你哭什么?
拒婚后我高嫁小叔,太子爷你哭什么?
和京圈太子爷相恋三年,苏婉禾准备自爆马甲提出联姻之事。 求婚当天他借口逃离,却到夜店搂着其她女人厮混,并轻蔑表示不会娶一个身份低贱的女人。 苏婉禾看清他真面目死心,转身攀上身份更高贵的太子爷小叔,反正都是联姻,谁不一样? 当太子爷和苏家私生女定下婚约当天,他见到了传闻中不受宠的大小姐——他的前女友挽着他亲小叔的手,笑得绝代风华。 “侄儿乖,叫小婶!”
司北琛
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
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
关于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主攻!主攻!!主攻!!!]濒临死亡的裴郁被一个名为“洒狗血”组织的系统绑定了,他需要在各个狗血故事里代替原身安安稳稳的过完一生,还要拯救某个特定的人物。裴郁:“……”小问题。在替身文学里,他是主角攻得不到的病弱白月光。病弱的白月光裴郁一脚踩在主角攻胸口上,笑意寒凉:“抱歉总裁大人,你的呼吸打扰到我了。”在包养文学里,他是主角攻用来给情人铺路的花瓶新人。花瓶裴郁勾住
沈儡
校园:她被纯情公子治愈了
校园:她被纯情公子治愈了
初见时,他是天上明月,我是地上淤泥。 他家世好,相貌好,学习好,而我,陷入深深的自卑中。 可我想要他,于是,我勾引他吻上我的唇。 万幸,我成功了,我终于拥有了这轮明月。
佚名
北宋小丫鬟
北宋小丫鬟
俗话说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更是多。 汴京枢密院承旨周大人家便是如此,且不论他家妻妾如何,端说嫡庶一共就有四个女儿,偏还喜欢较劲争强。 大姑娘心机美人,二姑娘人小脾气暴,三姑娘争强好胜,还有一位四姑娘疑似扮猪吃老虎的穿越女老乡。 锦娘本以为在针线房清清静静做她的小丫鬟就好,横竖那些姑娘们的争斗和自己无关。不料一朝金榜题名,年轻英俊的进士们如竹笋般涌
春未绿
[红楼]贾璋传
[红楼]贾璋传
前世身为东厂督公,祠额清忠。今生做到枢机大臣,佩紫怀黄。他日定将身形似鹤,长生久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如此修齐治平,举案齐眉,本是陈矩的妄想。可当他转世为邢夫人的儿子贾璋后,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排雷:1:女主是黛玉,不喜欢黛玉女主,不喜欢原创男主和黛玉cp的勿入(划重点)!!!2:男主是古代人穿红楼,不知道剧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就是纯古人观点。3:黑
惊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