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探异实录

第715章 李队给帮忙(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715章 李队给帮忙

鼎羽听俩人边走边嘀咕:

“我觉得羽哥这次回来好像是有点变化,但是哪儿变了又说不上来。”

“没啥变化吧!减肥减过头了?!”

“哎呀,我不是说身体上的,我说的是一种感觉,尤其是安排工作的时候,我隐隐能感觉到有种气场压迫感。”

“屁的气场,他是掉坑里摔坏脑袋了。”

“对了,我跟你说,好像咱鼎爷的大脑又解锁新功能了,老牛逼的那种。”

“回头问问他是怎么开挂的,咱俩也给自己升升级,不然拍马都撵不上那孙子了。”

“……”

两个嘀嘀咕咕的家伙离开后,鼎羽算是消停下了下来。

其实这些日子鼎羽一直都在复盘这次的冒险经历,虽然嘴上说的是圆满解决,但实际上还是留下了许多疑问。

习惯性的找来一张纸,将自己心中的疑问一条条的写了下来。

第一,腰山王家,王锡衮到底是怎么知道地下遗迹的事情的?

从王锡衮随着多尔衮入关,顺治年间被封到保定腰山。以一个小小的武将身份,莫名其妙从商发家,还能赢得“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的戏称。

如果仔细推敲,这个故事本身就很不合理,肯定还有自己不知道的隐秘。

无论正史野史,对于王锡衮的记载少之又少。只知道他祖上很牛,可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不知道是爷爷还是太爷还追随过太宗皇太极征战四方。

这么看来王锡衮祖上一家子都算是开国功臣,为什么到了王锡衮却成了小小的佐领?为什么佐领却得了一块封地?

根据资料记载,王家的经营项目除了主营棉花、棉布的“棉行”之外,最著名的就是王家的“老酱园”,被乾隆爷钦点成为宫廷御膳。

虽然乾隆爷喜欢到处溜达,又好吃又好喝,到处留名赏封,为什么对小小的酱菜、香油这么上心?

王家家主自王锡衮开始代代长寿,按照坑货村长说的,起步都是百岁老人,这些事情跟地下遗迹人工培育的“长生之物”有关联?

想起自己在头骨庙里开挂看到的那些片段,一条线索在鼎羽脑子里逐渐成型。

王锡衮——王家——地下遗迹——某种菌类——长生之物——酱菜园——乾隆爷御赐——传承至今。

王家赖以发家的酱菜是需要经过菌类发酵的,这个“菌”会不会是取自地下遗迹?有某种特殊的功效?

看来想要揭开这个谜题,还得往上追查,看看王锡衮祖上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第二,地下遗迹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二蛋和张默的分析虽然合理,但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个地下遗迹有点像古人研究什么东西的试验场,实验失败之后废弃封存。

所以无论在历史还是在传说中都没有留下一点关于这座地下遗迹的蛛丝马迹。

那么依照这点继续往下推理,古人在研究什么?长生之术?

王锡衮得到的算是半成品?还是失败的作品?

第三,似乎这一切都跟“陨石”有着直接的关系。

结合自己以往的经历来分析,始皇帝的“东渡寻仙”,吴家煤矿里的“章鱼菌”,地下遗迹的“陨石”,乃至臧泰、张默的研究,好像都跟“陨石”、“变异菌”有着某种隐约的关联。

遍地烟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轻咬茉莉
轻咬茉莉
林熹六岁被段家收养。和段明轩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和段易珩形同陌路、界限分明。她喜欢段明轩是自然而然,害怕段易珩也是显而易见。可后来……青梅竹马形同陌路,原本界限分明的那个人成了林熹此生不移的爱人。【年龄差6岁+双洁+暗恋+追妻火葬场】【总裁vs秘书】
雪泥
仆人都是大帝,你管这叫没落世家顾长青姜怜心
仆人都是大帝,你管这叫没落世家顾长青姜怜心
顾长青穿越玄幻世界,觉醒多子多福系统,开局迎娶未来女帝,开启无敌路!根骨不行?功法不行?没有底牌?就这样,若干年后。“那个顾家是怎么回事?随便一个家仆都是大帝!出来一个三岁小孩,怎么就有红尘仙的实力了!?”
幽十七
重生后才懂,有钱人的世界真好玩
重生后才懂,有钱人的世界真好玩
【无系统、多女、搞钱、人间清醒】 如果你能重活一世的话,你会如何? 要是我的话? 多搞点钱,对自己更好一点,少去草别人的心! 爱情?太麻烦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用真心。 事业?事业不仅仅是钱,也是有钱人的护身符,好好把握! 机会?机会往往是和陷阱同时存在的,要好好把握! 主角李晓峰重活一世,要走跟前世完全不同的道路,能依靠的只有前世的一些记忆和认知,如何破局,如何跨越阶层,不断攀升人生巅
风雨过后
呢喃诗章
呢喃诗章
咸鱼飞行家
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关于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穿越电视剧神话中的大秦!开局激活多子多福系统,只要叶念娶妻生子,他就能获得奖励!当然,若子孙满堂的话,那么他的奖励也会越丰富!于是,叶念便开启了他的辛福生活!……随着家族势力变得越来越庞大,叶念在大秦的权威也越来越高!无尽长河之中,唯有叶念打造的长生家族才是永恒!
兴广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