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2章 贾氏丧
且说林海命林忠带王医师、刘医师去了现场,自己则怒气冲冲地去了柴房。
穿过抄手游廊,转至东小院,一眼望去,那柴房门口空无一人,登时脸色越来越沉,怒气越来越重。
身旁的健妇忙喝道:“人呢,都死哪儿去了?”
林海暗骂:竟然敢畏罪潜逃,好个佛口蛇心的狐媚子!
就在这时,却见健妇一脚踹开了柴门,伸头看了进去,忽像丢了魂儿般发出“啊啊啊”的长叫,接着猛然踉跄倒退数十步,直至哆哆嗦嗦地倚住院子里的梧桐树方停下。
那健妇手指柴房,惊恐地喊道:“老爷,她,她……”
林海心底升起了一股浓郁的不祥感,快步走了进去,只见白姨娘穿着一身大红凤冠霞帔吊在房梁上,早断气多时。然面色如生,一脸幸福地向他笑着,竟比活着的时候还美貌。
林海慌忙扎起杌子,用力把白姨娘卸下来,当下才知道自己想岔了,又羞又愧,一时间搂着她的尸体大哭,只叫“圆儿,你死的比敏儿还不明,都是我害了你!”
正哭着,蒋、冯两位姨娘并一众丫鬟婆子都来了,看着白姨娘那栩栩如生的面庞和一身大红衣裙,震撼的说不出话来。那蒋姨娘惺惺作态地哭了一场,冯姨娘用力挤着眼泪,可就是挤不出来。
少时,林海一脸疲态地回到了花厅,王、刘两位医师等待多时了。
王医师见他脸上尚有泪痕,关切地问:“林大人,你这是……”
林如海摆了摆手,因问道:“两位医师,可检查出什么结果了?”
王医师为难地笑了笑,刘医师是个直性子,因道:“林大人,在下和王医师一致认为,尊夫人用过的汝窑杯、喝过的茶水并没有被人下毒。”
“没有毒,怎么可能?”林海皱眉,微微抬头,问道:“夫人她喝的是什么茶?”
刘医师道:“不过是常见的玫瑰花茶而已。”
王医师犹豫了一下,从兜儿里掏出来一个小纸包,解释道:“林大人,唯一的疑点,就是在石杌下发现了一小撮发臭的泥土。”
“发臭的泥土?”
“是的。”
“还有,林大人,我二人诊治尊夫人多年,对她的旧症称得上是非常熟悉了。我二人认为,并没有哪一种毒物能够触发旧症,所以,下毒之说……”
“你的意思是……”
林海嗅了嗅,只觉心乱如麻,便收了起来,兴致索然地歇息去了。
次日,又和蒋姨娘审问了凝春、念夏、敛秋、拂冬四个大丫鬟,四人已经饿的不像个人样儿了,当下原原本本地全招了,大抵是“一杯水,你递给我,我再递给你,你又递给她”的情形,接触过杯子的人只有她们四个和白姨娘,没审出个所以然来,便随便找了个由头将四人打发回姑苏老家。
……
且说贾璧回到了华山,向仁远打听净道人的下落,不出所料,仁远也不知情。
贾璧感到失望。
若说原文中印象最深的医师,当属给秦可卿诊脉的张友士了,可冯紫英告诉他张友士是山东人,此时还在山东老家,即使去了扬州,黄花菜都凉了,更何况他的医术也不一定比得过林家交好的王、刘两位医师。
盘算时间,现在是四月下旬,而院试的时间是在八月下旬,时间足够,便定下了再下江南的决定。
冯南笛的镖队已经出发了,贾璧造访了云烁,向云节度借来“驿符”。
所谓的驿符,即公职人员使用驿站的凭证,有了驿符,换乘马匹以及吃住的费用由驿站承担,若风餐露宿,速度会更快。
七天后。
贾璧、雅魃、桂钟三人来到了林府石狮子前,只见府门洞开,布幡、长条等接了白漫漫一片,或有身穿各种补子官服者进进出出,或有身穿不同丧服的亲朋好友忙里忙外,热闹而又肃穆。
忽听得高僧高道的度化解冤之声,时不时夹杂了影帝级别的哭喊之声,安土重迁,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雅魃、桂钟没见过这种场面,一时目瞪口张。贾璧讥笑道:“行了行了,这么低级别的葬礼有什么好看的?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让你们欣赏欣赏‘死封龙禁尉’的葬礼,那才叫豪华呢!”
心里却暗道:希望没机会吧……
林忠送着一位身着儒衫的相公走了出来,一看到贾璧,和那相公交代了几句,便上前作揖。
贾璧道:“林管家,姑姑去了?”
林忠老泪纵横,因叹道:“爷,您是不知道府上发生了什么事儿啊,不止太太,还有白姨娘也……唉!”
“哦?怎么搭上了一个姨娘?”
贾璧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有猫腻。
林忠道:“爷,外边儿人多眼杂的,咱们进去说吧。”
“好。”
贾璧在林忠的安排下换上了缌麻服(贾敏是从姑),来至灵棚,按照规矩排队上香,终于看到了跪在前排烧纸的林黛玉。此时她一身素白色生麻服,双眸秋水含怨,并以手掩胸,更显娇弱无助,那楚楚的哀情恰如半开的花蕾,不堪凄风冷雨的鞭挞与蹂躏,煞是惹人爱怜。
此时排队吊唁的亲友太多,贾璧不便上前搭话,便抬身离去。
来至林海书房,小厮也是认识贾璧的,低声“嘘”了一声,指了指里边儿,贾璧便立在一旁等候。
书房里,几个男人商量着棺椁、冥器、扶灵等事,辨其音色,应是林海、林海的幕僚、林家的远房族老。
贾璧感到无聊,只得运转紫霞功,忙里偷闲,就当练功了。
忽听林海说道:“大兄不必担心,关于玉儿之事如海早有打算。实不相瞒,一年前我便和敏儿商议好了玉儿的去处。我年过不惑,膝下却只有玉儿一女,自小便是假充男子而养,今玉儿时方髫年,若没有一个合格的长辈的教导,怎能知书达理、明了贤良淑德之道?是以,我已将玉儿托付给她的外祖母和舅舅照顾,他们都是玉儿的至亲,必不会薄待玉儿。”
那大兄道:“如此说来,玉儿便不需扶灵、不必守孝了?”
林海道:“正是。”
一位幕僚提出了质疑:“东翁,这样做似乎不太符合礼制啊……”
林海反驳道:“玉儿髫年丧母,称得上‘孤女’,距离出阁为时尚早,她守孝与否,都不违礼制。”
朱楼一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