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82章 提前面世的条形码收银系统
这个购物过程当然不是硬性引导,而是利用销售区域的功能来产生作用。
比如,来超市购物的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主妇,最吸引她们的就是廉价的日常食材,柴米油盐等。
所以,生鲜区必须放在回形通道的最深处,让主妇们在前往购买蔬菜肉类时,经过利润更高的百货区,糖果区,结束日常采买后,又要路过同样的区域,这样就增加了高利润百货和深加工商品的曝光率。
不光是通过商品区域来引导顾客消费提升是不行的。
超市运营是一个整体性系统工程。
灯光可以引导顾客的注意力,不同色调的灯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新鲜食品和水果就要有明亮光照提升其新鲜观感,而促销用的袋装食品堆这要更丰富色调的照明吸引顾客。
不同商品的陈列也不一样,百货区要尽量多而整洁,可选择性强;食品区要有视觉冲击,尽量堆起来,给人一种丰盛的感觉,货架两边的突出位置叫做端头,也是顾客最容易观察到的地方,适合摆放促销商品;货架与视线平齐的区域要放置日常销量最好的商品。
这些理念被方兴华通通写在本子上,准备以后给超市管理人员作为规范参照。
而他现在最重要的是搞定超市的内部装修,以及货架的打造。
装修那块还好,纺织厂内部人才济济,再加上工钱给足,还真凑出了一个装修队,在金钱的刺激下,他们干劲十足,拍胸口保证一周内完工。
可货架却有点麻烦,这个时代大多都是用木质货架,而且都是单面贴墙放置的,并不适合超市使用。
按方兴华的要求,必须是他双面货架,纯铁的不行,最好是不锈钢,再不济也得包上铝皮。
大量的不锈钢来制作货架明显不现实,h市也没有单位能提供,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铝制品和硬木结合打造成五层高的大型货架。
这种大型货架,最上层放置货物,可以当做临时存放区,需要码货时,理货员可以用人字梯上去拿货。
在忙碌了一周后,超市的雏形算是做完了。
装修队将整个展览室连接的墙面全部打通,必须留的承重墙则通通刷上白色腻子,对着街道那一面的墙壁也做了大改造,全部做大型透明玻璃窗,透过玻璃窗就能清楚看见超市里面的情况。
那些花重金请人打造的货架也在保安和施工队的帮助下运进了超市里。
现在整体结构基本完成,但空空荡荡没有任何商品。
而另一边,采购的事情也差不多搞定。
经过几次面试,采购员的位置落到了退伍军人林永方身上。
这位原本是亲戚介绍来做保安的,据他说,退伍后安排到医院烧锅炉,作为侦察兵的他对此毫无兴趣,倒是对采购这个职位很有想法。
林永方的毛遂自荐,让他成了试用人员之一,一共五名试用采购收到同样的要求,在两天内弄到第一批食品类货源。
这五位经过两天时间,结果却差距很大,有的马马虎虎联络了一家食品厂了事,有的干脆什么都没干,也有的将采购信息遮遮掩掩,好像凭着这个就能拿捏一样。
倒是林永方当做正事来做,不光是前往食品批发集散地,还下到附近农村联络卖家,两天时间,竟然联络到一批愿意长期供应农副产品的商户。
这才是真正做实事的人,随即林永方成了超市的正式采购。
可光有采购没有配送能力也不行,现阶段的供应商大多缺乏集中供货的能力,必须上门取货。
为此,方爸忍痛花了三万买了一辆东风eq140。
这可是畅销几十年的载重汽车,价廉物美的典范,连司机都省了,林永方竟然在部队里就有驾照。
有了这个宝贝,林永方对工作更加热情,再加上临时搭档大b,两人没日没夜在外面寻找货源,竟然在三天时间内按照方兴华的要求,洽商了大量商家,也购买到各种商品。
现在装修完成,货架也被保安安放好,理货员也将各种商品成列在固定区域。
似乎一切具备,可以开业了。
还不行,一家客流量巨大的超市之所以能够运转,必须有完善的电子结算系统。
不然的话,光是一个个核对就麻烦的不得了,更别说各种需要称重的散装商品。
所以,商品条码和电子秤,以及扫码收银系统必不可少。
目前在国内流行的曰本国omron528型电子收银机并不符合方兴华的需求,他准备自己弄一套。
其中电子秤是最容易的事情,市面上都有,可称重后贴上对应条码,然后被收银系统识别,产生结算效果。
这一整套设备,国内目前还没有,只能从外面购买。当时在港岛购物时,就购买了一套这种设备,现在已经运达h市港口,并且顺利通关。
当连接电子秤的条码打印设备调试好,方兴华出声道:“潘阿姨,可以开始了。”
模拟操作中学习最好的潘巧妹拘谨的来到电子秤前,将一个大白菜放在电子秤上,手指却停在按键上不动。
“坏事,完了,是9750,还是9755啊。”
一阵哄笑,有人回道:“9750是大葱,9755才是大白菜。”
潘巧妹随即按下按键,条码打印机输出纸条,她用红绳捆了圈,再贴上条形码算是完成了第一个工作。
扮演顾客的理货员大妈强忍住笑拿着大白菜走向收银台。
两名收银员也开始测试条码收银系统。
这款条码收银系统可以说是全世界首创。
扫描器使用的是米国microtek公司的桌上型光学黑白影像扫描仪,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型扫描器。
再加上方兴华连夜编译出的条码识别系统,第一次,商业条码运用被他提前实现了。
接下来,受过培训的理货员,开始一个个上台接受实际操作,周而复始直到将这些步骤形成机械记忆,就能轻松上岗工作了。
看着这一切,方兴华突然发现,拥有实时记账功能的收银系统似乎还没正式出现。
或者说,还没有人将二维码与商业销售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这种创新可不止是在自家的超市里能用,一旦推广出去的话,完全能够在商品零售领域成为引导者。
这种注定在未来全面普及的模式,方兴华就不信提前推出就没有人发现其价值。
有了这一重大发现的方兴华,果断停下手里一切,冲到厂办公室,央求刘秘书拨打了越洋电话。
老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