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第174章 谈判进行中(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4章 谈判进行中

承平五年十月底。

曹操、秦桧、和珅三人以及数千名使者,安全抵达倭国。

明治天皇携一众大名,在东京府城前相迎。

不少倭国百姓,都被迫前来旁观。

这对于他们来说,注定又是一个耻辱之日。

在倭国的历史上,这场投降的谈判,也被誉为——东京条约。

是倭国永远在华夏面前抬不起头的一个开始。

大秦使节团队三人代表中,由于曹操地位最高,乃是魏王,所以他便就成了此行的领头人。

明治天皇站在他的跟前,深深鞠躬道:“大秦魏王,朕知道你。

当年楚国犯你秦国,就是你,将楚国击退,甚至你还被大秦百姓誉为,秦国第一统帅。”

说实话,曹操击退楚国这事的战略意义,要高于将倭国击败。

毕竟,前者那个时候,已经面临国破家亡的局面了。

倘若不将楚国击退,那便再也没有后来征讨倭国的事情发生。

大秦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曹操的军功,要远远大于在场的所有秦军将士。

目前,明治天皇仍然自称为朕。

但是等被嬴渊的圣旨敕封过后,他便不可称朕了。

其地位,只能是与曹操相等,自称为‘孤’。

听到一旁翻译的声音后,曹操开口笑道:“看来明治天皇对我大秦的历史还不太了解。

虽然当年的确是孤击败了楚国,但是,真正主导那场战争胜利的人,却不是孤。

而是我们大秦的皇帝陛下。倘若明治天皇将来有时间,可以去朝拜一下我们的皇帝陛下。

届时,你便就能知道,我们那位陛下,是何等的英明神武了。”

在这种两国外交的重要场合下,曹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传到嬴渊的耳朵里。

所以,这个时候不去吹捧一下,更待何时?

此时正站在曹操身后的和珅,也想开口说些什么。

但是又怕坏了规矩,不合时宜,只能憋在心里,所以只在心中默默说了几句陛下英明。

真正精通阿谀奉承的人,是不会只将奉承对方的话放在嘴边,也会记在心里。

若是嬴渊听到了曹操的话以后,可能会生气。

但他若是听到和珅的吹捧,肯定会高兴。

整个国朝境内,除了和珅吹捧他,他可以接受之外,其余人都不行。

毕竟,要是有朝一日,和珅不吹捧自己了,那就说明,和珅的贪官属性消失了。

那肯定不行。

明治天皇郑重地点头道:“如果有机会,朕一定会去的。

朕也想看一看,能使如此之多的良将,心悦诚服的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曹操正色道:“对于我等来说,我们的皇帝陛下,是神明,是我们共同的信仰。”

在霍光乃至他眼里看来,只要嬴渊在世一日,大秦所在的那片土地,就会永远姓嬴。

也只有嬴渊,能够带领大秦走向另外一个高度。

秦军大营中。

曹操将嬴渊的意思,带给诸将。

除了此前霍去病对天皇所言的那些条件外,他们又额外加了几条。

总而言之,倘若倭国真的答应了秦国所要求的条件,那么,倭国所受到的损失,远比在战争中受到的损失要大。

其实战争就是这么一回事。

战争是死人的游戏,是政治的另外一种体现。

死的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的儿子。

死一些人,对于当朝政府来说,是问题吗?

不是。

真正让政府头疼的,是这场战争打败了,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承受得后果。

砂糖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官场后,我先娶了省长爱女
重生官场后,我先娶了省长爱女
【官场重生+反腐扫黑+背景通天+全程暴爽+单女主】前世碌碌无为到死都只是个透明小科员的赵卫东重生了,重生到了2002年自己在济州市教育局信访办转正的那天!于是赵卫东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趁着南平省省长陈良
嘟小虫
萧尘蒋纯惜
萧尘蒋纯惜
在古代妾室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去争宠。她穿成妾室为了完成任务,也必须去争宠。为了完成任务,她不惜将道德情操踩在脚下。国公府小妾:在世子妃眼皮子底下和世子暗度陈仓,真刺激!素王爷小妾:身为皇子侍妾,她争宠
佚名
癌症晚期,总裁妻子她悔疯了!
癌症晚期,总裁妻子她悔疯了!
【都市情感】【追夫火葬场】【虐恋】【女总裁】【后悔】【重生】妻子的白月光死了,死在我们结婚的那一天。她认为是我杀死了她的白月光,把我送进警局,最后因为证据不足,我被无罪释放。婚后几年,她总是歇斯底里的
佚名
吞天邪神
吞天邪神
一代天骄陈凡遭逢父母陨落,惨被蛇蝎母女囚禁三年,从天骄沦为废物,不仅家破人亡,更是受尽屈辱!临死绝望之际,开启吞天魔塔,修炼吞天魔功,吞噬天地万物,霸绝万古苍穹!世间若无正义在,我自拔刀做阎王!
佚名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
在古代妾室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去争宠。她穿成妾室为了完成任务,也必须去争宠。为了完成任务,她不惜将道德情操踩在脚下。国公府小妾:在世子妃眼皮子底下和世子暗度陈仓,真刺激!素王爷小妾:身为皇子侍妾,她争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