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章 序曲
刚起步的火车车速不快,苏进借着尚未合闭的车门的光线在看书。
“进儿啊,别在车门那坐着,小心吹感冒了。”母亲白云在车厢里提醒她。
“锦绣河山美如画”,闻声而动的吴大宇,一边唱着新学的歌词,一边双臂运力关上车门。他和明远也一直站在车门边上,贪婪车外飞逝而过的白山黑水。
出了山海站,一切的景象与京南大有不同,黑的是土、白的是雪,荒草染色的平原没有一丝绿意,你却能从苍劲的老树虬枝里体会到勃发的生机。
“班长,你这本书哪来得,真古老。”明远老早就注意到苏进手上的一本硬壳书。
火车怒吼一声开始爬坡,蒸汽机动力煤烧剩下的细屑黑灰,从机车烟囱冒出,顺着风力飘向后面的整挂列车。
闻到阵阵新鲜煤灰的味道,苏进合上书搂在怀里,三个人习惯的闭上眼睛,任由四处缝隙飘进来的黑灰落在脸上、身上。
本就黑一块白一块的脸,现在更加看不见原地是啥颜色。车上的水要留做饮用水和烧饭,尽管每次停车也会有人给送水,但是半个月以来他们就洗过一次脸。
“是我外公的读书笔记,我给起名叫《千年地理志》。”火车爬完坡,煤灰渐渐少了,苏进就着明远刚才的问,给他俩讲了外公笔记的由来和上面的内容,想引导他俩一起学习。
这本硬壳笔记本,是苏进外公通读个各个朝代《地理志》作的笔记,里面详尽的叙述了亿万年来大陆的地质构造极其变化,还有动植物的演变,化石的种类等等,很多都和地质有关。
“外公一生都在研究地壳、地核,他说对地质构造了解的越多,对发现油田和勘探油井越有利。”
苏进的话让吴大宇和明远汗颜,半个月来两人都在混吃昏睡,可苏进却在为将来的工作作准备。
“班长,你能不能每天把你看的内容给我俩讲讲。”
“班长,不用讲多,每天给我俩补习半个小时就行!”吴大宇生怕苏进不同意,尽量把明远的要求简单化。
苏进愉快的答应,
“这样吧,每天我爸爸和陈叔叔、方叔叔他们喝酒时,咱们一起学习一个小时。”
明远和吴大宇连声说好,火车上这么枯燥,他们已经后悔没有带几本书上车。
“还有,我不看的时候,你们也可以看这本笔记,但是……”在二人的雀跃声中,苏进提出要求:
看书后要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还有就是不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
定好学习纪律,苏进先回了自己家那一方天地,坐到母亲身边,看她缝制衣服。
苏进的母亲白云和女儿一样,典型的江南美人,坐在那不说话时,温婉娴静。
十几年前,白云和丈夫苏泽明就坐着这样的火车进入东北,三年后再坐着同样的火车出东北,渡长江,一路南下到海岛。
全国解//放后又参与西疆剿//匪,回到老家京南市,还没住上两年,再次接到命令、随部队集体转业,参加东北石油会战。
“进儿,把大宇叫过来。”
白云抖了抖缝制好的棉衣,是用苏泽明旧军装改的,添了两层新棉花,摸上去很厚实。
过了山海站越往北天气越寒冷,大人孩子都要脱夹衣换棉衣。
接到通知要去东北,白云抓紧时间去百货公司给女儿买了夹衣、棉衣,百货的成衣好看又厚实,她和苏泽明都有部队发的棉衣。
现在赶着做的针线棉衣,是吴大宇和明远的,他们两个都没带行礼就跟着上了火车。
白云不认识吴大宇的家人,看到吴大宇去东北工作还要带着五岁的妹妹,就知道那家人不但孩子多、日子应该也很拮据。
明远的伯父伯娘她却是熟识的,心里不可避免的失望于他们对明远的态度:
再不喜欢孩子也不能如此虐待,特特找路子要名额,给送来东北不说,连件厚衣服都不给带。
还是两个文化人呢,都不如方大彪那粗糙汉子,没有婆娘、自己针线不济,可两个男娃子都穿的厚厚实实的。
“吴大宇出列!”
“到!”——“到”,“到”。
前面的声音高亮、后面两声明显带着戏谑,苏进一听就知道是方大虎和方二虎在混淆视听。
这次京南军//区转业军人奔赴东北都带着家属,就不能向以往出征,几十人挤在一起。于是军/区后勤想到办法,每一节车厢中间用破旧的床单作隔帘,隔成三户简易人家。
苏泽明、陈满江、方大彪三个老战友碰巧分到一节车厢。
刚一上车,方大彪就提议,吴大宇和明远都跟着他们父子一起住,苏泽明也不客气就同意了。
方大彪妻子早逝,留下两个儿子今年也十五了,一直生活在农村老家,只上过小学。
这次方大彪把他俩带在身边,就是为了找个机会,让两个孩子继续上学读书。
“报告——!”隔帘外传来一个细声细气的童音,
吴大宇牵着吴小妹,站在布隔帘子外。
“小妹快进来。”
吴小妹一进来就扯着身上的新衣服给苏进和白云看,
“真好看,是陈婶子给小妹做的吗?”
江林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