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4章 二更合一
吴桂芳的新大衣在一周以后终于做好了, 忍不住,提前拿出来穿了一天,大街小巷到处窜, 如果巷子里有哪条流浪狗不知道她的新衣服, 都算她没宣传到位。
新大衣受到不少邻居朋友们的夸赞, 但怎么看怎么也不像乔露那件,虽然款式是比着做的,可无论是版型还是气质都不一样, 压根没人往乔露那件大衣上联想,只以为是吴桂芳新琢磨出来的款式呢!
新鲜是挺新鲜, 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好像不适合冬天穿, 有点薄,可里头又夹了层绒布, 一时倒分不清这是哪个季节的衣裳。
不过吴桂芳自己挺高兴的,毕竟大家都夸嘛不是。
就着新衣裳话题, 大家相互请教, 吴桂芳无意间说漏嘴, 大伙儿这才晓得, 新衣裳啊原来是比照乔露办喜酒穿的那件大衣做的!
可咋看咋不像啊……聊来聊去还是觉得乔露那件最好。
后来一起到徐家小屋找乔露, 言语中透露出能不能也借给他们瞧瞧的意思, 保准很快就还回来。
不仅是内院, 外院的几个女同志也跟了过来,乔露觉得要是借给内院的还好, 外院的跟她又不熟, 一件衣服借来借去, 还回来都不知道成啥样了, 这么贵的料子要是被谁弄坏了,你是让人赔还是不赔?
想了想,半开玩笑地说:“好呀,大家如果想看的话就上我家拿,不过我发现这天天待在家里也没事干,打算明年试试做裁缝,你们说这个计划行得通不?”
“啊?你想当裁缝啊?”众人无一不惊讶。
乔露微笑着;“嗯,想试试,反正在家闲着也是打发时间。”
当裁缝?那不就是靠做衣服挣钱吗,这倒是让大家不好意思白看她的衣裳……不给点钱都说不过去了吧?
可大家哪里舍得掏钱,外院几个妇女又跟乔露不熟,没聊几句便无趣地走了。
当然了,邻里邻居乔露可不好意思收钱,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当内院所有女同志都借到乔露那件大衣之后,对待她的态度简直就跟亲人一样!
这不是马上到春节了吗,乔露两口子准备今年在黎安市过,婶子大姐们都热情地教她黎安市的春节流程,帮她一起打年糕,教她写春联,蒸大锅馒头,制作黎安市特有的糖环……除夕前的一周,甚至半夜起来喊她一块儿上副食店排队买不要票的特供山芋!每家每户按人头分,去晚了可没有!
徐海州没在南方过过春节,所以不清楚这边的习俗,这会儿跟着乔露一起学,倒也觉得挺有意思,他这才发现原来南北方过年的差别还挺大。
比如,北方过年喜欢包饺子吃饺子,南方喜欢吃汤圆,打年糕;南方喜欢贴福字,北方还要贴窗花,玻璃窗上红彤彤的一片,不知道的南方人还以为是什么新人的喜宴呢!
乔露不禁感叹:“这衣服借地可真值,就当付学费了。”
年糕打完不算完全做好,还要留一部分出来,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形状,再拿各种食品颜料画眼睛鼻子嘴巴,这是小孩子最喜欢的环节,因为大多有孩子的家庭,年糕都可以让孩子亲自上手画,最后做出来什么都有,小狗小猫小兔子,好看的不好看的,总之就图两个字——开心!
除夕当天,各家的小朋友会拎着小动物年糕挨家挨户串门,谁要是看上了对方的年糕,就相互交换,最后回到家,篮子里基本上再见不到自家做的年糕了,这叫什么?
百家糕!
除了年糕,婶子们还告诉乔露,黎安市过春节有一个小孩子更喜欢的环节,那就是做灯笼。
每个爸爸都会提前给自家小孩做灯笼和面具,灯笼好做,面具不好做,因为要按照生肖做,自家孩子什么生肖,就给他做什么生肖的面具。
面具不是挂在脸上的那种,是像灯笼一样掏空了罩在脑袋上的面罩,眼睛鼻子嘴巴的地方掏个洞,小孩子戴起来虎头虎脑可有意思了。
这习俗有点像西方的万圣节,打扮成各种妖魔鬼怪上各家串门要糖果。当然了,这里毕竟是东方,八十年代更没有要糖的习俗,就是各家串门,找到同龄的小朋友们聚在一起上街游玩。
除夕前一周,徐海州在邻居们的教程下开始学做面罩,第一次没做好,歪歪扭扭看不出形,第二次做就游刃有余了,精致的小猴子面具一比一贴合乔安的脑袋,无论是颜色还是尺寸,各方面细节都到位。
戴上后,活脱脱一只可可爱爱的萌崽,蹦蹦跳跳的时候跟真的小猴子似的,谁见了不眼红。
再看自家手里父亲做的马马虎虎的面罩,对比起来这也太敷衍了吧!
……倒也不是说他们的爸爸不愿意好好做,实在是这玩意儿如果想要做细致了,不弄个四五天你都弄不好,于是各家爸爸们都默契地做“敷衍”了。
乔安漂亮精致的小猴子面罩把好多小朋友都震到了,不仅有内院外院的,还有隔壁院儿的,一哄而上把他团团围住,叽叽喳喳地讨论。
“乔安,我可以戴戴你的小猴子面具吗?我也是属猴的。”只不过是比他大一轮的猴儿。
面具是按照乔安的比例一比一制作的,十来岁的孩子咋可能戴的上,乔安大方地取下,一分钟后大哥哥失望地还给了他。
“乔安,我是属羊的,我想戴戴你的猴子面具可以吗?”
“乔安,我是猪!我也想戴!”
“安安哥哥我是马,我也想!”
看着被一群小朋友簇拥着的儿子,乔露沾沾自喜地跟徐海州说:“哎,咱儿子最近真是出尽了风头哈,又是新衣服新帽子又是漂亮灯笼,瞧他笑得多开心。”
徐海州视线望过去,眸光温柔,钢铁心也化为了绕指柔。
“挺好的,他现在开朗多了,也不怕生。”抚摸着老婆的发丝,说道。
“是啊,变化真大。”短短三个多月,重塑了似地。
……
眨眼的工夫就到了二月十号,距离除夕还有两天时间,也不管摆摊还能挣多少,这几天徐海州就歇下了,安心在家陪老婆孩子准备过年。
这天晨间,还是徐海州早起,今早吃玉米碴子粥,配白面馒头和一叠圆白菜。昨天乔露特意交代,以后每个人每天早上都要吃一只水煮蛋补充营养,鸡蛋这会儿煮好了正在热水里泡着,等娘儿俩醒过来也不会凉。
剥开蛋壳,圆滚滚的蛋白比乔安的脸还嫩
小家伙接过鸡蛋,拨开蛋白津津有味 地吃起来,蛋白吃完以后,蛋黄拿在手里纠结了半天,下意识递给乔露。
“妈妈,蛋黄……”
“蛋黄也要吃哦。”这孩子不喜欢吃蛋黄,以前乔露都惯着他,今天实在吃撑了,再吞不下。
乔安小朋友瞬时蔫儿了,眉毛耷拉下来,恹恹地把蛋黄放在掌心,大眼瞪小眼,哦不对,大眼瞪蛋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跟这小蛋黄交流感情呢。
最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也没瞪出个结果。
“妈妈,我是不是坏孩子呀。”看看蛋黄,再看看乔露,乔安恹恹地问道。
乔露不解:“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不喜欢吃蛋黄,浪费粮食不是好孩子。”
噗——吃个蛋黄还成坏孩子了,照这么算世界上就没一个好孩子。
乔露正想开口说什么,徐海州便道:“你不喜欢吃蛋黄并不是坏孩子,爸爸也不喜欢吃白菜,我是坏爸爸吗?”
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四季包括春节,饭桌上必有大白菜,水煮的,蒸的,偶尔放点油炒一炒……吃了二十年吃出了阴影,徐海州发誓,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一辈子再也不吃白菜了。
乔安很认真打量他,摇头道:“你是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