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捉妖人

第261章 大将军到此(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61章 大将军到此

“我孙子都已经被它杀了,它还想咋地,为什么连我们都不放过!”

后面这段话,完全是她大声吼出来的。

“奶奶您消消气,别激动,稳住情绪。”

“据我以往的经验分析,今晚子时过后,它一定还会动手。”

“奶奶,我给您胳膊上画一道护身符。”

“晚上我们若是来晚了,那只妖猫,要是动了杀心,这道护身符,可保佑您。”

许天阳说着,从腰包里拿出砚台、朱砂笔、朱砂和黑墨,摆放在茶几上。

朱砂和黑墨每样倒出一点,放在砚台里,用朱砂笔搅拌均匀。

而老奶奶也没磨蹭,撸起袖子,伸到许天阳面前,笑了笑:“麻烦你了,小伙子。”

“不客气。”

许天阳哈哈一笑,随后右手握住朱砂笔,在砚台里蘸了蘸。

运转罡气到手心,在老奶奶胳膊的上方,挨着肩膀处,竖着,画上一道红色护身符。

只见,这护身符上面写着【敕令 大将军到此 天罡正气】十一个大字。

伴随最后一笔落下,这十一个大字的上方,均闪出一抹红色光芒,又一闪即逝。

许天阳放下毛笔,拍了拍手掌,微微一笑。

“完事儿。”

老奶奶盯着这红色护身符,看了一会儿,没有看懂,左手指着护身符,不放心问道:

“小伙子,你画的这道护身符,我衣袖撸下来后,会不会蹭掉色啊?”

许天阳笑着摇摇头。

“奶奶,这点您放心,我在画的时候,向里面注入了些道家罡气。”

“罡气可以有效牵制,这些字体之间的位置,只要您不用清水冲洗,无论怎么摩擦,怎么蹭,都不会掉。”

听许天阳这么一说,老奶奶顿时,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想了想,许天阳右手伸进腰包,又拿出两张蓝色护身符,递到老奶奶面前。

“奶奶,这两张护身符虽然没您的威力大,但短时间内,那只妖猫也绝进不了身。”

“等您儿子和儿媳妇回来后,把这两张给他们,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贴在身上。”

“记住,千万别让那只黑猫发现这些符。”

“为什么?”

“我怕,那只黑猫发现护身符后,会变得警觉起来,万一再一走了之,到时候再想找到她,就费劲了。”

许天阳沉声说道。

老奶奶见许天阳神情如此凝重,也知道,此件事情重大,没有多问。

伸手将两张护身符接过。

上下一叠,揣进裤兜里。

接着,许天阳又借用了下卫生间,将砚台和毛笔,洗刷干净,重新装回腰包。

和老奶奶礼貌的道了别,便带着凌羽飞推门离去。

……

两人回到家。

发现云萱正盘腿坐在沙发上,兴致勃勃地看着电视节目。

“丫头,怎么还有心思看电视?我交给你的任务,都完成了吗?”

许天阳换好拖鞋,面带笑容地走向沙发。

踏雪无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无敌】【争霸】【真皇叔】【系统】 众朝皆以衰而亡,独汉以强而亡? 四百载王朝遍地烽燧,万物凋敝,百姓哭嚎。 十三州吃的遍地白骨,道路两旁的沃野都埋葬不下。 有人纵横捭阖,有人仗剑行侠,庙堂与战场,皆如冢中枯骨。 “大丈夫生当五鼎食,死亦五鼎烹。” 刘牧驾车御马,挽弓提刀,身后是剑戟森森的大汉王师,为这天灾人祸俱存的乱世,送来一场肃清天下的寒风。 将苟存的乱军残党,扫入历史尘埃。 PS:
不吃烟火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种田育妖修仙觅长生
种田育妖修仙觅长生
陈墨穿越到了修仙界,既没有灵根,也没有天赋,还成为了地位低下的灵植夫。原本注定苟延残喘,一辈子无法筑基。不过,他的种田养殖天赋有那么亿点点高。随着境界的提升,一条条天赋解锁!增产:灵田产量增加1000%;健壮:养殖的灵禽体型增大500%;催熟:灵田内灵植生长时间缩短500%。……陈墨种一亩地,相当于其他灵植夫种十亩、百亩!别人灵稻一年一熟,陈墨一年四熟、五熟!别人一只灵鸡……什么?这也叫灵鸡?这
不比一大
篮综:从黑篮开始
篮综:从黑篮开始
关于篮综:从黑篮开始:当从小就喜欢篮球的孩子,并且从小就憧憬三井寿的孩子重生到黑篮后,没有着过强天赋的他该如何从众多超能篮球能力者中脱颖而出呢?是三井那永不言败的气质,还是只有着三井那柔和的投篮手感,亦或是一个强健的体魄呢?教练,我想打篮球
极夜晨曦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