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老四这小子果真还是反了

第144章 就藩带上雄英和老十二(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44章 就藩带上雄英和老十二

“奴婢洪武三年入宫,距今已有八年!”

马和的回答让朱棣有些意外了。

“那你今年也才十九?”

要说马和这长相,还真不像十九岁,宽脸浓眉,鼻梁高挺,而且身高体壮,说他三十来岁根本没有人会怀疑。

“奴婢虚岁二十了!”马和解释了一下,他害怕朱棣因为自己年轻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

接下来,朱棣和马和聊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完全了解清楚了马和的情况。

除了年纪,让朱棣更加意外的是,马和的祖上居然是中东人,元朝时期才迁居云南。

而且他的父亲马哈只,还是一名巡礼人,所谓巡礼人,就是曾经去过圣地的人。

按马和的说法,他父亲是从海路去的圣地,从小就给他反复讲述他的经验,期望他长大以后也能前去。

朱棣这才明白,历史上那个永乐大帝为什么会选择郑和主持七下西洋了。

而这,也坚定了朱棣心中的想法,他决定从现在就开始培养马和,而第一步就是要把丢到海上去!

但是,在这之前,必要的培训和忠诚度调查肯定也是少不了的。

暂时打发走了马和,朱棣又思索了一会,现在京师他是一天都不想呆了。

可是如果要等到各地的锦衣卫全部完成替换,估计没有三四个月肯定不行。

最后了,他做了一个决定,反正此去就藩,暂时也不会大规模用兵,手中兵少点也没关系。

更何况,如果真要用兵,塞外赵云和霍去病那里也不是摆设,随时都能凑出来几万大军。

这么一想之后,朱棣就更加不想呆在京师了,他感觉现在在京师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有些憋屈。

束手束脚不说,随便做点啥事都要先考虑一番,是不是会触碰到自家老爹和大哥那日益敏感的神经。

他走出书房,准备去和徐妙云商量一下尽快离京的事。

结果半路上,就看到老十二朱柏正满头大汗的推着朱雄英在疯跑。

他听着木质轮椅的轮子在石板路上发出的巨大声响,忍不住就担心总有哪天,这轮椅会被这两孩子给玩散架了。

“十二,雄英,你们停一下!”朱棣这时候又担心起了朱雄英。

自家去就藩,似乎并不太合适带着太子的大儿子,但如果不带的话,朱棣又担心,说不准哪天就会听到朱雄英“意外”而死的消息。

这就让他感觉有些纠结了。

“四叔!”朱雄英虽然坐在轮椅上,却是满脸笑容,休养了一段时间后,脸色也变得红润了。

“四哥!”老十二朱柏满头大汗,笑的眼睛都眯成一道缝,自从那天被朱棣救了以后,他简直就把燕王府当成了自己的家。

“来,十二也坐,我跟你们说点事!”

朱棣决定还是问问他们自己的意见。

朱柏听话的坐在路旁的石凳上,仰着脸,很期待朱棣会和他们说什么。

“是这样……我呢,准备去就藩了……”

“什么?”朱棣的话才刚开头,两个小的已经脸色狂变。

“呜呜呜……四哥你别走!”朱柏年纪小一些,情绪来的快,马上就哭起来。

朱雄英自从经历过了坠井事件后,很少再哭了,但此刻的脸色也苍白的吓人,而且满脸恐惧。

山里小飞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乡村神医好快活
乡村神医好快活
【乡村神医+商业暴富+傻子逆袭+无敌】 为保护许桃花不被欺负,傻小子宋钱被王麻子暴揍,扔进臭名昭著的恶魔洞,却没想到,人们传说中洞中的恶魔,竟然是仙界的莲花仙帝。 为了让宋钱帮助自己重返仙界,莲花仙帝耗费精力,把她的毕生修为,全部传授给宋钱。 获得传承的宋钱,开启了人生逆袭之路。 他拥有阎罗十八针,可生死人肉白骨。 他功夫深不可测,吊打一切宗师。 他有莲花天眼,可观测人的过
石头开花
我的九个师娘倾国倾城
我的九个师娘倾国倾城
陈玄有九个美若天仙的师娘,有一天晚上,当九师娘悄悄的走进了他的房间,陈玄从此日夜无眠…… “师娘们,请自重啊!”
醉卧沙场
有家寿衣店
有家寿衣店
关于有家寿衣店:就在东北的一座小城,铁工街口,有这么一家寿衣店,店名平平无奇,带着年代感,利民。两位男主一同经历各种惊险刺激的事件集合,大家想知道多少,我就写多少……
饭小艾
我跨越空间时间借武器
我跨越空间时间借武器
关于我跨越空间时间借武器:刘能绑定了一个坑爹系统,不是神豪,不是国运,只能短暂开启。但是。他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借武器。他可以从美军实弹演练的训练场接到已经发射的炮弹,向抗美援朝时候的美军反击。他可以从俄乌战场上借导弹,攻击珍宝岛的大毛。他还可以从三哥的武器试验场借导弹,攻击1962年的三哥。一句风吹落星如雨,让敌人见识一下东风快递的威力。
二百二十斤
玄幻:我靠焚尸成圣
玄幻:我靠焚尸成圣
一场大战毁灭了人间,自此魔道笼罩,妖魔横行。 李夜携带宇宙最强兵器赤凰炉穿越成被贬圣子,他在炼尸院焚尸,某日触发了赤凰炉里的最强炼体功法《九霄赤雷诀》。 从而走上一条神魔道路,捉星拿月,杀圣斩仙,与神话生物争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