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第1027章 :饮鸩之夜,离愁别绪(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027章 :饮鸩之夜,离愁别绪

这樱桃酒清甜可口,是李裹儿的最爱,她自然十分欢喜,而崇简知道自己夜间还有大事要做,不宜醉酒,所以也没有拒绝。

如今他还牵挂着三郎起兵一事,只想趁着酒宴之际,想办法把消息传给林远,让他有个防备。

没想到,韦太后全程作陪,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有林远和崇简的陪伴,裹儿十分开心,像是恢复了正常。

“对了,林远哥哥,午后时分,你吹的什么曲子,”

“哦,那首曲子啊,曲名送别。”

“送别?是教坊出的新曲吗?我之前怎么从未听过。”

“不是,是民间杂曲,我也是偶然听来的。”

“民间还有如此动听的曲子?此曲不涉教化,起伏平缓,却意蕴悠长,如歌如泣,令人迷醉心碎……”

“哦?什么曲子能让公主如此盛赞?我也要一饱耳福。”

薛崇简还从未见安乐公主对什么东西如此夸赞过,顿时十分好奇。

林远笑了,对崇简这个弟弟,他还从未宠溺过,今日就有求必应一次。

他卷手打起手哨,又把《送别》吹了一遍。

这一次,不止李裹儿听的黯然伤神,就连薛崇简也是如痴如醉。

身为王孙贵胄,崇简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和三郎一样也精通音律,他只听了两遍就掌握了音律。

他看到屏风前挂着的笛子,起身取下来,跟着旋律吹奏起来。

笛声悠扬,在夜色中流淌,更是有种说不出的惆怅哀婉。

李裹儿听得忘记了饮酒,忍不住问道。

“这曲子如此之美,可有填词?”

“有,等我来唱给你听。”

林远停下手哨,轻声吟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眼看着他们兄弟二人,一人吹笛,一人吟唱,李裹儿也舞兴大起,她挥动着美丽的百鸟裙,随着旋律跳了起来……

不同于她往日喜欢的那些欢快活泼的胡旋舞,今夜,不管舞,还是曲,还是歌,都是哀而不伤,深沉淡雅。

花开花落,生死无常,笛音吹出了离愁,歌词唱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就连一旁的韦太后也有些被感染,心生唏嘘,她不由得想起了死去的丈夫……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唱完这句,林远知道离别的时间到了。

趁着裹儿和崇简不注意,他拿起藏在一旁的那壶毒酒,给自己斟了满满一杯,然后端起来一饮而尽。

韦太后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此时她甚至有些后悔,但还是没有阻止……

黄小邪写桃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日方舟:凯尔希的哥哥越狱中
明日方舟:凯尔希的哥哥越狱中
泰拉大地上,前文明遗留的遗迹因为博士检索各项计划进展的操作被激活。代号 AMa-09的次世代人造人奥尔德姆从漫长的休眠中苏醒。 然而,父亲沉睡、母亲失踪。妹妹凯尔希也不知道在这片变得陌生的大地上哪个角落游荡。 不过奥尔德姆是个有主意的人造人,他决定趁着父亲沉睡的时候替他分忧。检查各项计划的进展,修正那些未能顺利进行的计划。他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类能更好的生存,现在是履行这一职责的时刻! 泰拉最黑
人生如梦一场空
吞天魔主
吞天魔主
《不朽天帝》九死一生,古长青觉醒不死血脉。 燃烧精血,献祭神魂,自残炼体,丹毒淬道。 出生微末,亦有吞天之志,天道弃子,也要与天争雄。成神,我为神王,成魔,吾即魔主! 北境少年,手持血纹枪,脚踏无敌路,斩帝子,屠魔胎,诛至圣,聚道魂,枪道千万里,天下何人敢称尊?
何谓仙凡
通天剑帝
通天剑帝
筋骨废,剑意灭,少年叶无双跌落神坛,遭受三年屈辱,更被污蔑退婚,打断四肢;却意外觉醒剑帝前世,重登剑道巅峰!无双立天地,神剑合阴阳;大千世界,百域争雄,我有一剑,可破万古,斩天地!...
紫贝寒枫
老婆示爱白月光,我放手你怎么哭了
老婆示爱白月光,我放手你怎么哭了
——有人视你如敝履,却有人爱你如命—— 江宁没有尊严的舔楚萧然,终于将楚萧然娶回了家。 婚后,才是江宁噩梦的开始。 楚萧然竟联合白月光林峰,害江宁家破人亡。 老天开眼,江宁重生回了结婚的前一天。 这一世,江宁人格觉醒。 婚礼上,楚萧然依然如前世一般骄横,当众深情表白台下白月光林峰。 江宁却淡漠一笑:“我宣布,婚礼取消,还楚小姐自由!” 楚萧然却彻底慌了... ... 不再做卑微舔
月下冰河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穿越大周皇帝,只要败坏国运,就能获得奖励,甚至能飞升成仙。 当一个明君咱不会,当个昏君还不容易? 于是李天重用太监,成立西厂,监察百官;取消早朝,让皇后批阅奏折,以后宫干政;重用外戚把持朝政,军权旁落…… 可是。 “启奏陛下,西厂抓获贪官污吏百人,如今朝堂清明,政通人和!” “启奏陛下,户部税收一亿两白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陛下,末将灭十七国,大周疆域扩大三倍,无数小国派出使臣觐见陛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