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第111章 物是人非(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1章 物是人非

孙太皇太后看着朱见深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看着他稍显稚嫩的脸庞,她忽然想起了朱祁镇来。

陛下长得真像皇儿小的时候啊。

孙太皇太后的眼中充满了慈爱,但也有一丝看不见的忧愁。

就是这一丝看不见的忧愁,被朱见深发现了。

“皇奶奶,是不是想父皇了。”

朱祁镇,太上皇虽然在前朝很少有人敢提起来,但在后宫,在朱见深与孙太皇太后两人之间,却是长久不衰的话题。

“现在孙儿很争气,于太保经常夸孙儿,等孙儿亲政后,就立马派人将父皇接回来。”

孙太皇太后听着朱见深诚恳之极的话,心中大为宽慰,说不想自己的儿子是假的,但她也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欲,害了自己这好皇孙啊。

朱祁镇跟朱见深两人,孙太皇太后早就做了选择。

现在即便想念儿子,但她的选择从未发生过动摇。

“你父皇在蒙古挺好的,让他多呆几年吧,等皇奶奶哪一天不行了,见他一眼,了了心愿,也就好了。”孙太皇太后轻声说道。

孙太皇太后知道朱祁镇在哪里,但她也不愿意让朱见深知道朱祁镇已经回到大明的事情,故一直隐瞒着。

“皇奶奶在说什么,皇奶奶要长命百岁,看着皇孙儿亲政,看着皇孙儿成为一名大明真正的皇帝。”

听完孙太皇太后的话后,让朱见深稍稍松了一口气,或许现在老爹朱祁镇正老老实实的待在一个地方,又或许,老爹还在想尽办法跑回京师。

不过这一切他都不用过问,自然有人盯着。

而孙太皇太后与朱见深嘴中的朱祁镇,此时正在一个房间外焦急的等待着。

房中是女人声嘶力竭的喊声。

来往宫女,都是行色匆匆。

不一会儿,房间内女人的哭喊声停止了,而随之传来的是婴儿的哭泣。

“太上皇,太上皇,恭喜太上皇,恭喜太上皇,又添了一名皇子。”一名宫女从房间里面跑了出来,有些急迫的说道。

朱祁镇松了一口气:“朕的爱妃没事吧。”

“太妃也好,母子平安,等会给小皇子洗了洗,再抱给太上皇看。”

朱祁镇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天空,虽然我打仗不行,但为老朱家开枝散叶,我很行。

等了一会儿,朱祁镇便在自己的房间中,见到了宫女抱着的孩子。

“朕,朕来抱抱。”

那宫女听到后,小心翼翼的把孩子递给了朱祁镇。

“太上皇,不能这样抱着,你要拖着小皇子的头。”

听到宫女的话后,朱祁镇赶忙托着,而后想到了自己第一次抱朱见深的时候,身旁的王振提醒的自己。

让他想到了很多年前的事情,又得到一名孩子的喜悦,也被冲淡了许多。

当年的自己意气风发,大明的少年天子,御驾亲征,何其威风,但朝纲不振,遇到一些的骄横的武将勋贵,导致自己大败而归,被蒙古人带走后,初时受些苦衷,但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也算是在蒙古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而后的故事,就是他跑了回来。

回到了他的故国,可故国却不要自己了。

还是因为朝堂上的那些奸臣。

真搞不懂,我们大明朝怎么出那么多无君无父的奸臣呢……

而自己见不到母亲,见不到自己的皇长子,见不到自己的妻子。

看着怀中的孩子,叹了一口气,现在他的处境那么不好,真是苦了自己的孩子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啊……

光头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娇贵
娇贵
两人开始于一场荒谬的协议,裴枝桠先招惹上齐郁礼,等各自达成目的后就一拍两散,再也不见。偶然一次,他撞见她被合作方揩油,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猛兽。她抿嘴轻笑:“我们只是合作关系,你无权干涉我的任何事情,
懒得跟你讲
我,玄学大佬,靠算卦横扫豪门!
我,玄学大佬,靠算卦横扫豪门!
(玄学打脸+真千金+灵异神怪,1v1双强)修仙大佬渡劫被劈错了界,穿成个注定早死的病秧子大小姐。原身还活着,家里就已经早早找好了替身,靠着福运命格替她在家享受荣华富贵、父母宠爱,甚至还有追求者的爱慕和
雕雕子
八零年代:恶毒作精她暴打偏心家人
八零年代:恶毒作精她暴打偏心家人
我意外穿到了八零年代,成了书中男主的恶毒作精前妻。绿茶时不时教导我为妻贤惠,与人为善?可她实际上就等着我离婚以后和飞黄腾达的男主过上幸福人生呗,这茶艺不太行啊,看我如何揭穿她真面目,羞辱的她无地自容!
佚名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现代医学大佬沈轻一睁眼就躺在了权倾朝野的摄政王的床上,摸着八块腹肌,她才知道自己穿书了,穿成了炮灰真千金,新婚夜被假千金换亲给了不能人道的摄政王,还被假千金下了药,最终因为太过兴奋心脏承受不住而惨死。
药药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2025年度爆款】有九个漂亮姐姐,加十八个可爱外甥是什么体验?苏明绑定神级舅舅系统!只需照顾外甥,或挖掘并培养外甥们的潜力,就能获得返还奖励!无论什么领域,都“略懂一二”!多年后。娱乐圈顶流、科研巨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