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第864章 士绅大族!说到底还是韭菜!(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864章 士绅大族!说到底还是韭菜!

朱高煦走了。

留下李裪和朱瞻壑面面相觑。

作为太子太师,李裪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即向朱瞻壑鞠躬致歉。

毕竟他现在不再是朝鲜大王,而是大明太子朱瞻壑的先生。

正所谓“传道受业解惑”,他李裪要是不能及时改变自己的观念,还用自己在朝鲜的执政理念教导朱瞻壑,万一这位太子爷真做错了什么事情,影响到了大明政局,那他李裪将会万死难赎其罪!

朱瞻壑性子温和,加上对李裪十分敬重,所以师徒二人很快又恢复了原状。

倒是李裪至今还是有些想不明白,为何那江南士绅如此猖獗,竟然连大明皇帝都要忌惮不已。

这若是放在朝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什么狗屁世家大族,朝鲜大王用得上你,那你才是所谓的世家大族,要是朝鲜大王用不上你的话,那直接全部杀光诛尽了事。

就比如李裪的岳父大人沈温,广结党羽成为士大夫领袖,被朝鲜太宗李芳远所忌,最后给一举杀了个干净!

这就是王权的地位,至高无上!

这怎么到了大明王朝,面对九五之尊大明皇帝,这些所谓的江南士绅还敢跳出来叫?

听见李裪的这些疑惑,朱瞻壑的神情变得罕见的凝重了起来。

“先生有所不知,这江南士绅可是我大明王朝最大的毒瘤啊!”

“究其原因,还是当年太祖定都于南京城,南方本就是人文荟萃之地,而江南更是膏腴之地,所以文化底蕴远远超过了北方,这就导致自洪武朝开始,江南士子一直霸榜科举大考,甚至在洪武年间还闹出了一场南北榜案。”

“科举本是朝廷的抡才大典,为选拔杰出贤能所设,结果却成了南方士子的主场,越来越多的南方士子进入官场朝堂,每一个背后都站着一个庞大的江南士族!”

“这些个江南大族,朝堂上有家族子弟在朝堂之上为他们代言谋取利益,下有盘根错节、犹如老树根一般的关系牢牢的控制一方,在地方上勾结地方官员,兼并地方田地,欺上瞒下虚报赋税,各种压榨地方百姓,奴役地方百姓给他们耕田种地……他们就犹如一颗颗吸食在我大明王朝身上的毒瘤,正不断地吞噬着我大明王朝的气运!”

听到这话,李裪惊得头皮发麻,骇得面无血色。

“不是!”

“太子殿下,这怎么可能呢?”

“朝廷为何要容忍他们如此行事?难道就不想办法打压吗?”

朱瞻壑笑道:“怎么会不想办法打压,自太祖高皇帝开始,朝廷就一直在打压!”

“当年太祖高皇帝屡兴大案,将这些江南士绅给杀了一次又一次,他们这才老实安分了不少,可终究还是没有杀干净,也根本就杀不干净,试想一下派遣去调查这些士绅的官吏,里面难道就没有他们的人吗?”

“这些江南士绅打着“耕读传家”的名义,不断兼并田地压榨百姓,表面上却成了什么诗书礼仪之家,通过偶尔赈灾济民就能够获取好名声,然后受到百姓朝野的交口称赞,然后就借助这贤名去谋取一些利益,从盐、铁、粮、布、茶等,所有大明王朝最赚钱的生意,几乎都被这些江南大族所垄断。”

“先生可能还不知道,当初父皇联合勋贵集团与大明水师,准备开辟远航贸易,这些个江南士绅嗅到了商机,得知这远航贸易背后的利润惊人,所以他们闹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动作,威逼朝廷开放远航贸易,让他们也参与其中,结果被我父皇险些给杀了个干干净净!”

嘶……

李裪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江南士绅,还真是嚣张跋扈、狂妄至极啊!

只看到了钱财利益,难道就没有一点点脑子吗?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
天才少年被未婚妻骗取丹田,沦为废人。天降机缘,得一神秘金丹,获上古武神传承功法,太上武神诀。以武行天,逆天而行!筑九天,踏山河,诸天万界,我为至尊。
不是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重生1970,李天明前世憋屈了一辈子,这一次,他决定不再让自己受委屈。没过门的媳妇要追求幸福?好走不送!亲爹后妈要赶他出门?求之不得!别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最争气,不但自家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带着全
慎思量
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异能末世+兽夫+男主全部高洁+雄竞修罗场】被系统错认,导致穿书末日的萧锦笙成了一个从小和女主攀比的恶毒女配。作为补偿,系统许诺给萧锦笙安排五个帅气厉害的保镖。妖异俊美的墨紫色长发人蛇,傲娇毒舌的猫耳
南月西
重活一世,他钓鱼能暴击
重活一世,他钓鱼能暴击
关于重活一世,他钓鱼能暴击:既然能回到上一辈子最遗憾的时候,那么这一辈子一定要改变,再也不让父母为自己操那么多的心,平平安安,简单而快乐……
随遇而安157
金军围朝,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
金军围朝,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
他,本是一名退役的炊事班老班长,有着稳定的工作和资金,生活无忧无虑。一觉醒来,却成了北宋的末代皇帝赵桓。彼时,金军围城,内忧外患,面对大臣的卖国建议,他拍案而起。“朋友来了,我有好酒。豺狼来了,我也有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