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第106章 三国(三十七)(2/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06章 三国(三十七)

顺便说一下,夏安然这次并没有见到这些人,第一批被挖掘的人才还在培训呢。

话题扯远了,再说回来,图书馆门口的小街上面,如今数量最多的,便是茶馆了。

茶馆为了吸引学子,除了提供低价的茶水之外,还会有各种噱头,比如说,文科类所在茶馆,和理科生占据的茶馆,一定是分开的,南方的学子和北方的学子多半也是分开的。

前者自然没事,后者则会不定期的举办斗才会,胜者会得到茶社提供的奖品。

夏安然对于这种培养南北、文理对立情绪的行为不太赞成,但是目前斗争情况都还算是良性,且文理,地域对立这个问题古已有之,就连现代都无法避免,他在纸上记录下了这件事情,暂时先只能放一下,官方处理显得有些过于严肃,只能日后想想别的办法。

除去文科理科之外,还有一些杂类,地质类、材料类、农科,会对这一类小众知识产生兴趣的学子一般都比较包容,气氛也更为和乐。

且这些类别多半都有所牵扯,聊起来后会发现各科均可补短取长,互相学习。故而这一类的茶社多半是氛围最为宽松的地方,

街上自然少不了会有售卖笔墨纸砚的店家,除了些老字号以外,还有曹营的官方旗舰店,专门拿来出售一些副产品。

譬如被二次回收的纸张重新制成的再生纸,也比如酱坊制作出的多余的酱料,酱汁,油坊的豆油、还有些最热门的牙粉、牙刷等物,当然,还有出售自动收款机。

夏安然从边上走过时候自动关闭了听觉,不想听到那一堆羞耻的“景熙酱、景熙汁”什么的。

除此之外还有食肆,受益于酱料的发明,还有兖州、豫州丰产的大豆,酱料价格越来越便宜,食肆内的食物口味也受影响增多,此时代能够读书的家中一般都是富农以上,自然也不介意在出了书馆,乘着日头没有完全落下去吃上一顿。

夏安然也凑热闹去吃了一次食肆,味道还真的不错,尤其是小吃。

你别说有些菜还真就是大锅饭来的要更好吃一些,尤其是商业化的大锅饭,譬如卖的有些昂贵的油炸小鱼,自黄河中捞起的不知名小鱼,并没有被做成鱼干的必要性,丢弃又有些不舍得,便被商家们收了过来,裹上了面粉直接下锅,出锅后再根据客户喜好撒上盐或者自配的酱料,滋味极其的鲜美,下酒极佳,常有富户遣了仆佣来买回去待客。

而且商家会做生意,他刻意将釜放在店铺门口,油炸食品的香味能顺风传上二里地。

实在有不舍得买鱼的百姓,就去买一些炸鱼时候掉落下来的油碎,这些里头基本就是面粉,但是单单就面粉炸了之后也是十分酥脆的,再叫上一碗饭,淋上酱汁,伴入油碎,价格不到炸鱼的三成,偶尔吃了也算是能够负担的起。

夏安然沿途走过,若非他最近吃油炸飞虾吃的有些油水过多,也很想试试这饭,好像很美味的样子呀!

他看到不止一处商家用了诸葛亮制造的收款机,为了心爱的学生的发明能够普及而喜悦的同时,他也感觉到了深深的不便。

他今日出门为防万一,还是带上了五六斤的粟米,不敢绑在驴身上,怕被人抢了去,便只得挂在腰上……

他刚刚稍稍比对了一下物价,若无意外,一人出行时候带上一二斤粟米可以说是必然的,此处还是城区,倘若有进城来采买的乡邻,岂不是要一路将这些粟米带到这儿来买?

而且,旁的不说,这收银箱中所得的粟米,质量并不统一,还要商户再自我筛选,粟、麦如今为等价,就是说这个箱子里头除了粟,还会混入麦子,分开时候更是麻烦,毕竟这二者储存条件也不太一样,尤其是储存年限不同。

还是得想想办法,这样实在是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尤其是跨城商贸。

这倒不是夏安然有心要抬高商人地位什么的,而是在如今时代,如果商贸不发达,那么百姓只能用天价去购买别的省份的特产,比如这次多亏了周瑜带来的橘子,如果不是周瑜,他们要吃到一个橘子,可能需要使用贵上数十倍的价格。

而同时,江东百姓要吃到兖州的枣子、柿饼,也得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今,因为周瑜、孙策的这一层关系,江东沿海、淮南与兖州、豫州渐渐通过商贸串联上来,曹操为挂有周、孙两家商队开了绿灯通行,收取的商税亦是可以用低廉二字,就是为了将沿海南方的作物、粮食引入北方。

而因为这次,夏安然因为预先知道会有干旱情况,便已通过商道用兖州产出的酱料购买了一些南方的粟米,南方粮食一年二熟,粮价较北方更加廉价,但是南方阴雨天气多,也不适合黄豆种植,所以不适合制酱,如此一进一出倒也符合夏安然的心理价位,同时,他还向那边下单采购了一些鱼干以及海产品。

黄河鱼经过这次干旱数量一定会下降,但是长江还有沿海鱼干就完全没问题啦,而且海产品的碘含量充足,既然不能大规模采购海盐,那么买一些海产品倒是不成问题。

至于北方汉子不喜欢鱼腥味……

呵呵,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

一人一碗海鲜白菜汤,谁也逃不掉。

但是这条商道也不是一直都畅通无阻的,遇到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物价的不均等。

一开始南地商人带来了五铢币想要采购物品,这五铢币不是东汉五铢,而是董卓所发放的五铢币。当看到这薄薄的一片铜币的时候,兖州的商人都露出了恐惧之色,就差没说这是什么怪物了!

然后南地商户才意识到,哎呀,兖州和豫州居然是易物换物的呀。

他们最初还有些喜悦,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携带大量的五铢币来采购了,后来就发现了问题。

曹营的确定下了基本物价,但是就和难倒了一杆子豪富、世家的一样,在这里,一个物品有区间价,但是这个区间价不是根据货物的品质来定。

虽然最初的确保障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但是同时也限制了他们更多的追求。

当你生产一匹染布、一匹白布、一匹丝绸价格都只能卖的在同一区间时候,商家又怎么会再去生产丝绸和染布呢?

曹操治理兖州一年后,兖州终于已经能够从满足基本民生发展到了有更高规格追求的程度了。但是民众渴望度上升,政策却没能跟上,这必然会引起走-私贸易的发生。

虽然现在还没有被抓到,但是夏安然很清楚,堵是堵不住的,抓也是抓不干净的。

只要利益超过了三倍,就会有人去铤而走险。只有降低利益,并且开通官方渠道,才能抑制住这股子邪风。

而同时,各地商贸的来往,对于这个物价平稳的城市也是一个冲击。

可能兖豫二州的最低价是他们那儿的最高价,他们便会在自己地方运来更便宜的粮食用中等价位来售卖,也可能这里的最高价加上商税后在他们那里依然能够赚的差价,于是便前来大肆采购,本地的物资少了,自然物价就要抬高了。

商人,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

夏安然这几日一直都在观察昌邑城的物价,发现较之他离开前的确有所抬高,粟米的购买力有所下降。

这种涨幅还在他预料之中,暂时还不需要官府加以干涉,目前的叫唤定价还是比较合理的,何况此次旱灾一起,粮食价格必然会提高,购买力很快就会上升回去。

但是还是使用钱币来的更方便些啊……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恢复货币流通,但是那时候也挺麻烦,因为曹营……咳,基本没有铜币了。

他骑着小毛驴在街道中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记下观察后的几个价格,面上却带着些烦恼。

商人,带来了便利,带来了便宜的作物,带来了劳动力,但是也给本地的官员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

而且如今挂在周、孙名下的商队还不多,大部分都不是依附于他们二家的小商队,只不过同来同回,也算是借用一下这二家的庇佑。

但是之后随着这二家的商队扩大,势必就要走上侵吞小商队发展自身之路,扩充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避免的趋势。

到了那时候如果还是使用如今的廉价税率,对于兖州和豫州就不利了。

对此,夏安然个人的想法和现代社会一样,阶梯收税。

一年报税到达一定金额之后,税率逐步提升,如此做法可以保护一些小商队,也能不让大商队扩大得太快。

具体金额还是需要商讨后决定,毕竟周、孙两家商队的背后是周瑜、孙策的本家,虽然和他二人没多大关系,到底有个面子情在。

还有,以后得选一些擅长商贸方面的学子开设专门的部门。

税务这东西,并不应当是官员牟利的渠道,而应该是保护地方商务的工具,这东西被曹操当人情削了,引来的后果就必须由手下的官员们去补。

夏安然受到的教育和经验告诉他,再亲密的朋友、亲戚,一定要明算账,不要占别人便宜,但是别人占你便宜时候也不要太过退让。

洛娜21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末世征途,从寻亲开始
末世征途,从寻亲开始
关于末世征途,从寻亲开始:全球灾变,丧尸横行,秩序崩塌。李昂宿醉醒来,世界已沦为炼狱。没有系统,唯有手中的枪与心中的狠。“你们囤粮,我囤枪,你们就是我粮仓。”杀伐果断,绝不圣母。他孤身踏上险途,拯救亲人,建立基地,组建兵团。在血与火中,他开辟生存之地;于绝望之境,他铸就末日传奇。这是一场无情与智慧的较量,也是一曲希望与生存的战歌。
李副麻子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空间之山村悠闲
空间之山村悠闲
关于空间之山村悠闲:种田文,主角摸索修真,但是不是飞升文,无系统,无后宫,休闲文。大都市打工的叶欢,意外得到一个灵泉空间,那还加什么班?朝八晚十的苦逼日子,过的够够的了!回家种田,必须回家种田。回到老家的叶欢,才知道自己留在城市错的有多离谱,他跑山,种菜,养狗和小白狼,甚至还有邻居大熊猫母子,惬意的享受着山里的舒适生活。都说有钱农村是净土,叶欢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收了爷爷交给他的宝贝,靠着卖菜,
神级过客
离婚而已,林小姐追求者已经排到法国
离婚而已,林小姐追求者已经排到法国
林舒伺候了傅明诚重病的母亲三年,端屎端尿,任劳任怨。傅明诚却和当红女星乱搞在一起,还搞大了肚子。傅明诚:她陪我三年,不离不弃,我不能辜负她。林舒气愤的签下离婚协议书,分了财产走人。这忘恩负义的玩意,谁爱要谁要吧。离婚后,林舒专心搞事业,重回影后宝座。追她的男人从京市排到了法国。当她挽着别的男人走进婚礼殿堂,傅明诚彻底疯了。傅明诚:“老婆,我错了,跟我回家好不好?”一只男人的手臂却挡在他面前,“别
水村小江南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1985年,退伍的他虽参战立功,却准备回乡务农。 在乡武装部办理手续时,因部长的赏识被留下打杂。 乡大院中多是老人,唯有党政办主任年轻。 他与她接触渐生爱意,后知其父亲是县常务副县长。 在她帮助下,他解决编制并走上仕途,从党政办副主任一路晋升。 她也不断成长。他们成为令人羡慕的一对!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