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百零五章 回归本意,家国大义【二合一6000字】
“兵家有兵圣的《孙子兵法》,农家有农圣的《齐民要术》,匠人有匠圣的《鲁班书》,商人也有商圣的《陶朱公生意经》。”
说道此处,他环顾在场众人,掷地有声的道:
“所以无论士农工商,想要进步都要读书,有条件的也可以写书。”
一直以来,读书人成为专属代名词。
只有读了儒家经典才能称为读书人,还处处高人一等。
即使冯一博也是这样的读书人出身,却对此深表担忧。
他此时也是不吐不快,要将读书人的定义进行扩大。
士农工商都能读书,而且并非只能读儒家经典。
“当然,孔夫子的学问是一切的根基,但他老人家的学问是道,传承的是德行。”
虽然对读书人的定位扩大,但冯一博自然也不会因此全盘否定儒家。
所以说着说着,他又开始往回拉。
尤其是下面落第秀出身的官员,听到这里也微微松了口气。
只觉黑龙王力捧所谓的“士农工商”,应该只是想要提振士气吧?
这时,冯一博却又道:
“但士农工商的学问也不能断,士农工商的学问是术,传承的是技术。”
说到这里,他还笑着总结道:
“道是为人之本,术是生存之本。我们不能只做人,不吃饭,也不能只吃饭,不做人!”
把道和术,比喻成做人和吃饭。
这话说的通俗,下面没什么文化的人也都听懂了。
一时,没读过几天书的众人自然纷纷点头。
“因此,道和术,二者缺一不可,都要传承给子孙后世。”
落地秀才出身的官员们一听。
儒家被奉为道,其他的被说成术。
自然还是能勉强接受的。
尤其是,想到东海郡没什么传道受业的人。
他们觉得自己能理解黑龙王的做法。
而东海郡的士农工商,一听将他们和读书人并提,自然更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甚至,都生出几分受宠若惊的感觉。
“现在我们东海郡还没有多少读书人,但公学已经建了,将来读书人会越来越多。”
东海郡的公学其实一直在发展。
而最大的限制,就是识字的人太少。
有些才学了两年,就已经可以去别的公学当老师了。
所以公学的数量增多,但质量其实有些堪忧。
可这也阻挡不了,东海郡对普及公学的信念。
流求这边每几个村,就有一所公学。
吕宋那边稍差了一些,但一个镇至少也有一所公学。
当然,他们所学的都是冯一博所编写的新学教材。
“可无论是读儒家的,还是学咱们东海郡的新学,都要记住我今日的话,这也是我们东海郡的根基。”
毕竟是第一次露面,冯一博就点到为止。
若是再说的太深,搞不好会引起反作用。
而且,今天的主题是备战和激励士气。
说了这些,就足够让各行各业放心。
至少在东海郡,士农工商都是平等的。
随后,冯一博又说了一些家国大义,以及倭国对东海郡和大魏的祸害。
众人听的都是义愤填膺,一时间恨不得立刻出征。
最后,冯一博结束道:
“希望我今天所说的,在场诸位都能牢记,并传达下去。”
这边的动员大会圆满结束,不提。
单说冯一博让人将参会的王济仁留下。
“见过黑龙王!”
王济仁一到,就微笑着见礼。
他在见到秦家父女的时候,就对冯一博的身份有了些猜测。
今日又参加了动员大会,自是确定了东海郡王的身份。
只是他如今也算东海郡的一员,便跟着叫起了“黑龙王”。
很多事,都是尽在不言中。
迷糊又无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