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一百七十五章 宝玉试才题对额,冯渊低调训薛蟠【下】(1/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百七十五章 宝玉试才题对额,冯渊低调训薛蟠【下】

与冯一博几人有说有笑的不同,那边清客们的讨论,看起来极为激烈。

有说该题“叠翠”二字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

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

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

可别看他们说的热闹,若稍加注意,就能听出其敷衍。

冯一博听了几个,大致比薛蟠的“歪路”强些。

不过他也知道,这就是清客们的生存之道。

他们知道贾政要试宝玉的才情,自然只能说些俗套的来。

免得一不小心,真的压住这位世兄。

不过也因为如此,显得有些过于敷衍。

就连宝玉此时也看出贾政的意思了。

因此早在一旁苦思冥想,生怕说得不好会被打骂。

贾政认真听了不少,自然不会觉得可行,就想要回头命宝玉说说。

不管说好说坏,他再帮着提点一下就是。

可一回头,正见冯一博几人小声说话。

贾政以为他们也在讨论,犹豫了一下,便试探道:

“一博可有好的?”

冯一博闻言,立刻摇头,笑道:

“望叔父见谅,我并无捷才,一时也还没有什么好的。”

想都没想,如何会有?

并非他不愿,而是不能。

以他的身份,要么别说,要么就是最好的。

既然要给宝玉机会,冯一博自然连有都不能说。

说完又转头回去,和薛蟠几人聊了起来。

贾政见此,总算放下心来。

知冯一博不愿参与,才对身边宝玉喝道:

“你可有了?”

宝玉刚才想了半晌,早已有了腹稿。

此时听问倒也不慌,笑着道:

“尝听见古人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贾政笑眯眯的看着,等着宝玉尽展才智。

“况且这里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不过是探景的一进步耳。”

铺垫的差不多,宝玉才像是现想的一样。

又低头沉吟了一下,才说出自己早已想好的方案,道:

“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倒也大方。”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壁诗作,是《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一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首诗极为出名,用在此处也勉强应景。

只是在冯一博看来,这句连化用都不是。

相比薛蟠的自创,都显得落了下乘。

当然他自不会揭破,闻言也只含笑点头。

看着倒像是被其折服了似的。

众清客听了,纷纷赞道:

“是极!妙极!”

“世兄天分高,才情远!”

“正是!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

一旁薛蟠听得,流露几分羡慕之色。

贾政这边一听,倒是满意。

这几日,他私下打听过宝玉在塾中表现。

贾代儒称赞宝玉专能对对,还说他虽不喜读书,却也有些歪才。

如今一听,果然如此。

虽是借用古人,倒也附和意趣。

再听众人夸奖,贾政心中更是得意。

当即摆手,笑道:“不当过奖他。”

见他这个态度,众人就都明了。

“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迷糊又无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贞观小闲王
贞观小闲王
你想过没有,如果当你穿越到古代,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你又不是物理化博士,也不是历史学家,你只是后世一个普通人。所有的知识储备仅限于电影电视短视频平台媒体。你会怎么样活着。 且看一个穿越到唐初李世民第十子李慎身上的普通人,只靠仅有的知识量和30多年的生活经验如何在大唐积攒财富,智斗世家,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拼搏。
悟途
老婆示爱白月光,我放手你怎么哭了
老婆示爱白月光,我放手你怎么哭了
——有人视你如敝履,却有人爱你如命—— 江宁没有尊严的舔楚萧然,终于将楚萧然娶回了家。 婚后,才是江宁噩梦的开始。 楚萧然竟联合白月光林峰,害江宁家破人亡。 老天开眼,江宁重生回了结婚的前一天。 这一世,江宁人格觉醒。 婚礼上,楚萧然依然如前世一般骄横,当众深情表白台下白月光林峰。 江宁却淡漠一笑:“我宣布,婚礼取消,还楚小姐自由!” 楚萧然却彻底慌了... ... 不再做卑微舔
月下冰河
恐怖复苏:我能收集情绪
恐怖复苏:我能收集情绪
在恐惧惊悚游戏副本里,高阳带着系统开启上帝视角。 他只要做两件事搞钱、交朋友、女鬼可怕也比不过人性。 恐怖场景中,别人都惊慌害怕、疯狂逃串,只有他认真完成剧本 最后得了个鬼见愁的外号。 害怕,鬼也是人变得。 直到,有一天,鬼见了高阳后!转身就跑。 高阳一脸懵逼? 系统……
大锤
九层天之赤月的朝阳
九层天之赤月的朝阳
关于九层天之赤月的朝阳:开局挨饿的小乞丐。捡到,去仙路闯荡。一百次必死的劫难,那日,他执剑闯过;飞不到尽头的东海,那日,他一步踏过;铸就一张图,贯通九层天;铸就一座塔,打穿一个大世界。巍巍赤月,终能照耀万古。浩浩乾坤,正涂抹他的史书。且看他如何与天下英才争锋……
问画
沪风疆韵
沪风疆韵
尹秋,以笔绘世,捕捉着边疆的风土人情,用文字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徐远风,以智为翼,为边疆注入科技的力量,让智能之花在边疆绽放。从上海到新疆,从最初的争执到最后的和解,经历了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阵痛……最终,他们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沪疆两地的大爱之中,书写了一段海纳百川、情谊无疆的壮美诗篇,留下了深刻而永恒的印记。
琅翎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