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6章 第116章
他们在滑膛后和两侧还放了缓冲装置,比如加入了弹簧。
弹簧装置其实很早就开始运用,大型弩|车上就运用到了类似弹簧的装置。只是这时候弹簧就只是个蓄能和缓冲装置,且需要手工制作,没办法精确运用,自然也不能成为精密仪器中的零件。
直到胡克定律发明后,“弹簧”才作为机械中的零件出现。
陈标知道胡克定律,但现在只给大炮做缓冲,用不上胡克定律,只需要将钢铁浇筑臣螺旋形,作为缓冲部件即可。
工匠们说这种带滑膛的炮叫“小炮”,但加上滑膛装置,那个头也非常大了,只能作为守城定点炮台使用。
不过工匠们又提出了一个新构想,可以将小炮安装在船上,咱们就有较为精确的船载火器了。
陈标眼睛“噌”的一亮:“对啊!咱们的船上安装了火炮,出海就完全不怕危险了!”
朱元璋赶紧道:“打住,先打住,现在我们没水战打,船上安装火炮的事先放一边。”
陈标:“爹!”
朱元璋干咳一声,道:“主公现在肯定不会让咱们在船上安装火炮,我们陈家自己出钱!我和主公说,我们先在船上试验,以后主公为了防备海对面的倭寇,肯定会组建更厉害的水军,到时候就用得上!”
陈标装出星星眼,双手合十:“爹,我相信你!爹你只要承诺的事,就一定能办到!”
朱元璋哭笑不得。之前谁说我说话不算数,还说我是乌鸦嘴?
不过朱元璋可不会揭穿陈标的前后不一致。难得儿子崇拜自己一次,他怎么也要办妥当了。
朱元璋给工匠们放了半月的假,一直放到正月十六过完元宵节再回来。
应天的官员们都没有这么长的假。
他们只过了除夕和正月初一,就回到明王府,商量北伐的事。
南方已经扫荡得差不多,虽说没有完全平定,但能给朱元璋造成麻烦的势力已经没有了。
朱元璋原本还有点犹豫,心想要不要再发展一段时间,积攒了更多的力量再去打元朝。
但现在元朝的皇帝和太子打出了狗脑子,他唯一比较看重的王保保,又和同在甘肃、投靠了元朝的军阀李思齐、张良弼打了起来。元朝内乱,正是北伐的好时机。
两种新式火炮敢在除夕夜被工匠们发明了出来,朱元璋认为,这是老天爷在催促他北伐。
于是朱元璋在正月初二拍板决定,二月收拢所有兵线,三月北伐!
众人有些震惊,又不是很震惊。
朱元璋这心血来潮,确实挺让人震惊的。在除夕放假的时候,朱元璋还说再看看情况呢。
不过听闻工匠在除夕夜发明出可以移动的重型火炮时,他们又不震惊了。
这个时代的人都信天命。他们都知道工匠们在陈标的带领下一直在研究新式火器,一直进展缓慢。
这次赶在除夕夜发明出来,不是天意是什么?
“不先打张士诚吗?”张昶快吓死了。
他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内,就凭借着惊人的才华和毅力成为了朱元璋麾下重臣,能参与这次军事会议。
但怎么第一次参加军事会议就是北伐?而且时间还这么赶!
他就算给大都递消息,等消息到大都的时候,朱元璋这里都出发了!
而以大都现在的混乱,恐怕朱元璋都打到了大都,他们还没有握手言和,统一力量对抗朱元璋。
张昶待在应天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大元比朱元璋厉害。现在朱元璋嚣张,只是大元腾不出手。等内乱平定,皇帝和太子分出个高下,再调转兵锋攻打朱元璋,朱元璋绝对抵挡不住。
但他现在在会议中听了众人的讨论,才恍然朱元璋好像真的有力量反叛大元了。
张昶心中骇然无比,惶惶不安。
他努力伪装着平静,竖起耳朵听众人讨论,然后从这些人的口中听到一个频率非常高的名字——陈标。
陈标?那个自称小军师小先生的黄口小儿?这次北伐怎么又有他的事?!
张昶想,他必须找机会接触陈标。或许拯救大元,这个叫陈标的人就是突破口。
张昶心思浮动的时候,朱元璋和他的心腹们一边讨论,一边都在偷偷打量他。
李善长的位置正好和张昶相对,他将张昶的神色收入眼中,目光越来越冰冷,就像是在看死人。
张昶在他们提起标儿的时候,眼神波动最大,这人绝对想要对标儿做什么。
李善长收敛心神,继续在会上讨论后勤,并不避讳张昶。
张昶得到了重要军事情报也递不出去。而他们能利用张昶对北方的了解,选定攻打大都的路线。
当然,他们不会完全相信张昶。经过这些时日的共处,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分辨张昶献策中的利与弊。
张昶虽然很有学问,但因为一直在大都做官,所以狡猾程度上比不过李善长等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人。他的思维有定式,又很轻视朱元璋这边的人。只要拆穿他一次,再拆穿他第二次、第三次就十分容易。
张昶并不知道自己看不起的这群人已经看穿了自己,他积极参与北伐的讨论中,仿佛对大元恨之入骨,要亲手斩落大元皇帝的脑袋似的,演得逼真极了。
朱元璋捻须微笑,对张昶夸了又夸,许诺以后一定让张昶当丞相。
众位心腹想起朱元璋曾经说过“丞相的位置还是别安排了”的话,心里不由笑着叹气。
主公这句话就是告诉张昶,他可以去死了吧?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