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神异闻

第二百一十章 招魂海螺(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百一十章 招魂海螺

爱琳说没有,我又问爱琳有没有感觉到她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爱琳想了许久,似乎都没有想出来,就在我准备要放弃的时候,爱琳忽然眼前一亮,说道:

“对了,她的头发湿漉漉的,我感觉很奇怪,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是中市湿气重,但我也是女生,我的头发怎么就没事?”

听了爱琳的话,我更加能够确定了,那个女人只怕是水中的邪祟。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她,爱琳瞪大眼睛说道:“这怎么可能,这个人我爸可是认识的。”

“你是不是只跟你爸报了名字,没有让她亲自跟你爸接电话?”

“是啊,可这又能说明什么?”

我有些无语,这爱琳反应真是慢啊,于是就亲自解说道:“你说你的父母定居国外,那就说明国内很多朋友他早就没联系对不?”

爱琳点点头,然后瞬间就想通了,说道:“你的意思是说,那个女人或许已经死了,只是我爸不知道?”

“孺子可教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但爱琳又有些不明白,如果是熟人为什么要对他下手。

我说道:“越是熟人越好下手,尤其是水鬼,他们死后根本就不讲道理,为了给自己找替身,他们可以做出任何事情,这不算什么。”

“那你的意思是说,就是这个海螺让我每天睡梦中到水里去的?”

我说道:“是的,这个海螺应该是能操控你的意识,人在睡梦中意识处于休克状态,很容易被鬼给操弄,这不难,

我猜想这个女人一定是每晚上通过这种办法靠水里的阴气削弱爱琳身上的阳气,等爱琳没了阳气,她也就到了该动手的时候了。

不信我封掉这海螺后,你在睡试试。”

爱琳露出一副不敢的表情:“这我不敢啊!”

“怕什么,有我在难不成我会让你下水不成。”

说完我拿出水猴子皮包住这个海螺,只要镇住煞气,这东西必然作废。

同时我心里也有了对付那邪祟的办法。

如果爱琳今晚没去,她一定会亲临的。

到了晚上,我让爱琳直接休息,为了避嫌,我们坐在一楼。

等到了晚上十二点以后,我看见这海螺发出了叮叮的声音,只不过这声音很小,只有将耳朵贴在上面才能听到。

看来是这海螺到了爱琳熟睡的时候就会蛊惑她下水,只不过现在有水猴子皮压着,它没办法。

又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我听见外面传来了脚步声,那脚步到了门口,竟然也不敲门,直接就将门推开。

紫仙提醒道:“小心点,她来了。”

我看着门的一侧,一个长发披肩的女人身影推门而入。

她进来后,我发现她面无血色,脸色有些呆滞,就是我今天白天看到的她。

只不过她现在头发湿漉漉的,不停地向下滴水,将这地上给滴答了一摊。

她再看见我之后,先是一愣,然后嘴角咧开诡异的笑容:

“竟然是你,没想到你有点本事,能发现我的招魂海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北风江上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觉醒万道之心,看我凭假修真
觉醒万道之心,看我凭假修真
穿越玄幻世界,我成了名副其实的世家弃子。 如果不是觉醒了万道之心,我可能就要在玄天宗养老了! 可这万道之心好是好,就是容易轻信他人。 可他偏偏还能以假修真,将别人不切实际的话带到现实! 你说有天级秘籍,我就能练成天级秘籍! 你说我有大帝之姿,那我出现大道异象! 后来,大家都不敢在我面前随口乱说,毕竟,我会当真,还真的能做到!
佚名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我!土地公啊!竟然沦落到和乡野精怪抢香火?” 他穿越了,开局传承了土地庙,本以为以后的日子是庇护一方百姓,却不想这个朝代的人并不相信玄学,一点香火都没有。 无奈之下,他只好和已经成了气候的山野精怪达成协议,以讨封的方式成立了五大仙家,庇护人间。 渐渐地,人们开始相信世间玄法,相信因果,相信…… 只是,这朝代的君主怎么回事,竟然带兵冲向他的土地庙? 他连连摇头:“无知,太无知了!”
佚名
重生1991
重生1991
重生1991年! 财富,权力,爱情...... 小孩子才做选择,叶云飞当然是全部要!
闲人很闲
必读玄幻:龙魂武帝
必读玄幻:龙魂武帝
【传统玄幻+无系统+杀伐果断+暴爽燃文+百万追读】 江尘,江家绝世天才,本是觉醒亘古稀有的神龙武魂,却被人误认为是废武魂土蜥蜴,因此受尽冷眼,卑微如尘。 然江尘却是一心向武,百折不磨,崛起于微末,傲立于大争之世,横压当世,独断万古!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几枝相思
穿越:绑定系统后,我骗光修仙界
穿越:绑定系统后,我骗光修仙界
一年前,我在蓝色星球上经历了游戏的30连跪后,突然穿越了。 穿到了这个修仙世界后,我立即把修仙当成自己的第一目标。 绑定系统后,我拥有查看别人天赋的能力。 从此我靠系统在修仙界疯狂诈骗。 宗门宗主:“把他招进来,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