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兴

第二十二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十二章

次日早朝,孔光便满头冒汗,结结巴巴地上奏何武公孙禄相互举荐的“丑行”,希望太后与陛下将两人免职惩戒,以儆效尤。不等孔光说完,王莽就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说:“大司徒所奏极是。像这种龌龊之人不清除,朝廷中必然邪气横行,正气不彰,望太后与陛下准奏。”

其结果毫无悬念,何武公孙禄被罢职归家,不再录用。何武还被罢归田里,永不得至京师。这样在弄走孔光这些老头子们之前,王莽先清除了两个自己暗恨的人。

孔光满以为这就算完了——你王莽已经报复了两个当初没有举荐你的人,而且得罪人的事也叫我干了,你总该罢手了吧?可没想到,几天后王莽又拿着两三个人的名单来见孔光说:“这几个人,滥叨名爵,尸位素餐,光拿俸禄不干正事,太皇太后早看他们不顺眼。太后的意思,还是以大司徒主奏,我来附议,把这几个人革除掉。”孔光一听,不觉冷汗又冒出来,心想这哪是在革除别人啊,这完全是在革除我啊,是变着法逼我走啊!但他又想:这未必是太皇太后的意思,应该是你王莽在为自己以后独霸朝权扫平道路。换上一个性格刚强的人,肯定要拿这事去太皇太后面前询问质对,看究竟是不是老太后的意思。可偏偏这个人是温顺胆小又一大把年纪的孔光,他哪肯再为这事去较真?再说人家是亲姑侄,就算王莽说了假话又怎样?老太后历来看重王莽,现在更离不开他,为这事还能把他免了?算了,识点时务吧,我老头子退出来好了。于是对王莽说:“老夫年迈,体常有疾,近日尤感不适,恐怕上不得朝堂,主奏之事怕难以完成,请大司马与太后见谅。另外我正准备上书求退,以养贱体,还请大司马在太皇太后面前为老夫美言。”王莽听罢暗笑:“这老头子倒也识趣,正是要你引退呢。”不过嘴上还是说:“老大人,这可不行。您是朝廷元老,国家栋梁,以后王莽凡事还得靠您呢,您可不能引退。”听了这冠冕堂皇虚情假意的话,孔光心里一阵阵发凉——以前还以为王莽是个谦恭忠厚的实在人,可现在看来,他其实是个善耍心眼的权术家呀!算了,早日离开这样的人也好。就说:“老夫年迈,的确力不从心;朝中自有年富力强有才德之人协助大司马,老夫我一定要告退的。”

孔光说到做到,第二天就上书乞骸骨,力请辞去大司徒之职。太皇太后览奏,召王莽商议。王莽说:“大司徒年老多病,该当回家休养——太后当年准许臣之七叔大司马王根病退,今日亦当准许孔大司徒病退。”于是太后点头,准许孔光卸职。

弄走了孔光,其他的就好办了。于是王莽一改昔日的谦恭温和,在朝堂上开始疾言厉色,咄咄逼人。说现在朝中很多官僚人浮于事,敷衍塞责,拖沓懒散,得过且过,有负太后重望。对他看不惯的,甚至平时对自己没啥笑脸的,更是一个个点名批评,指责他们这事没弄好,那事有差错,弄得一干人等惶恐惊竦,如芒刺背。彭宣、龚胜虽然没被直接点名,但王莽斜眼盯看他们的狠恶样子更让他们害怕。于是彭宣、龚胜,以及太中大夫邴汉几个老头私底下议论:“大司徒一退,大司马的脸色就变,这明显是在针对咱这几个老头子呀!现在孔大司徒走了,咱何必再呆在这儿看人家脸色,听人家呵斥?算了,少生点气还可以多活两年呢,咱也走吧!”于是也都以年老体弱为由,让书乞骸骨。

太皇太后一看几个老头同时乞骸骨,不觉有点诧异,就召王莽问是咋回事。王莽说:“其实臣也觉得意外,就找他们询问过了。他们说,其实他们早想告退的,只是见孔大司徒还每天坚持上朝,他们也就不好意思提出来。现在孔大司徒告退走了,他们才敢提出。不过以臣看,这也好理解,人的岁数大了,眼花目冥,精力减退,想干好而力不足,干不好又觉得对不起朝廷,只好告老求退。他们还说,等他们退下去了,换上一班有朝气有能力的年轻人,对国家更好。”

太皇太后一听,说的也是,人岁数大了就没恁大心劲,干啥都懒散。就拿自己说吧,现在不也是诸事厌烦,只求清静?要不是有俺这个侄儿总理朝政,像俺这种老寡妇小皇帝,能管得了啥呀?算了,那些老头愿意退就退吧,以后让王莽领着一班年轻人,放手让他们干吧。

于是彭宣、龚胜、邴汉便都被恩准卸职。而几个不为王莽待见的,自知干下去不会有啥好果子吃,也都知趣地自动辞官。

但只有一个人不吃王莽这一套,这就是司隶校尉鲍宣。鲍宣素来刚直,见王莽把许多大臣逼走,就当堂质问王莽:“你大司马想干什么?这些大臣都是朝廷元老,国家栋梁,以前勤勤恳恳,现在也兢兢业业。而你却鸡蛋里面挑骨头,一个个将他们逼走,你大司马究竟要干什么?你莫非夹带着自己的什么私货?!”王莽不觉恼羞成怒,鼓爆着两个大眼吼道:“我夹带什么私货?我王莽对大汉的忠贞,全天下谁不知道?岂是你诋毁得了的?!那些人的离去,都是自动告退,太皇太后也恩准得了的,怎么是我逼他们?你信口乱说,任意诋毁,怎配做朝廷重臣?!”散朝后就去见太皇太后,心想我正想抓一个出头鸟呢,没想到你鲍宣跳出来了,看我怎么治你!见了太后就说鲍宣如此无礼,在朝堂上咆哮诋毁,全无大臣气度。还说有这样的二百五倔驴在朝堂,臣今后还真的不好干事了。太后知道鲍宣是个好人,就是性子太直了点。但为了王莽以后能顺利管理朝政,还是下诏将鲍宣策免。

鲍宣被罢去官职,心想看王莽那个凶样,将来肯定饶不了自己,趁早躲他远远的吧。于是带着老婆孩子远徙到上党山中,到那儿开荒种地去了。

但王莽不光是打压,更多的是拉拢。除了提拔几个最亲近的人如王舜、甄丰、甄邯等填补孔光、彭宣、龚胜等人走后留下的空缺,他还不忘多少年前的“旧恩”。如当初的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等,这都是曾经在成帝和太后面前给自己说过好话的。现在自己有权势了,就得报恩人家。于是王莽乃奏明太后,对这些人加官晋爵,厚加酬赏。但戴涉已经去世,那就封给他儿子。王莽这样做,就是要给大家看——你们看,我王莽是个重情义的人,谁对我好,我不会忘记他,多少年都记着他的好处。但此前他对一部分人的罢免惩处也使大家不寒而栗——谁要是得罪忤逆了他,也绝没好果子吃。

大家不由想起了那句话: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于是满朝文武,包括各州郡的牧守令长、藩国王侯,争相巴结依附王莽,朝野称颂之声不绝。而王莽则把对自己最忠心的一干人安排到最重要的位置上,于是就有“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这样一句说法。另外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棻、刘泳,涿郡人崔发,南阳人陈崇等等,也都为王莽重用;朝廷上下,几乎都成了王莽的党羽。

有必要介绍一下王邑。因为在多年以后的昆阳大战中,(注1)王邑和刘秀是敌对双方两个最主要的角色,他们两个决定了新、汉政权的谁死谁活。当然到那时王邑都四十好几了,而刘秀才二十七八岁。

王邑是王莽四叔成都侯王商的儿子,此时也就二十多岁。王莽重用他,一是当年四叔要将他的封地分给自己一部分,他现在也要“报恩”。二来王邑这年轻人也的确是个人才——虽然自己的那些从兄从弟大都是些纨绔子弟,但这个王邑是个例外,既聪明又能干,尤其对自己忠心耿耿,所以就把他和王舜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王莽威权并重,名震天下,但王莽远不满足。因为与千百年前几个著名的辅政大臣如周公、伊尹、霍光相比,他的名誉还差得远。他的目标,就是赶上或超过他们。

可要超过周公、伊尹、霍光,谈何容易?不过这对心机无限的王莽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注1)昆阳大战:关于昆阳大战,本书将在第三卷中进行精彩而详尽的演绎。

冀南一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镇守剑阁!我是主角投资人
玄幻:镇守剑阁!我是主角投资人
谢飞穿越到了长河剑宗,成为剑阁小长老。在这强者如云的玄幻世界,资质低下的他如履薄冰。还好激活了【投资返利】系统,只要投资别人就能获得返利。【投资被退婚的废材,返利大罗剑体!可成长神器!】【投资偷学武道
戒律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父皇,当你知道你最宠的妃子是魔教妖女的时候;当你知道你最宠的六皇子不是你亲生的时候;当你知道你的皇朝,你的天下,都要毁在这两母子手中的时候,当知道你的子孙都被你最宠的六皇子赶尽杀绝的时候,你……后悔吗
七秒的鱼
边军第一杂役
边军第一杂役
身为铁门堡的卑微杂役,赵安在这乱世之中似乎只会一件事,挥刀!杀鞑子,斩奸邪,诛昏君!殊不知,他还善屯田,人称“种地千万亩,大靖活神仙”;还善养婆娘,女帝都甘为房中客;还善治病、治军、治国、治一切不服之
东方邵康
三十而立,我觉醒了每日情报系统
三十而立,我觉醒了每日情报系统
情报1:胜利东街7号楼附近垃圾桶内塑料盒中藏有12克的金镯子。情报2:四平路南头福利彩票店20元面值刮刮乐幸运不打烊第7张会刮出四等奖5000元情报3:泰华城1楼超级玛特潮玩店简中宝可梦第1弹横空出世
问恨无恨
大乾贵公子
大乾贵公子
许琅一朝穿越,成了盐商之子,本以为能过上大富大贵的纨绔日子,却不料因为原主被父亲视为不详,幽禁在了偏园。而同胞弟弟许川的命运则完全不同,被视为家族兴盛希望的他,得到了倾力培养,对于许琅这个亲生哥哥更是
柳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