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芸熙楚贤

第223章 妙兰若嫁,我便娶2(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23章 妙兰若嫁,我便娶2

谢寻被秦天杰的话给震住了,而谢妙兰更是像见鬼了一般,目瞪口呆的瞪看对面的俊逸男子,好像听到了什么可怕的玩笑话。

她吱吱唔唔的说:“二……二二……哥,你其实可以……不必勉为其难……我只是把你……”

“妙兰!”他语气深沉,却字字句句带着坚定:“我不是儿戏,是方才很郑重的细想与考量之后做的决定,你要嫁人,我要娶妻,秦家的情况你与你哥哥知根知底,我的为人,以及你的品性,彼此熟知,你若真要找一个能庇护你的人,那我可以,你何必舍近求远,去嫁一个你们仅仅只是从外人口中了解到的文永义,他当真如外界所言那般品性纯良吗?”

谢寻竟被他最后一番话给问住了。

而谢妙兰也被他最后一句话,问的哑口无言。

她现在心里乱的很。

她一直把秦天杰当成兄长一样的男人,她在外面被人欺负了,若是秦天杰知道,他会像一个哥哥一样,替她教训那些人。

现在这个像兄长一样的男人,突然有一天站在她面前,说一番求娶她的话,谢妙兰的心理一时间没能转换过来。

一想到这个男人,也可以变成她的丈夫,与她同床共枕,甚至生儿育女,她的脸就羞躁通红,说话也不利索了。

院子里,一时间鸦雀无声……

秦天杰又道:“你要认清楚一件事,我不是你哥哥,你好好想一想,再来告诉我。”

说完,秦天杰就从谢妙兰身边走过,很快就离开了院子。

谢寻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再看看呆愣在原地的谢妙兰,对秦天杰刚才的一番说词,倒是挺满意的。

秦天杰的确是他知根知底的患难兄弟,如今他亲自开口了,谢寻心里自然更倾向于秦天杰的。

“妙兰,这一次,由你自己做决定。”

……

前院。

文大夫人被秦家的财大气粗惊吓的脸色铁青。

她没想到,平章王妃与她同一日过来。

最重要的是秦家的礼金,已经把谢家的院子放满了,还有些没抬进来,就放在了侯府大门,由平章王府护卫看守。

忠义侯府有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平章王府的礼箱引来了不少老百姓的围观。

“平章王府是要求娶谢家姑娘吧。”

“这礼箱都排到大街上了,秦家真是财大气粗,谁嫁入秦家,那就等于嫁了个金山银山,十辈子都吃不完了。”

“谢家姑娘真是好福气,不知是嫁的哪位公子。”

都在说秦家,却无一人注意到还有一个文家人。

文大夫人的脸色自然极不好看,她对身侧的嬷嬷说:“快出去找找大公子,大公子与谢小侯爷有几分交情,等他来了,再让大公子去与谢小侯爷说说,这平章王府是怎么回事。”

“是。”嬷嬷匆匆走出院子。

张氏看向文大夫人,看着满满一院子的聘金,心情十分爽快,说道:“唉呀,文大夫人这也是上门求娶妙兰呀,是为你族中哪位公子求娶呀。”

文大夫人嘴角一扯,她之前去平章王府便是谈文永义与秦漫歌的事儿。

如今一转身,她就让儿子来求娶谢妙兰,这岂不是明晃晃的把人得罪死了。

可一想到,谢妙兰这门亲事,是她儿子与谢寻的交情,谢寻有意托孤,文大夫人心里有了几分底气。

她笑脸盈盈的说道:“自然是为我大儿子永义求娶的。”

“那巧了,本王妃今日是为我那不争气的二儿子天杰求娶的。”

文大夫人嘴角再次狠狠一抽……

一醉琉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