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批摄政王白天凶唧唧夜里甜蜜蜜

第8章:亲戚归亲戚,数目要分明(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8章:亲戚归亲戚,数目要分明

沈云竹想了想,那好像就是苏太妃的胞弟,是当朝有名的大儒。

原主那弟弟早就被李氏养坏了,大概是苏大儒瞧不上,所以才找来了靖王府。

她委婉推辞:“母亲也知道我嫁过来是充门面的,哪敢向王爷提要求。”

李氏冷冷一笑,“你别以为我不知道,靖王为了你,把亲兄长的手都给砍了,这个小忙,靖王必定会帮你办成。云竹,你是沈家人,这是你该做的!”

沈云竹直接说道:“第一,是顾西彦犯了错,自断一手谢罪,与我无关。第二,你明码标价把我卖给靖王府,我不算是沈家人了。”

李氏愣住了,再看沈云竹,发现她不仅双目清亮有神,双鬓还红润凝脂,再无往日干巴巴的模样,整个人就显眼了起来,那精致五官都算得上国色天香了。

外头还有人,李氏只好忍着怒气,“云竹,你是姓沈的,怎么不算是沈家人呢?你今日帮了我,来日你在靖王府受了委屈,沈家也会帮你撑腰。”

沈云竹眼珠子转了转:“那行啊,二妹妹将来有多少嫁妆,我也要多少嫁妆,你补全了,我就认自己是沈家人。”

李氏自己穿金戴银,却忍不了旁人来向她要钱。

她咬牙切齿道:“你外祖家犯下大罪,若不是你父亲从中周旋,你早就被送到了教坊司,你表兄也得被砍头!沈家供你吃穿,你不知恩图报,竟敢还要嫁妆?!”

沈云竹的记忆在翻涌。

她母亲姓沐,沐家世代忠勇,驻守北境。

可在五年前,敌国汹汹来犯,她外祖率八万大军抗敌,却因军情有误惨败于雁雪关。

北境三州落入敌国之手,除了一个年幼的儿子,沐家儿郎全都战死沙场。

疆土被夺,百姓流离失所,少帝和太后震怒,要砍了幸存下来的沐家五郎。

沐家历代守卫疆土的功绩,被完全无视。

沈云竹嘲讽一笑,反驳道:“可笑,是我母亲,拿着丹书铁券进宫求见太后,自尽于殿前,一命换一命保下我表兄。也是我母亲,将价值二十万两的嫁妆交给沈砚,让他好好待我,可他从来没让我吃过一顿饱饭,现在还把我卖了,这有什么恩能让我感激的?”

她不是原来的沈云竹,沈家人都不是她的亲人。

“忤逆不孝的东西!”李氏非常愤怒,伸手就掐了沈云竹一把。

她算是明白了,沈云竹嫁人之后,翅膀就硬了,竟敢忤逆顶撞她。

沈云竹还未恢复,反应慢了半拍,躲闪不及。

手臂传来阵阵疼痛,偏偏李氏右手不撒手,左手想像以前那般抡几个巴掌,让沈云竹受点教训。

巴掌还没落下,后边就有人喊了一声:“沈夫人,你是当这儿是沈家,可以随意动手?”

李氏怔了怔,看见顾北凛大步跨进正堂,赶紧撤了手。

虽然是个断袖纨绔,但他到底是当今天子的堂兄,外祖家又是江南大族。

顾北凛身穿靛蓝锦袍,绣着暗纹,针线细致,银冠玉带。

他一张容颜长得极好,几乎可以用美艳来形容,只是眼底透出淡淡的邪气,稍稍压制了这美艳。

“王爷回来啦!”李氏一改脸色,“我方才哪有动手,是见云竹的发髻散乱了,想帮她捋一捋。”

“原来如此。”顾北凛到前头首座坐下,吩咐婢子,“泡三杯上好的龙井,要定窑的杯盏。”

李氏闻言,更加得意。

她可是首辅夫人,就连皇亲国戚都上赶着巴结呢。

“王爷,今日我来,其实是有个不情之请。”李氏乘胜追击。

黛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无心×张妍念 已签约 禁抄袭 禁转载 50金币加更一章 点亮会员加更三章 谢谢小可爱们支持呀 日更小说不断更 已完结: 重启之极海听雷×刘丧 1-60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邢克垒 61-1
你的铁铁哟
史上最强炼气期
史上最强炼气期
修炼了将近五千年的方羽,还是没有突破炼气期……………………………………
方羽唐小柔
抄家流放?王妃她富可敌国
抄家流放?王妃她富可敌国
关于抄家流放?王妃她富可敌国:百亿女总穿到帝师之家,获罪一族流放边疆,罪犯遍地,还把他们当肥羊?他们是不知道她苏笙笙的手段,鬼见了都赞她生财有道!平反无望,科举路断,男丁还要终身服苦役?没关系,她们女子也能顶半边天!于这饥馑之地,开设自助餐厅?没错,粮站、纺织厂,海上丝路,统统开起来!女子抱团自救自强,誓破士农工商阶层束缚,挣脱女子桎梏。只是当她磨刀霍霍向天竺移民时,这个半路劫道的修罗王是怎么回
岁岁安澜悠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