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

第123章 回到涿县(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23章 回到涿县

午饭后刘安继续跟贾诩讲述系统出产的各种物品,为了彻底将自己的底牌展示给贾诩,刘安给贾诩描述得异常细致、全面。

贾诩的学识和智慧令刘安叹服不已,与之交流,在将自己所知告知对方的同时,刘安亦从贾诩的只言片语中获益良多。

在将系统的各种介绍大致说给贾诩后,刘安又结合自己前世所知,与贾诩展开了讨论。

比如应如何普及红薯土豆等作物,何时普及,如何高效率利用信鸽战马战犬之类的动物等等。

以致于两人没有注意时间,一直聊到了傍晚时分。

直到吕布实在等不及,前来询问何时启程,两人才反应过来时间已经如此晚了。

日头西斜,已至黄昏,今日显然是不能启程了。

刘安索性便传令明日一早启程,之后刘安留在贾诩家中,与其共进晚餐,饭后对饮小酌,直至晚间抵足而眠,两人一直在聊着有关神物、今后发展等相关事宜。

第二日一早,刘安带着吕布贾诩及余下的亲卫私兵启程,返回涿县。

腊月中旬的天气,愈发寒冷。

尤其刘安一行骑马而行,冷冽的寒风刺面,刮得脸生疼。

刘安怕贾诩身子弱,特意给他多买了件皮大衣,为其御寒。

贾诩武力并不算低,至少比普通人要强许多。

不过对于刘安的关怀,他还是很感动的。

此行去往涿县,贾诩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刘安口中那些神物究竟都是些什么样子,红薯又是如何做到亩产八十石的。

东汉的文人,并不像后世那般十指不沾阳春水。

相反,其中相当一部分,不仅通晓天文地理,军事战略,上马能御敌,下马能做赋,甚至对于民生、耕田、工艺等等都略有研究。

只不过有的人精通耕田,有的研究方向却是工艺。

而像贾诩这类偏向智谋的务实类文人,大部分对耕田都是有研究的。

最典型的便是那些得罪了宦官或皇帝的名士,被罢官后接着便到某某地方过起了田园生活。

正是因为了解耕田事宜,贾诩才更清楚亩产八十石有多么惊人!

不说其他神物,单只凭这亩产八十石的红薯,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再给他一个可堪辅佐的明公,他便有信心三兴大汉!

原本只是因刘安神异突然全心全意忠于刘安,却对其不甚看好的贾诩,在经过昨日与刘安畅谈后,也对未来有了信心。

而刘安见识不凡,谈吐不俗,不执着门第,不倾慕士族,不轻视百姓,不因功倨傲等优秀品质亦令贾诩折服不已。

抛开刘安神异带来的效果不谈,贾诩若是提前知晓刘安秉性及他所依仗的神物,亦有很大可能选择刘安作为自己的明公。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在贾诩看来,刘安正是他苦等的明主。

返回涿县的路上,晚间休息之时,刘安偶尔也会选择与贾诩同居一室,睡前畅谈一番。

只不过对于刘安期待的未来发展计划,贾诩迟迟没有给出。

他需要亲自看过那些神物之后,才能给出确定的筹划。

鹿鸣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开启我的边疆军垦生涯
开启我的边疆军垦生涯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战争时期他们为国家流过血。和平时期又为国家流过汗。他们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西北边陲。还有他们的子女们。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大强67
皇室撑腰,疯批将女耍缨枪
皇室撑腰,疯批将女耍缨枪
“她也是女将军,怎么你行她就不行?” 在这里苦等了多年,她一心一意照顾婆家,如今换来的,却是相公娶妻的场面。 原本以为,她退一步,让那个女人做妾,就算不爱,也应该保住她正妻的颜面。 可谁知,他竟执意让那个女人做平妻。 她:“你认真的吗?” 他:“是!” 好,既然如此,那她就成全他…… 进宫求一道圣旨,彻底与他脱离关系,再扛起缨枪奔赴战场。 一开始,他不屑一顾,她那么柔弱,怎么可能上战场! 可他忘
佚名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一件小背心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诸天皇帝聊天群
“叮,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隋炀帝杨广加入聊天群。” “叮,明思宗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仙人,救救大明!!! 隋炀帝杨广:大明?不是大隋么?” 秦始皇嬴政:什么大明大隋,寡人的大秦呢? 汉高祖刘邦:政哥,朕……呸,我举报,西楚霸王项羽灭了你的大秦帝国!
洛九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