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江山美人图

第85章 隐患(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85章 隐患

虽然出了不少乱象,但是也有好消息。

在经济方面进展还不错。

“槐树岭的关卡,每天都能收到一些过路费。数目虽然不算多,但这是无本生意。那些人闲着也是闲着,也得吃饭穿衣。收些钱,多少能应付一些开销,养几十个人。”

叶培林说得很平静,似乎收保护费就是天经地义一样,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槐树坡那里,开了个茶摊和饭馆,给来往行人提供饮食,做些馒头、炊饼、包子、酒菜什么的,也能多少赚几文钱。”

槐树坡的包子?

俞民本能地就想起了十字坡孙二娘的人肉包子,是不是跟叶培林的饭馆儿很像啊。

“槐树坡在哪里?”

“就在槐树岭南麓,就是关卡那里,跟饭馆在一起的。有什么不妥吗?”

“哦,没有,没有。”

只要不做人肉包子,凭力气和手艺赚钱,不强买强卖,不高价宰客,不把人吃的跑肚拉稀,就没什么不妥。

“贩卖私盐的事情,已经在做了,用的是团练的身份。虽然没有盐引,仍旧是私盐,在衙门那里还是非法的,但是一路上的响马、盗贼、劫道的,打闷棍的,还是不用怕的。”

“蜂蜜的事情,已经在做了。用你的银子买了十来箱蜜蜂,还派人去寻找野蜜蜂。”

“还有一样,就是卫所那些逃亡军户的土地,划给了我们一些。不过最好的熟地,已经被原来的武将和当地豪强富户给占了。我正琢磨着怎么把那些地要回来呢。”

“想到办法了么?”

“一是打官司。不过知县说了,他们都有地契,官司恐怕打不赢。除非变成了无主地,才能给我们。”

“无主地?什么意思?”

“他在暗示我,杀了那些武将和豪强。”

知县是外地人,如何处理跟本地胥吏、缙绅的关系,关系到他施政的成败。

一种是强力打击地方势力,铲除阻碍施政的势力,推行自己的主张。

另一种就是跟本地势力合流,互相勾结,沆瀣一气,维护本地势力的利益,损害其他阶层尤其是下层百姓的利益。

本地势力盘根错节,累世经营,沾亲带故。胥吏、地主、富商、读书人等掌握话语权和权力、财富的人,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维护、扩张他们的利益。知县想对付他们,并非易事。

如果叶培林能够除掉一些地方势力,对于知县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你想没想过,如果你杀了他们,就走上了你父亲同样的道路。”

招安之后,生存危机大大缓和。

但是作为吴桥县的一方势力,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利益格局之中,面临新挑战,局面甚至比以前更加复杂。

以前做响马,杀了也就杀了。甚至满门灭口,也不是什么问题。

但现在洗白了身份,就不能象以前一样随便杀人。

这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当然想过,所以此刻还没有拿定主意。我想等等再说。”

“听过《大宋宣和遗事》那个评书么?”

现在城里有很多茶馆,比较大的饭馆,都讲评书。其中流传比较广的一部评书,就是《大宋宣和遗事》。

这部评书的白话小说,叫做《水浒传》。

“听过。”

“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朝廷让他们去打方腊。后来的结局,你也该知道。”

“知道,朝廷将来也可能让我去打那些流民起事。他们也不会信任我,早晚会对付我。能够让我遣散属下,就是最好的结局。”

遍地沧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九零京圈大美人
九零京圈大美人
简介:打生出来住的就有一张京城户口,长相是胡同里一枝花,追徐梦的男孩儿都能在胡同里排出一条街来,可命运的拐角出现在她高考那一年。高考落榜,母亲意外离世,工作上处处碰壁到她离世前才知道,<span
溜溜猪
穿成古代恶毒后娘:她玄学满级
穿成古代恶毒后娘:她玄学满级
沈清清是玄门第十三代弟子,一世英名却在飞升时被人陷害飞升失败。再次睁开眼已经变成两个孩子的恶毒后娘,还拖着一个被原主害死的丈夫。沈清清本想带着两个孩子安然度日,却没想哪已经被埋了的丈夫诈尸回来了。沈清
楚楚
远星计划:统御边缘
远星计划:统御边缘
关于远星计划:统御边缘:背叛不是目的,令你能够活到五百年后才是目的。核平不是目的,令你能够活在一个拥有可能的世界才是目的。毁灭不是目的,令你能够在毁灭之上舞蹈才是目的。它们为了让你点亮人类的明灯而给予
NPC背后的NPC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关于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爸妈车祸离世,将我托付给他们一直资助的陌生大男孩司锦修,十几年的相濡以沫他把我宠成了公主,结婚后他对我更是细心呵护,全江城的人都知道我是他的命,我们是人人艳羡的
明锦
裁员裁到大动脉,女总裁自找的!
裁员裁到大动脉,女总裁自找的!
【后悔文裁员裁到大动脉追夫火葬场不原谅!】“上门女婿不能上桌吃饭,你有没有点自知之明?给我下去!”“你还愣着干什么?瞪着你那俩鸡蛋一样的眼发呆?没听到说你是不是?快给我下去饭桌,女婿不能上桌吃饭!”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