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二章:怪诗异词(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章:怪诗异词

殿内众人大多都因为大魏天子那句“狗屁不通”而心中暗笑,以为那位八皇子弘润又写了什么出糗的文章,却极少有人注意到赵元偲将那张纸收到龙袍袖口内的那个举动,比如皇次子『雍王』弘誉、皇三子『襄王』弘璟,以及皇六子『麒麟儿』弘昭。

不得不说,在看过弘润那句『民富国强』之后,其余皇子的《国富论》,就让大魏天子感觉有些乏味了,无论是中规中矩的圣人学说,还是比较霸道的『以武强国之策』,亦或是针对朝廷政策的利弊论,哪怕写得再精彩,都让大魏天子有种隔靴挠痒的感觉。

而最受到赵元偲宠爱的六子弘昭,他所写的强国论也最为出彩,一针见血地点评了朝廷的种种政策的利弊之处。可即便如此,也抵不过八子弘润那仅仅四个字的文章。

当然了,即便如此,这场皇试赵元偲还是钦点了六子弘昭的文章最为出彩,叫皇子们以及大学士们相互传阅。

毕竟八子弘润那四个字的《强国论》,赵元偲觉得并不适合提出来。

但有一点大魏天子已经确定,那就是,他的第八子弘润,就像六子弘昭所说的那样,确有其才!

皇试完毕,大魏天子赏赐了文章出彩的几位皇子,同时也赏赐了教授他们学识的宗学大学士们,在此之后,赵元偲便让他们相继退下了。

坐在文德殿的龙椅上,身边仅大太监童宪在旁伺候,这个时候,赵元偲又忍不住取出那张纸,聚精会神地看着纸上所写的『民富国强』四个字。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太监童宪在旁小声地提醒道:“陛下,时辰到了,该移驾垂拱殿了。”

“唔。”大魏天子点了点头。

垂拱殿,是大魏天子处理朝政、审批奏章的宫殿,取“垂拱而治”之意,大概是大魏初代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孙啥也不做,这大魏也是太太平平,因此将大魏天子处理国政的宫殿命名为垂拱殿。

可事实上,历代大魏天子,只要是贤明通达的君王,无一不是在这垂拱殿内几乎累得吐血,所以说这个名字其实挺讽刺的。

当大魏天子赵元偲移驾垂拱殿时,殿内已有三名臣子在殿内帮忙审批奏章。这三位臣子分别是年高六旬的中书令何相叙,正值壮年的中书左丞蔺玉阳,以及中书右丞虞子启。

这三位是协助大魏天子审批奏折、奏章的中书省官员,并不属于殿臣,可以理解为是大魏天子的私人幕僚,虽然职权比不过那些尚书啊、将军啊,但是地位超然,毕竟这是中书省官员,是大魏天子的“内朝臣子”,许多关键的、需要深思的政策,大魏天子大多都是与这几位“内朝臣子”一同商议出结论的。

当然,一些涉及到六部的政务,大魏天子也会召集六部尚书一同参加内朝。

至于每日的早朝,那其实是各部尚书向大魏天子以及其他同僚汇报他们工作情况的例行公事,或者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的作秀,真正能决定大魏国策的会议,是大魏天子设在垂拱殿内的“内朝”。

因为内朝地位超然,因此呈递到这里的奏章、奏折,基本上都是关乎到整个大魏社稷的大事,比如说边境的守将被敌国骚扰了,咽不下这口恶气想要打回去,这种会挑起两国兵祸的大事,就不是兵部能做得了主的了。

那名边境守将的奏章会被提交到中书省,也就是这垂拱殿,由大魏天子亲自定夺。天子说打,那就打,天子说不打,那位守将就只能忍下这口气。

至于像什么赈灾放粮,这种十万火急的事是不会提交到垂拱殿的,尚书省下的户部会自行处理这件事,户部的官员会在接到地方官的紧急公文后当即下令调集粮食赈灾,否则要是连这种事都要经过早朝或内朝,那些灾民们早饿死了。

所以说,在垂拱殿内所处理的政务,基本上都是那些不怎么紧急,但是却关乎大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力盛衰的大事,即国策。比如开挖河渠、建造皇陵、增减赋税,或者与他国建交、结盟之类的事。

当然,除此之外,中书省还得协助大魏天子监察尚书省六部的工作情况,将六部呈递上来的一些近期处理的事件,逐一审批。若有疏漏与不足,则遣回各部,让他们立即修改,总得来说就是有错改正、无则嘉勉。

别看仅仅只是一个最终审批的步骤,但事实上工作量极大,即便是有中书省的官员协助,历代大魏天子也是几乎累得吐血,仿佛每日就是不停地看各种各样的奏章、奏折,审查各部的工作情况。

整整六个部的工作情况,涉及整个大魏,每日几乎都要向中书省呈递几百道奏章、奏折,也难怪大魏天子赵元偲才四十二岁就已经两鬓斑白。

“陛下。”

见大魏天子赵元偲走入垂拱殿,正在审批奏章的中书令何相叙、中书左丞蔺玉阳、以及中书右丞虞子启三人连忙起身叩拜。

“免礼。”赵元偲挥了挥手,顾自走到自己那张龙案后坐下。

此时,殿内三位中书省大臣已经将一些比较敏感的奏章、奏折都放置到了龙案上,一摞一摞,堆地极高,粗略一数大概也有数十本。

这还不算完,因为在大魏天子赵元偲审批章折的过程中,尚书省六部陆续派人将最新章折的送至垂拱殿,而这三位中书省大臣在初审后挑出其中比较敏感的,将它们呈递到大魏天子的龙案上。

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即便是像赵元偲这样贤明的君王,也不可能会有将龙案上的奏章、奏折全部处理完的时候。倘若有朝一日龙案上真的不再有奏章、奏折了,那就意味着大魏即将亡国了。

如此过了两、三个时辰,赵元偲龙案上的章折竟未见减少。

望着龙案上那一摞摞的章折,大魏天子有感而发地叹了口气:“世人皆道天子好,岂知天子亦难当……”

三位中书省大臣闻言停下了手中的笔,不约而同地望向赵元偲,纷纷夸赞。

“好句!”

“好句子啊,陛下!”

赵元偲捋了捋胡须,沉思一番又吟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陇右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三位中书省大臣闻言动容,毕竟赵元偲这首诗已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衡量了。

三人纷纷离席叩拜,口中大呼:“陛下圣明之主,我大魏有陛下在,真乃鸿途国运!大魏之福、社稷之福、万民之福!”

“你们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朕就是发发牢骚而已。”

赵元偲挥挥手请三位中书省大臣起身,其实这会儿他心里也高兴,毕竟他只是将八子弘润的诗稍做改动,并添了两句,便畅快地宣泄出了这十几年来的苦闷。

“今日陛下对诗似乎兴致很高啊。”中书令何相叙捋着白胡子笑着说道。虽然他感觉那首诗的诗体并非出自诗经,但见天子挺高兴的,他自然不会多嘴。

“哪里,朕也就是……”赵元偲正要说他只是听了八子弘润的怪诗有感而发,忽然心中一动,从袖中摸出弘润所写『民富国强』的那张纸,招三位中书省大臣到身边,问道:“三位爱卿,你们觉得这句话如何?”

三位中书省大臣好奇地走到龙案前,探头瞧了一眼龙案上的那张纸。

“民富……国强?”

顿时,三名中书省大臣面面相觑,脸色微微有些变化。

他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谁也不敢冒犯开口。

区区四个字,却有这等威力,竟使三位中书省大臣讳莫言深。

;

贱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穿越崇祯皇帝,遭遇天崩开局。李自成大军压境,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朝堂上,百官离心离德,中原大地饿殍千里。大明王朝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红豆很好吃
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
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
【复仇+空间+虐渣+交换人生+瘸腿美男】前世被姨妈和表妹凌辱践踏毁容,四处逃亡的凌槐绿,在死刑后重生了。重生后的凌槐绿,如躲在阴暗处的毒蛇,吐着信子打算超度她所有的“亲人”们。哪晓得,这一切都被断腿的裴观臣看着眼里。所有人都以为,凌槐绿一个小学都没毕业,光有漂亮皮囊的乖张女人,注定命运多舛,不得善终!所有人都以为,裴观臣这样断腿失语的残废,注定在泥泞之中,苟延残喘一辈子。后来,文盲和残废齐齐站在
冰梨崽崽
被送到皇城当人质,她每天开心吃瓜
被送到皇城当人质,她每天开心吃瓜
话说那老皇帝过大寿,一声令下,召唤各地的藩王们来皇城给他庆生,说是同乐,其实想拿藩王的儿子们当人质,削弱藩王的势力。藩王们虽然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但还是乖乖地把自家的宝贝儿子送去了皇城,可偏偏有个暴脾气的定南王,不走寻常路,居然把自家的宝贝闺女给送去了。 大臣们一听,纷纷吐槽定南王太无耻,毕竟他那闺女可是残暴不仁出了名的,谁敢让她当人质啊,这不是引狼入室嘛!可谁曾想,这郡主一到皇城,画风突变,慵懒
佚名
我在菩萨泥像身后吸香火
我在菩萨泥像身后吸香火
在我十三岁前,我未曾看过外面的世界。 每当有香客到我家佛堂烧香,爷爷都让我躲在菩萨泥像后面。 叫我多吸两口香火,可我每次吸完,都得睡上三天。 而且渐渐地,我发现那尊菩萨泥像,和我长得越来越像……
佚名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神武帝国臭名昭著的痴傻丑女,与人“苟且”,生下野孩子。未婚夫成亲之日,身穿喜袍从城墙跳下,为情而死。美眸初睁,来自21世纪的古武门主将掀起血雨腥风,一雪前耻!废物?素手撼帝国,乾坤足下踏!痴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外。野孩子?帝尊之子,天皇血脉,放眼八荒谁敢放肆?“娘亲,外面有个俊俏的大哥哥,说是我的爹爹。”“让他带着钱到后面排队去。”某日,帝尊大人邪魅一笑: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我死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