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锋汉起

第三百七十四章悲喜不同(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百七十四章悲喜不同

又到年尾,衙门内一片忙碌,众人脸上都带着笑意,方才衙参时杨刺史说了,今年的年赏翻倍。

自打杨刺史到任以来,大力清理吏治,通过循行巡视四方,惩治清退了不少官吏。

不过众人的官俸却提升了近倍,而且逢年过节的赏赐也比以前多出不少。多数人算了算,跟以前差不了多少,而且还拿得心安理得,自然用心办差。

原户曹掾刘坚已经迁升为济阴郡任主簿,新任的户曹掾是汝南的旧部朱琨,杨安玄从阴敦手中征召了过来。

朱琨的帐目清晰,有多少家底一清二楚。今年商税翻了两倍,接近田税的三分之二,整个雍州的税赋比起去年增长了三成,而且各地粮食丰产,赈灾支出大大减轻。

最大的赈灾支出是南燕逃往兖州的百姓,杨安玄已经命别驾习辟疆从十二月十日起便开始赈灾,务必不让难民冻饿而死。

襄阳欢声笑语,建康却是愁云惨淡。太保府,度支尚书阴友齐正向武陵王司马遵禀报今年的收支情况。

司马遵愁眉紧锁,道:“阴卿,照你所说,明年年初连百官的俸禄都难以支应了。”

“正是”,阴友齐道:“今年广、交、青、江四州报了灾,益州被谯纵侵夺;梁、宁、徐三州有战事亦无结余;扬州经孙恩之乱税赋不及往年半数,唯有雍、司、兖、荆四州如数向朝廷缴纳了税赋,雍州还比往年多给了一成。”

司马遵无声叹息,朝廷经过桓玄、孙恩之乱国库空虚,即使朝廷这两年连宫中殿宇残破都未修缮仍是入不敷出,门阀世族借机大肆吞并田地和人口,这些人岂不知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阴友齐看了看脸色苍白的武陵王,轻声道:“王爷,上个月梁州刺史杨思平上疏请求放开盐禁,准备食盐商运商售,不知王爷考虑得如何了?”

十一月,梁州刺史杨思平上疏朝廷,要求放开盐禁,改民产、官收、官运、官销为民产、官收、商运、商销,通过盐引来规范盐的销售。

杨思平在奏疏中称,梁州一年产盐二百万石,按两税盐法可得税赋约四十万钱,若是放开盐禁,梁州每年至少可上缴朝廷税赋百万钱以上。

奏疏在朝议时遭到多数人的反对,司马遵对放开盐禁亦有顾虑,此事暂时被搁置下来。阴友齐借着年终国库无钱的窘况旧事重提,终于让司马遵决定放开梁州盐禁,准许商人贩售,以解燃眉之急。

…………

义熙三年在风平浪静中到来,守岁的时候杨安玄想起前世看春晚吃饺子的习俗来,雍州百姓的日子得到了改善,是时候丰富一下精神生活了。

襄阳勾栏成为天下风尚,弘文庄修撰儒藏、雕版印刷的书籍售卖让读书人视襄阳城为圣地,杨安玄打算利用正月欢庆提升襄阳的知名度,把襄阳打造成文化名城。杨安玄与辛何等人商量,在勾栏市中举办歌舞、戏剧、出巡等活动。

官府张榜公告百姓,正月八日起勾栏市举办欢庆活动,公开上演袁府丞的新剧《甘露寺》,讲的是刘备到东吴相亲的故事;还有京口淑兰院的韦淑娘子会在正月十日登台唱新曲贺新年;各式各样的鼓吹、杂耍;勾栏街道两侧悬挂彩灯,百姓可前往观灯猜谜……

集市上人山人海,都是前来听曲观灯的百姓,杨安玄命市令袁河不准放车马入内,余德一家八口跟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进入集市内。

当初从后秦卖到晋国时一家七口,如今小儿子余潜也娶了亲,家里多了一口人。小儿媳有了五个月的身孕,眼见的家中又要添口了。

余德穿着葛布袍,虽然打着补丁却浆洗得干净,头发梳理得整齐,用竹簪别着,看上去精神十足。孙子余应走在身旁,穿着簇新的青色长袍,过年时余德让妻子用两石粟米换了几尺布,替孙儿、孙女都做了件新衣。

官府给的二百亩地收了近四百石粟米,因为是屯田要交四成租税,还剩下二百余石。父子三人新垦了二十余亩地,生地收成差些,也得了三十余石粟米,好在新垦的地不用交租,可以买卖,父子三人决定今年再多垦上个三五十亩,家中日子便更好过了。

老妻和儿媳带着孙女采桑养蚕,收了百余斤蚕丝,换的钱两万余,八月替小儿子余潜讨了门亲事,是从荆州逃难而来的难民,算是门当户对。

最让余德感到欢喜的是孙儿余应读书用功,有两次学庠中的先生都专门到家说了,这孩子聪慧是个读书种子,让家中好生培养。

余应是个懂事的孩子,放学回家便忙着替家中干农活,余德黑着脸不许他耽误读书时间,老余家能否改换门庭就看这小子了。

读书要钱买卖笔墨纸张,余德宁可自己穿得破烂些也要省下钱来替孙儿买所需的东西,听说书肆内有拓印的书本卖,余德向先生打听要多少钱。

余应知道了,坚决不同意祖父花钱买书,他可以借同窗的书抄写,声称若是祖父再花钱,他宁可不读这书。看着孙儿在灯下抄书,一家人借着火光做着家务,余德的心里暖洋洋的,这日子有盼头。

到了集市一家人分成两伙,老妻、两个儿子带着媳妇、孙女去看戏,余德则跟着孙子去观灯。

街道两旁各式各样的灯笼,有花灯、瓜灯、兔子灯,争奇斗艳,缤纷夺目,余德捋着胡须感叹,这要是到了晚间所有的灯都点亮,这勾栏岂不像天上的星星一般。

余应听同窗说过,勾栏西面官府在空地上悬了百余盏灯,灯下悬着字谜,谁能猜中便能将灯提回家中,同窗特意地提了一盏鱼灯到自己家中显摆。

灯很平常,集市上三两钱便能买到,但是同窗的学问不如自己,他都能猜中字谜赢得官府的彩灯,自己怎么能输给他。

一路向西而行,余应不时地焦声催促东张西望的祖父,“祖父快走些,慢了怕是灯都被他人得了去。”

余德笑眯眯地道:“应儿莫急,祖父打听过了,灯被带走后,官府会补上些,不要着急。”

等到了猜灯谜的空场,只见场地上立着数根竹竿,上面拉着绳索,绳索上挂着彩灯,灯下悬着字谜,不少身着长衫的士人抬头观着灯谜,或轻声议论,或拈须思索。

余应顾不上祖父,仰着脸看灯下悬着的谜面。余应年方十二,少年郎在一众文人当中个头低矮,有人笑道:“黄口小儿也来班门弄斧乎。”

余应毫不示弱地脆声回应道:“诸位君子亦是东施效颦,且以成败论英雄。”

叫好声响起,余德在一旁捋须微笑,孙儿虽小气势不弱。

一连看了七八条谜面,余应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看来自己把灯谜想得太过简单了。

余德跟在孙儿身旁注意看着他的脸色,见余应眉头紧锁,不禁出声问道:“应儿,这灯上写了什么,说与祖父听听。”

祖父不识字,但余应还是把谜面说与祖父听,“这张谜写的是‘早不说、晚不说’,打一字,不知何意?”

余德道:“早晚不说,那便是正午时说了,这不是说得很清楚吗?”

一句话提醒了余应,余应笑着跳起来,道:“祖父,孙儿知道了。”

记下谜面上标记的“叁拾柒”,余应跑到南角,向主持猜灯事宜的两名小吏说出谜底“许”字,小吏查看之后笑道:“小郎君聪慧,猜中了。”

跟着余应来到灯下,用手中竹竿将灯挑下,是盏兔子灯。余应将灯提在手中,笑得合不拢嘴,旁边的士子看到笑道:“小小年纪,不可小覤。”

将灯塞到余德手中,余应眉开眼笑地道:“祖父,咱们爷孙合作,再猜他几条。”

到太阳西斜之时,余应又猜中了两条,爷孙两人提着三盏灯高高兴兴地与家人会合,一家人的身影被斜阳融在一起。

…………

杨安玄治下的百姓能过个安定祥和的新年,南燕的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税赋本就不轻,公孙五楼为满足慕容超享乐所需,下令税赋加收两成,南燕百姓被逼得纷纷逃走。

慕容超得知后,命慕容昱率军拦截。慕容昱率军寇东晋东海郡,掳走近千名百姓。下邳太守孟怀玉率军追击不及,至即丘回返。孟怀玉上疏朝廷,请求向攻击南燕。刘裕犹豫不决,写信向何无忌、刘道怜等人询问。

殷仲文因被贬为东阳太守,郁郁寡欢,常常枯坐叹息,深恨朝廷待己不公。豫州刺史刘毅因其文名,相待甚礼;江州刺史何无忌亦仰慕殷仲文的名气,邀他前来浔阳一游,殷仲文答应回京过年后抽空前往浔阳。

何无忌得知殷仲文欲来的消息十分高兴,专门召集府中文士殷阐、孔宁子等写文作诗,准备与其唱答一番。结果正月过去,仍不见殷仲文的踪迹,派人前往京城打听,方知殷仲文已经回返东阳。

何无忌勃然大怒,骂道:“竖子胆敢轻愚,愚必报之。”

恰巧刘裕的信至,何无忌回信道:“桓胤、殷仲文乃腹心之疾,北虏不足忧也。”在信中何无忌还称刘毅与殷仲文关系密切,殷仲文称刘毅是孙策再生。

刘裕接到何无忌的信,生出杀心。恰巧二月份车骑将军府将领骆冰谋反被诛,骆冰之父是永嘉太守骆球,骆球原是东阳郡史。刘裕为斩草除根,上奏朝廷,骆球伙同殷仲文、桓石松、曹靖之、卞承之、刘延祖等人谋反,欲立桓胤为盟主。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桓胤、殷仲文等人连同家族,都被刘裕诛杀。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宇十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1985年,退伍的他虽参战立功,却准备回乡务农。 在乡武装部办理手续时,因部长的赏识被留下打杂。 乡大院中多是老人,唯有党政办主任年轻。 他与她接触渐生爱意,后知其父亲是县常务副县长。 在她帮助下,他解决编制并走上仕途,从党政办副主任一路晋升。 她也不断成长。他们成为令人羡慕的一对!
佚名
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
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
重生燕家子弟,与燕如嫣同修,娶妻陈巧倩。觉醒每日结算系统。【修炼一日,获得两缕灵力】【修炼风刃术,熟练度增加】燕如嫣:为什么你的修炼速度比我还快。韩立:为什么你的傀儡,阵法,炼器,炼丹 都比我强。如果您喜欢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作者:虎脂玉所写的《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无弹窗推荐地址:8w0-173884
虎脂玉
与惜行
与惜行
关于与惜行:“什么?我不是来躺平的,而是让我来救世的?妈呀,我才出生一天呀。”莫慌,莫慌,白虎来帮你,孤狼也来帮你。小青青又是谁?哦,原来是我的小青龙呀。咦,怎么还有一只千年老龟啊,给我当坐骑挺不错的呀。”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呀,太好了,我能听懂兽语,哦耶,又解锁一项新的技能,开森。别人的空间物资充盈,我的空间竟然只是一片绿草地,看我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家里太穷了屋子都漏风了,爷奶爹娘都饿的皮包骨头了
清风思明月
初唐随军日常
初唐随军日常
【无重生、无异能、节奏慢、不架空、偏种田】 作为穿越女的明洛,初来乍到免不了一番雄心壮志。 可惜现实比人强。 她曾仰望的封建明珠,所谓的贞观年间,到头来也不过是吃人的盛世华章。
佚名
退役当天,绝色总裁求我领证
退役当天,绝色总裁求我领证
【超级兵王+软饭硬吃+一路暴爽】 六年军旅生涯,活阎王陈易,捍卫疆土,令敌人闻风丧胆,他满载荣誉归来,满心欢喜地想跟女友结婚,但民政局前,女友却将陈易视为生命的勋章扔在地上! “几个假勋章敢糊弄我!你鬼混六年就这副模样?” “还入伍?我呸!没前途!” “陈易,你配不上我!” 女友的嘴脸,令陈易满腔愤怒,他入伍六年,不为前途,只为国泰民安,四海昌平,只为守护人民! “陈易?走,跟我领证。” 就在他
王二绵